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內政問題 文章列表
#
內政問題
約 37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TikTok世代」想法變了!年輕世代撼動華府支持以色列傳統,越來越多美國人同情巴勒斯坦
那天我從白宮簡報室一路奔跑,穿過西廂門廊,趕到我們在草坪上的攝影機位置,戴上連接演播室的耳機。
BBC News 中文
2025-05-06 15:31
VIP
國際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喀什米爾為何成為南亞火藥庫 南方朔細說從頭印巴對峙歷史、宗教成因
喀什米爾發生針對遊客的致命攻擊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引發印度國內憤怒情緒,也再度點燃新德里對伊斯蘭馬巴德的長期指控──巴基斯坦支持喀什米爾地區的恐怖活動。這讓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哈瓦賈.穆罕默德.阿西夫(KhawajaMuhammadAsif)4月28日對外表示,印度有可能即將對巴基斯坦發動攻擊,並強調巴方已採取軍事強化措施,進入高度戒備。
南方朔
2025-05-03 09:10
新聞
政治
施壓比利時!中國要求我駐處撤下頂樓國旗 外交部嚴厲譴責
外媒28日揭露比利時政府2年多前因受到中國施壓,請求我國駐比利時代表處撤除在頂樓懸掛的國旗,且去年布魯塞爾國際書展(BrusselsBookFair)原欲以台灣及其他東亞國家作為焦點,但但比利時外交部以國際背景來勸告,使該書展決定放棄台灣。對此,我國外交部今(29)日回應,中國透過各種手段施壓各國政府,外交部予以嚴厲譴責。
鍾秉哲
2025-04-29 12:21
新聞
國際
加拿大國會選舉投票日,川普竟呼籲選民「支持成為美國51州」
加拿大聯邦大選28日登場,許多民眾一早出門投票。由於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威脅要吞併加拿大,衝擊加拿大人的投票選擇。選民都說,要選出最能確保加拿大利益的領導者。
中央社
2025-04-29 10: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一個罷工,各自表述
勞動三權是指勞工的團結權、協商權與爭議權,是保障勞工集體行動的核心權利。團結權允許勞工自由組織工會;協商權賦予工會與雇主談判勞動條件的權力;爭議權則包含罷工等手段,以確保談判公平性。這三權相互支撐,確保勞工在勞資關係中具備基本談判能力。
廖毅翔
2025-04-03 06:00
新聞
政治
警消工會恐釀中共侵台?30年義消大翻柯建銘白眼:基層炸鍋,恐損失很多票
力促大罷免火力全開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上月底提及「修工會法讓警消組工會,警消可以罷工,讓台灣出現動亂,也讓中共以反分裂法及台灣是內政問題為由,占領台灣」等言論,讓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發聲表達不滿,強調警消工會不該成為政治鬥爭下的議題。對此,加入義消逾30年北市議員張志豪直呼「白眼翻到不知道哪裡去」,恐怕將損失很多警消票。
李瑋萱
2025-04-02 11:4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布洛薩專文:獨立事實與主權幻想─台獨論述如何說不通
2024年5月20號上任的台灣新總統賴清德不厭其煩地唱一段小調:由現在起,不需要隆重宣佈台灣獨立了,畢竟中華民國已經是獨立國家,所以是主權國家。台灣既然已經獨立成一個主權,無所謂宣不宣布。這個說法在上一任總統蔡英文任期已經出現,但賴清德把它鑄成國家官方綱領。
布洛薩(Alain Brossat)
2025-03-28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柯建銘之怒非同小可
民進黨總召柯建銘狂飆藍白立委是「中共同路人」不是新鮮事,動輒警示國人「國家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簡直成了他的口頭禪,照柯建銘的說法,立法院已經「全面赤化」,而台灣早已死去活來千百遍。
夏珍
2025-03-28 06:20
評論
國際
專欄
張瑞雄觀點:川普考驗民主韌性,挑戰全球秩序
自從川普重返美國政壇,全球秩序彷彿再次陷入動盪與不安,川普無疑已成為國際社會難以忽視的重大變數。觀察川普近期所作所為,不僅考驗美國民主制度的韌性,更挑戰著全球國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和規則。事實上,川普的領導風格與政策取向,正迫使各國迅速調整應對策略,影響全球局勢。
張瑞雄
2025-03-26 07:1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聯合利劍」功成身退?北京「冷啟動」新型軍演敲山震虎 直攻國軍命門
賴清德總統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5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並正式定義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形同從「互不隸屬」的「兩國論」推向「敵國論」。一位北京重量級涉台學者向《風傳媒》透露,「這次17條在大陸引起很大反彈!」17日中國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間接官宣解放軍在台海附近開展軍演,恐怕印證了前述北京學者的說法,這場軍演如同退役少將栗正傑所形容:非比尋常。
張鈞凱
2025-03-24 08:4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美國優先」的戰爭與和平:美國人支持川普對中國開戰嗎?
