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6)月24日,兵力達2.5萬人的俄羅斯雇傭兵瓦格納集團(WagnerGroup),離開烏克蘭戰地,進入距俄邊境約120公里的俄國南部城市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v-on-Don)。在這同一天,瓦格納部隊沿著M4高速公路向莫斯科推進,還奪取了沃羅涅日(Voronezh)的軍事設施。在行軍過程中,瓦格納幾乎沒有遇到抵抗。這起突如其來的「槍口對內」事件,頓時占了國際媒體的頭條版面。瓦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格津(YevgeniyPrigozhin)聲稱他所主導的這項軍事行動,「不是軍事政變,而是正義遊行」;但俄羅斯總統普京卻將其定調為「叛國」,是在從事「罪惡的冒險」,並且警告要對參與者施以懲罰。無論誰是誰非,整起事件歷時不到36小時,便戲劇性地宣告落幕。克里姆林宮宣稱,在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Lukashenko)居中斡旋下,普里格津以「避免流血」為由,將部隊撤離頓河畔羅斯托夫,他本人則將被送往白俄。莫斯科當局還表示,將撤銷對普里格津「武裝叛亂」的指控,瓦格納集團戰士也不會被起訴。形勢瞬息萬變,留給外界的是一陣錯愕和不同角度的評論。歐盟對外事務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Borrell)評論瓦格納事件認為,普京是「被他一手養大的怪獸,反咬了一口。」這個形容倒是相當貼切。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金融和經濟大權,實際上是掌握在一群因私有化,而迅速積累大筆財富的寡頭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