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3月13日拋出「賴17條」,不只規範緊縮兩岸交流,還將對岸正式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隨後陸續發生亞亞(劉振亞)等陸配遭驅逐出境、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受到施壓,移民署要求逾萬陸配補交「喪失原籍證明」,以及教育部長鄭英耀以「言論自由」為「大罷免」進校園背書等事件。正當社會擔憂寒蟬效應蔓延之際,竟傳出大學教師吳榮鎮因撰稿批評賴清德政府,邀稿期刊擔憂遭「查水表」而拒登,更讓言論審查與自我審查的政治聯想空間擴大化。
對內進行分化「認知戰」,看待對岸宛如「隔空抓藥」
《風傳媒》與吳榮鎮取得聯繫,他還原該事件來龍去脈。起因是去(2024)年他曾向一家民間基金會主辦的學術期刊投稿,獲得採用後,對方於今(2025)年初直接向其邀稿。經由2個月時間的構思撰寫,該刊原定於4月號發表吳榮鎮的文章。可是4月22日吳榮鎮卻收到編輯會議的通知,稱其作品「淋漓盡致」,「唯衡之當下氛圍:國安17條的邊際效應,編輯會議經審慎評估、顧慮被亂扣帽子,以暫不刊登為宜,免遭無謂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