2016年,筆者在本網站刊出《解讀臺灣政治﹕身份政治VS價值政治》一文,首次在媒體上披露「價值VS身份」的概念,作了一些今天看來算是相當基礎淺層的論述。一直覺得,「價值VS身份」既簡單又實用,應用範圍小至人際,大至國際,如,筆者的一位大學同學即曾援用此概念,在思想和情緒上化解了一些人際關係困擾。筆者自己則早將其化為思維習慣,經常用此概念簡捷地看透並「解構」政治議題,包括夯極一時的「修昔底德陷阱」――當初幾乎是一接觸此概念即看穿其嚴重思想錯誤,並最終寫成《鬼話「修昔底德陷阱」》一文。就此意義來說,本文既可算是一篇論述「價值VS身份」的獨立文章,是對上述2016年一文的更深入闡述,也是《鬼話「修昔底德陷阱」》的預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