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催淚彈 文章列表
#
催淚彈
約 53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專欄
孔令信觀點:強勢反移民與基督精神對撞,川普帶領美國走進死胡同
川普興高采烈地「王者回歸」,但他的反移民政策馬上遭教宗方濟各的打臉:接著華府的聖公會主教瑪麗安・艾德嘉・巴蒂(MariannEdgarBudde)更在宗教祈禱會上當著川普團隊的面,請求川普對LGBTQ+族群和無證移民應「慈悲」,溫和地「教訓」了川普。
孔令信
2025-01-28 07:1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以失敗收場的車隊衝鋒,成為抗爭的轉捩點:《5.18光州!光州!》選摘(2)
晚上七時左右,無數車輛毫無預警,車頭燈全開,按著喇叭,從柳洞方向駛向道廳。走在最前面的是一輛「大韓物流」的十二噸重大卡車,跟在後面的是十一輛高速巴士與長途巴士,再接下來是兩百多輛計程車,擠滿了錦南路。二十幾名青年站在打頭陣那輛大卡車的車上,揮舞著國旗。巴士上也載著手持國旗的青年,甚至還有幾名持著木棒的年輕女子。整個車隊就像巨大的地震海嘯一樣襲來。已經在錦南路上與軍警激烈衝突整個下午、疲累不堪的示威者,見到這些車輛無不歡欣鼓舞,士氣大振。
黃晳暎
2025-01-21 05:1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緊急戒嚴擴大前的肅殺之氣:《5.18光州!光州!》選摘(1)
五月十八日是個晴朗的春日,清晨的涼意很快化為朝陽的和暖。但光州市內的氣氛卻很冷清,大街小巷寂靜無聲,一片肅殺之氣。臨時從全羅南道內其他市、郡等地區派出所或分署調來的便衣警察,成群結隊守在各關鍵要地。人們只能面帶憂愁躲在後街暗巷,低聲交換著訊息。前天晚上照亮了這座城市的火炬示威還歷歷在目,但如今火光似乎一下子就熄滅了。市民們開始三三兩兩聚在錦南路一帶的繁華街道與市內各處,相互交流傳聞,就連路過的民眾也會駐足旁聽。雖然偶而能看到市民與警察發生口角,但大體上一切正常。
黃晳暎
2025-01-20 0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十年抗爭:在沉默與抹煞中掙扎保存的記憶
香港人肯尼(Kenneth)在維多利亞公園漫步時,記憶如潮水湧回。這裡曾是香港抵抗中國的地標。
BBC News 中文
2024-12-01 14:4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47人案」,他被判的最重!曾獲港府榮譽勳章的戴耀廷
2001年,戴耀廷曾因推動有關基本法的公民教育而獲得港府的榮譽勳章。二十年後,北京在香港實施國安法,戴耀庭成為香港民主派「47人案」中成為獲刑最長的一人。
德國之聲
2024-11-20 08:5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經濟
李忠謙專欄:川普2.0—自由主義霸權已死,烏克蘭們只能自求多福
攻勢現實主義宗師米爾斯海默曾在《大幻象》(TheGreatDelusion:LiberalDreamsandInternationalRealities)一書中感嘆「美國當權者一定不願放棄自由主義霸權,依循現實主義制定政策」。因為在他看來,無論是民主黨或者共和黨,面對國際政治現實同樣著懷抱「自由主義夢想」(liberaldreams)、企圖「按照自己的形象重塑世界」。即便「自由主義霸權」總是面臨失敗、美國多數民眾也更贊同自我克制,但制定外交政策的精英們基本上對民意並不在乎。
李忠謙
2024-11-19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第一發催淚彈之後:三個香港人的「後傘運人生」
2014年9月28日,香港爆發雨傘運動,歷時共79日。香港人佔領金鐘、中環、銅鑼灣及旺角等地區,爭取香港特首選舉落實「真普選」。是日傍晚5時58分,警方向民主運動投發香港主權移交以來的第一發催淚彈。
德國之聲
2024-10-17 17:18
新聞
國際
兩岸
「雨傘運動」十年:留給香港的是希望或失望?
「那個時候是和平抗爭的最高峰。大家還是相信可以坐下來好好的與香港政府溝通,講這個『愛與和平』就沒問題,」談及香港「雨傘運動」,目前定居台灣、從事出版業的香港人Roy(化名)這麼說。
德國之聲
2024-09-27 16:5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陳健民專文:夏慤村拾遺─那些不曾記的臉孔
在雨傘運動七十九天的佔領行動中,我在夏慤道遇上許多正直善良的臉孔,但有一張我至今難忘。
陳健民
2024-08-12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專欄
盧倩儀觀點:青鳥行動—顏色革命練習曲?
動盪世局中,全球各地示威抗議浪潮不斷。在台灣,國會改革亦(號稱)引爆十萬人上街。隨著立法院對行政院所提之覆議案進行審查並將表決,「青鳥」與「藍鷹」21日將在立院周邊拼場,讓社會陷入更嚴重的對立不安。本文希望在「國會是否擴權」、「改革是否違反程序正義」的討論框架外,提供另一觀察這場公民運動的視角,提示一股威脅全球民主的暗流之存在。
盧倩儀
2024-06-21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吳永毅觀點:聲援巴勒斯坦,Taiwan不敢help?
