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內容審查 文章列表
#
內容審查
約 20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網傳「陳文茜稱台灣在進行愚民教育」 查核中心揭散播時間軸
近期社群平台流傳一篇聲稱是媒體人陳文茜的貼文,內文指台灣在進行愚民教育,在台灣只看得到中國的負面新聞;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現,網傳文章從2024年7月即在社群平台上散布,當時文章並未署名陳文茜;而至2025年4月時,網路重新流傳文章,並在開頭註明「轉發陳文茜」。
李孟恩
2025-05-06 21:4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藝文
觀點投書:臺灣文化界的哀歌─當補助成為制度性失能的推手
補助政策作為國家文化治理的核心工具,理應承擔起矯正市場失靈、促進創作自由、扶植新銳人才與強化文化多元的重責大任。然而近年來,文化部的補助制度不斷陷入爭議,不僅在文化內容的價值導向上引發社會對史觀偏頗的質疑,更在審查程序、財政紀律與產業結構層面,暴露出日益嚴重的制度性弊病。從創作自主性的侵蝕,到文化市場活力的萎縮,再到補助資源分配失衡,這一系列問題不僅危及文化部的政策正當性,更對整體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造成長遠傷害。
邱泰達
2025-05-04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Meta高層親上火線澄清:從未接受中國要求,對台灣用戶進行內容審查!
臉書遭爆與中共互動,開發工具審查台港用戶的熱門內容。臉書母公司Meta亞太地區公共政策副總裁密爾納今天親上火線否認相關指控,表示Meta未曾接受中國對台灣用戶進行內容審查或分享任何台灣用戶資料的要求,Meta的內容檢視團隊從未設在中國。
中央社
2025-05-02 22:04
新聞
政治
國內
家長炸鍋!明年寒假結束「上課3天再放春節」 教育部回應了
上班、上課疲勞一整天,不少人都會翻開日曆瞧瞧何時放連假,然而,近日有家長發現,明年寒假放完之後,學生得回校上課3天,接著又要休農曆春節,家長認為3天上課日效果恐不彰,而且也難規劃旅遊行程。對此,教育部回應,寒假以21天為限,但目前114學年度的政府機關行事曆尚未出爐,出爐後,會做出最終討論結果。
李孟恩
2025-05-02 19:30
新聞
政治
國內
臉書被爆「由中國審查台灣貼文」 Meta急開記者會公布內容審核人員背景
前臉書全球總監溫威廉斯(SarahWynn-Williams)日前出版《無心為善的人》(CarelessPeople),書中披露臉書為了中國市場,與中國合作設計一款審查機制,用以監控台灣和香港瀏覽量高貼文,並交由中國內部總編輯審查。對此,Meta今(2)日罕見與台灣媒體召開線上記者會,除了強調從未讓中國對台灣用戶的內容審查,並指絕對沒有在上海或中國其他地區設置內容審查辦公室。
李孟恩
2025-05-02 17:19
風生活
即時
世界
Meta被爆幫中國「審查台港貼文」 3聲明駁謠言挺言論自由:未向中國政府提供資料
Meta今(2)日嚴正駁斥針對前員工指控Meta為進軍中國市場設計內容審查機制,甚至涵蓋台灣、香港用戶貼文,並傳出中共官員曾參與測試、提供修改意見等爭議,強調相關指控不實,並重申「言論自由」是平台營運的核心價值。
王宇薇
2025-05-02 16:48
VIP
國際
科技
大國博弈
AI
封殺華為大失敗!耶魯學者警告:貿易禁令根本無效,政策反噬傷害國安與競爭力
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PaulTsaiChinaCenter)學者塞克斯(SammSacks)25日在《彭博》撰文警告,美國對華為的禁令不僅未能削弱其影響力,反而使其成為比過去更嚴重的威脅。川普政府最近宣布對輝達(Nvidia)的H20晶片實施出口管制,恐怕又會重蹈覆轍。
國際中心
2025-04-27 11:2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科技
笑蜀專文:馬斯克的戰爭─網路安⾝權,⼈類對抗矽基殖⺠的最後防線
當下美國正深陷一場前所未有的憲政危機。如果說美國憲法是自由革命的結晶,那麼當下的憲政危機,本質是一場緩慢而深遠的反革命復辟。它不以暴力現身,而是通過合法性話語的扭曲、制度設計的異化和社會文化的順從,悄然侵蝕民主根基。正如托克維爾警示:「民主不會死於暴君的一擊,而是毀於日常的腐蝕。」
笑蜀
2025-04-27 07:00
VIP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國內
藝文
文化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賴17條發威,寒蟬效應蔓延!就怕被「查水表」,大學教師「這篇文章」竟遭期刊拒登
總統賴清德3月13日拋出「賴17條」,不只規範緊縮兩岸交流,還將對岸正式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隨後陸續發生亞亞(劉振亞)等陸配遭驅逐出境、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受到施壓,移民署要求逾萬陸配補交「喪失原籍證明」,以及教育部長鄭英耀以「言論自由」為「大罷免」進校園背書等事件。正當社會擔憂寒蟬效應蔓延之際,竟傳出大學教師吳榮鎮因撰稿批評賴清德政府,邀稿期刊擔憂遭「查水表」而拒登,更讓言論審查與自我審查的政治聯想空間擴大化。
張鈞凱
2025-04-24 08: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AI
Meta前高層出書指控祖克柏:揹星條旗和中共勾結、為DeepSeek提供「重要助力」