美國總統川普向來以「不可預測」、甚至是「施政的不連貫性」著稱,不過許多人認為川普不願意捲入軍事衝突,倒是川普相對確定的特色。當美俄關係迅速升溫,川普也意圖儘速結束烏克蘭戰爭,似乎更印證了這一點。不過多位美國學者指出,川普其實是「孤立主義」與「好戰領導人」的矛盾結合,加上美國民眾表面上傾向和平,最新民調顯示他們其實也非常願意使用武力,美國可能在必要時對中國也不惜一戰。
國際中心
2025-03-24 07:31
新聞
政治
南非逕自降級我代表處!涉外官員曝反制措施:全面回應惡意打壓
南非與我國關係近來狀況頻傳,南非政府今年1月再度要求我代表處3月底前遷離首都普勒托利亞(Pretoria),我外交部則強調不接受南非政府片面違反雙邊協議的立場不變。然而,我方仍在與南非政府協商之際,南非外交部官網本月5日卻逕自將我「駐南非共和國台北聯絡代表處」,降級更名為「駐南非共和國台北商務辦事處」。對此,涉外官員透露,外交部長林佳龍第一時間即指示亞非司和駐南非代表處,分別向南非在台聯絡辦事處及南非外交部表達嚴正抗議。
鍾秉哲
2025-03-19 12:3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守綠地,陳其邁不應軟弱縱容外來團體抹黑高雄土地政策
近二十年來,市地重劃已成為台灣各地城市發展的重要政策,不僅提升都市景觀、改善居住品質,也為地方政府帶來穩定財源,可謂一舉多得。然而,市地重劃的推動涉及規劃、徵收、配地、施工及公共建設等多個階段,往往需時十數年,地方政府應積極扮演協調者角色,確保政策順利推行。
黃花麗
2025-03-14 05: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觀點
科技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美國施壓台積電?蔣經國替賴清德回答了一切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近來接連參與了兩場總統級記者會,先是3日與川普(DonaldTrump)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加碼美國投資1千億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及1座研發中心,創下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接著6日又與總統賴清德在總統府強調,擴大美國投資,絕對不會影響台積電在台灣本地的投資。
張鈞凱
2025-03-10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王毅指聯合國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 林佳龍:中共打法律戰「扭曲」2758號決議文
中國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7日舉行國際記者會,被問到聯大第2758號決議沒有明確提到台灣主權歸屬的問題,對此王毅表示台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而且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7日出席《風傳媒》社慶論壇時回應,台灣面對到中國的法律戰,中共這麼樣積極想去扭曲2758號決議文,就可以對台灣來併吞、出兵,國際就不能介入。
兩岸中心
2025-03-07 17:36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侯立藩觀點:如何精準解讀川普現象?超越台灣視角的觀察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上任,各國包含台灣在內的媒體都非常關注其上任後的國際局勢及政策走向。但台灣民眾及官員若要深入瞭解1月20日以後的川普政府以及川普現像何以盤據美國,僅看台灣媒體的報導其實會存在相當程度的偏差及局限性。根據筆者近期在美國的觀察,川普勝選的原因更多是與美國內政相關,而川普的政策有效回應了民眾對現狀的失望,因此我們若要加以理解川普未來的政策,就必須更多的從美國民眾自身的角度來看問題,而不僅僅是把眼光放在台美關係或美中關係上。
侯立藩
2025-01-18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劉燕婷觀點:帶領歐洲極右崛起的三個女人
對歐洲極右翼來說,2024年是繼續茁壯的一年,義法德三國尤其明顯。
劉燕婷
2025-01-08 07:00
風生活
國際
熱議華爾街
季凡觀點:南韓與臺灣》兩種民主進程的對照
根據《華爾街日報》12月27日的報導,南韓通過彈劾代理總統韓德洙的新聞,引發了許多人的疑問:為何臺灣即使面臨內外壓力,卻能避免走向南韓式的極端?答案其實隱藏在兩國政治結構、社會文化與經濟基礎的差異之中。
季凡
2024-12-31 14:00
評論
國際
專欄
李鎨澂觀點:貝魯智窮計絕,馬克宏前途多艱
法國新總理貝魯煞費苦心,總算公布新內閣名單。雖包括兩小黨共和黨、前社會黨人士;卻把導致今年六月歐盟議員選舉、七月國會解散改選,雙料大敗的馬克宏政黨的前總理與前部長,再度任命為新部長。他宣稱已與一些在野黨討論過「不倒閣協議」,但此協議根本不存在。而且他主動排除兩大在野黨人士入閣,更無力改變「三分天下,在野握其二」的國會格局。此一艱難組閣成果可知,貝魯智窮計絕,馬克宏前途多艱。
李鎨澂
2024-12-30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韋安觀點:習近平權力還穩嗎?北京真會武力犯台嗎?
前一兩個月,常不時在YouTube上,看到劉寶傑《關鍵時刻》,談論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權力穩定性問題。原來不以為意,當成是找話題拚流量的「節目效果」,不過最近感覺北京可能真的「出事了」。
韋安
2024-12-26 0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