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局專文:借鏡猶太,台灣人也可以改造台灣的命運

以色列跟台灣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重視教育、科技高度發展、強敵環伺、曾是國際孤兒等。(美聯社)

八〇年代,〈黃昏的故鄉〉這首台語歌在美國大為流行。因為,被國民黨列為黑名單的台灣人,數十年不能回台,聽到這首歌,內心激動,潸然淚下。

但是,猶太人的電影《出埃及記》的主題曲,氣勢磅薄,寓意深遠,更令我心澎湃。

「這塊土地是我的,上帝賜給了我這塊土地。雖然我只是平凡人,但只要上帝祢在我身旁,我知道我會變得堅強,將這塊土地變成我們的家園。」

兩首歌的調性,多少反映了台灣人與猶太人的個性差異。一自我哀淒,一絕不放棄!

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對猶太人那麼有興趣?研究猶太人有什麼用處?

其實,我跟大家相同,本來也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

後來才知道,影響宗教界最大的人物耶穌基督是猶太人,影響科學界最大的人物愛因斯坦是猶太人,影響心理學界最大的人物佛洛伊德是猶太人,影響社會學界最大的人物馬克思也是猶太人。

研讀之後,才了解千年猶太歷史,竟然充滿血淚。台灣人的歷史,雖然沒有那麼悲慘,卻也非常曲折。

猶太人獨特的歷史,任何人都會有興趣,只是太過複雜,了解不易。因為,猶太人大流散之後,遍布世界,難觀全貌。單單了解俄、德、美、英、法等大國的猶太人歷史,可能就要窮盡一生。

個人三十多年來,為了深入了解猶太人的歷史,走訪以色列、匈牙利、奧地利、摩洛哥、西班牙、葡萄牙、捷克、德國、法國、英國、俄國、美國等地的猶太博物館,甚至是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的猶太學校,印度科欽的猶太遺址,捷克布拉格的猶太墓園,中國開封的猶太會堂等地。

愈了解,愈加敬佩,甚至有點恐怖。這是什麼樣的一種民族?

因為個人住在紐約四十多年,加上經商的關係,與猶太人多有往來,因此,對他們的歷史深感興趣,研究之後,更感震驚。

一個被滅國三次的民族,流散千年,竟然可以在一九四八年重新建國,而最大的力量來自美國的猶太人。因此,十多年前,感慨地寫了一篇長文〈美國猶太人如何改造與創造自己的命運〉(收錄於附錄)。

如今有機會寫《世局》這本書,用意在期待「台灣人也可以改造與創造台灣的命運」!

猶太網路

美國與墨西哥邊境的大生意人,也多是猶太人,他們多由東歐逃亡到阿根廷,再輾轉來到此地。猶太人近兩千年來,流徙各地,網路遍布世界,訊息特別靈通,哪裡有好康的,「食好鬥相報」(台語),親朋好友就往那裡聚集。

1096年,教皇伍朋二世號召基督徒向回教徒奪回耶路撒冷的聖戰,拉開十字軍東征的序幕,結果,一路上屠殺猶太人,這是猶太人第一次被大量殺害。不像過去,只是地方的零星事件。

很多國家響應教宗的東征旨意,怕被搶劫的人就換了一些銀票,路上可以兌現,這些銀票多出自猶太人,因為猶太人當時已被羅馬滅國八百多年,流散各地,形成「猶太網路」,所以可以經營「銀票兌換」。

英國國王獅心理查參加十字軍東征,兵敗被補,弟弟徵集贖金,有些猶太人送來銀票,他問這是什麼?可見當時已有銀票流通。由此可知,十二世紀時,「猶太網路」已經四通八達。 (相關報導: 專訪》美國霸道對上中國王道的博弈 汪榮祖:美國走下坡,中國占上風 更多文章

「猶太網路」最重要的是「情報網路」,可以應用在金融、軍事、政治、經濟等,取得先機,無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