美國社群媒體巨頭Meta再次捲入國安爭議。曾任該公司全球公共政策總監的莎拉.溫恩-威廉斯(SarahWynn-Williams)9日於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轄下的犯罪與反恐小組委員會公開作證,直指Meta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Zuckerberg)與高層管理團隊曾對國會與大眾提供虛假資訊,隱瞞該公司與中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合作實情。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10 11:48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環保局首創「環評研析作業指引」 開發案審查標準一致
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近日首創發布「台中市環評研析作業指引」,針對台中市環境影響評估(環評)案件,參考其他縣市類似開發案的審查基準,進行客觀分析與比較,涵蓋空氣品質、水質、綠建築、節能、地質安全等環評重點項目。此指引首次針對高樓建築及工廠開發等台中市常見開發類型,統整專業數據並建立審查標準,確保環評作業透明、公正且一致,幫助業者更有效率地完成環評申請與審查,落實環境保護責任。
王秀禾
2025-03-24 17:14
風生活
即時
年薪高達446萬!12種職業「可以遠端、薪水又超高」,這工作未來再增8%職缺
許多企業在新冠疫情後逐步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但遠距工作仍是許多求職者關注的選項,尤其在財務、科技、設計與諮詢領域,高薪且具彈性的遠端職位依舊存在。根據美國金融網站《FinanceBuzz》整理的數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列出12種年薪至少7萬美元(約新台幣229萬元)的遠距工作,這些職缺不僅待遇優渥,部分甚至有望持續成長。
王宇薇
2025-03-09 13: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科技
中國反擊川普,不只有加關稅!北京加強稀土出口管制、對Google展開反壟斷調查
隨著貿易緊張局勢升級,中國又沒有獲得川普給予的關稅寬限期,北京當局4日宣佈自2月10日起,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徵收10%至15%的關稅,作為反制美國加徵關稅的反制措施。但中國政府不只是加收關稅,更宣布了一系列關鍵礦產的出口管制措施,並對美國科技巨頭Google展開了反壟斷調查。
國際中心
2025-02-04 14:50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機器人扭秧歌,美國元素進春晚─直接對美示好?
隨著中國政局變化多端,央視春晚也逐漸由「文藝演出」演變為「政治表演」。
田暢
2025-01-30 09:3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當美國「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許多人首次與中國網友互動,但也初嘗中國審查滋味
僅用了大約一天時間,湧入小紅書的美國用戶的帖子就遭到了中國審查機構的限制。
Shen Lu
2025-01-23 10:42
新聞
政治
聽海湧為何是刪預算導火線?他列公視「官方補助後遺症」:誰叫你總統選不贏
立法院會17日表決通過總預算「通案」刪減939億,日前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因提案刪除對公視23億元預算捐助經費,引發文化界炸鍋;國民黨團最終改為刪除1%。醫師沈政男直言,刪預算與搞罷免本質上都只是「言論審查」;至於公視政治正確的「做法」,都是官方補助的後遺症,解決之道就是儘快自給自足,而不是每年抱一堆金鐘獎回家,結果沒幾個節目大家有看過。
李瑋萱
2025-01-18 14:00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科技
Meta取消事實查核是討好川普?1句話證實「祖克柏做對了」兩人將展開這項合作
Meta創辦人祖克柏(MarkZuckerberg)近日宣佈,為了保障用戶的言論自由,旗下的社群平台(包括Facebook、Instagram與Threads)將全部取消事實查核員機制,大幅減少內容審查,同時增加更多政治內容推薦,最後也透露,做出改變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因「川普政府即將上任」。
王宇薇
2025-01-08 12:28
新聞
國際
川普上任前先示好?Meta宣布結束美國事實查核計畫
社群媒體巨擘Meta今天大幅刪減其內容審核政策,包括結束臉書和Instagram上的美國事實查核計畫,這是一項重大的轉變,以符合總統當選人川普未來施政的優先事項。
中央社
2025-01-08 11:53
評論
國內
專欄
觀點
科技
AI
阿將伊崮喜瀾觀點:算法鐵幕―2025,全球AI的裂變元年
在AI科技狂飆的時代,科技巨頭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出新產品與服務,彷彿每一天都在改寫人類文明進程。然而,在這場轟轟烈烈的AI革命背後正是一股暗潮洶湧。當我們沉醉於目眩的科技進步,極少有人注意AI發展正悄然走向一個危險分歧點。即不同文化背景與價值取向發展的AI正在形成各自的科技壁壘和意識形態陣營。
阿將伊崮喜瀾
2025-01-02 05:50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美中競爭必升溫!「川普2.0」如何衝擊全球AI、電動車、虛擬貨幣市場
時隔四年川普(DonaldTrump)即將重返白宮,預計在2025年1月宣誓就職新任美國總統,這位引發矽谷內部嚴重分歧的領袖人物,當選後,川普與其新內閣的政策,又可能對美國或乃至全世界科技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李靖棠
2024-11-07 15: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