5月是台灣的納稅月,你會不會為了所繳的稅金,其中有50萬美金被外交部捐給了毫不缺錢、對台出超、大賺台灣人錢、又正在加薩進行種族屠殺的以色列政府,而不是捐給仍有170萬人在難民營的巴勒斯坦,感到些許不安?
吳永毅
2024-05-06 07: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自由民主人權,行政立法司法─這兩套都腐敗不靈了
美國一面倒的軍事支援以色列、在聯合國以一票否決各國巴以停火,善待巴勒斯坦人的提案、公然放任以色列進行種族屠殺。引起民意反彈,遊行抗議。為了害怕得罪盎猶資本財閥,紐約華爾街的金融、銀行及律師機構公然下令,員工不准在辦公室討論巴以衝突以及反猶反以的議題,違者開除去職,一時華爾街機構的員工噤若寒蟬。哈佛大學的學生組織發動善待巴勒斯坦人的呼籲,貼海報發傳單。盎猶資本財閥要求哈佛大學交出學生領袖的名單,公佈並恐嚇名單上的學生,將來永不僱用,一時哈佛大學及學生噤若寒蟬。
成吉鹿
2024-02-13 0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彭博》專欄警告:香港將加速衰落!中共繼續強化控制,港府展開「23條」立法諮詢
中共對香港的控制及影響不斷增強,這座昔日享有自治、開放的國際都會正逐漸轉為「中國城市」。2020年6月30日,北京當局親自推動「香港國安法」,從那時起,香港就進入了「一國一制」時代。然而,這個過程還沒有結束。1月30日,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展開《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公眾諮詢,進一步將香港與中國同化。
蔡娪嫣
2024-02-01 16:4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然後,在霎時之間想起我父母 :《香港秘密行動》選摘(1)
她一直守在前線到凌晨兩點,因為水炮車噴射的藍水太刺眼,加上和女生朋友失散了,她決定先到後排洗個澡。之後發現朋友眼角中了彈,正在BCore休息。於是就過去找她。
楊威利修
2024-01-05 0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在入獄三年半之後,黎智英終於被帶進香港法庭...BBC:這場審判是對香港司法的考驗
在入獄三年半之後,黎智英終於被帶進香港法庭,接受危害國家安全罪的審判。
BBC News 中文
2023-12-24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DW專訪:此時此刻,在香港做獨立新聞是一種覺悟
「如果要怕的話,就乾脆什麼都不要做就好。」《立場新聞》被迫停運後,前採訪主任林彥邦另起爐灶創辦獨立媒體ReNews。一人新聞台,專注紀錄香港巨變的此時此刻,報導主流媒體不敢寫的內容——逆風的代價是什麼?
德國之聲
2023-12-06 17: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賀你媽的國慶啦!」:《香港不屈》選摘(2)
我蹲在香港一座摩天大樓的屋頂上,陽光火辣辣地烤著我的頭,汗水滴進我的眼睛。我正在描畫一幅大概有八層樓高的抗議布條,而且寫的詞彙還全都是粗話,不禁讓我以為自己是否已經決定轉行不當記者了。熱浪在空氣中翻騰,眼前密密麻麻的屋頂緊密相依,像極了俄羅斯方塊。我上來樓頂是為了採訪一個祕密的藝術合作組織,他們專門繪製支持民主的巨大直幅標語(香港稱為「直幡」),並且以打游擊的方式掛到香港的山峰上。我在旁邊看著看著也忍不住手癢起來,跟著拿起畫筆加入他們。
林慕蓮
2023-11-13 05: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專欄
凱大熊專文:香港警察如何成為「外族」?
隨著中央政府和香港公民社會的對峙逐步升級,香港人的主張也越來越強烈,最後香港民族主義者越過了最後的紅線,拒絕認同「香港自古屬於中國」的想法,從干預日漸加深的中央政府手中奪回主動權。然而,就像本章討論的一樣,雖然北京認為香港民族主義是嚴重的挑釁,但這不代表這只是單純的挑釁。
凱大熊(Kevin Carrico)
2023-07-01 07:00
風生活
娛樂
2023 Netflix 6月上架片單推薦!潤娥《歡迎來到王之國》、《獵犬》,11部必追電影、影集快收藏
Netflix6月保證不劇荒劇單來了!不管是日韓還是西洋內容都強勢來襲,包含《獵犬》、俊昊潤娥《歡迎來到王之國》、安普賢《今生也請多指教》、《絕世網紅》、日劇《我們離婚吧》/《核災日月》;ChrisHemsworth《驚天營救2》、眾所期待的《黑鏡:第6季》、《獵魔士:第3季:第1輯》、《好想做一次:第4季》以及《這是蛋糕?!第2季新鮮出爐》等作,觀眾們展開追劇馬拉松時間到了!
少女心文室
2023-05-29 23:49
國際
這個核武國家面臨暴力動盪!巴基斯坦前總理汗恩被軍方帶走,引爆全國大規模抗爭
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恩9日在伊斯蘭馬巴德被捕,引發全國各地爆發大規模抗爭。汗恩的支持者與安全部隊在全國各地上演流血衝突,讓人擔憂這個核武國家會不會陷入長期動盪。目前英美外長均已公開發表關切,呼籲巴基斯坦遵循法治。
國際中心
2023-05-10 20: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