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觀點:普里格津的兵變何以未能成事

2023年6月24日,瓦格納集團準備撤離羅斯托夫。(美聯社)

被看作普京「白手套」的普里格津在這次兵變中付出了慘重代價,他為什麼願意接受「流放」白俄、兵變戛然而止的結果,是這起事件的詭異之處。一個關鍵原因很可能是普里格津身上強烈的俄羅斯民族主義。無論如何,對於普里格津和普京來說,這是一場雙輸的兵變。

歷史真是變幻莫測,但也因此而吸引人,美東時間6月24日早上,當全球輿論以異常興奮的心情以為能夠見證一場歷史大戲的發生,但是到下午,它就迅速反轉。我指的是俄羅斯雇傭軍瓦格納集團的兵變。瓦格納士兵的軍車洪流滾滾進軍莫斯科,當全球輿論屏住呼吸,睜大眼睛看著普京政權危在旦夕,沒料到午後峰回路轉,瓦格納撤兵,返回其在烏克蘭作戰的營地。一場大戲剛上演就戛然而止。

清君側的支持寥寥

我在24日的一個談話節目中認為,普里格津的兵變很可能以失敗收場,理由是,在普京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將這場普里格津定義的「正義遊行」宣布為「武裝叛亂」後,俄羅斯議會、東正教大牧首、政府官員、輿論迅速表態支持普京,後者也同白俄總統盧卡申科、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幾個中亞國家領導人打電話,對方都表示此乃俄羅斯內政,理解和支持普京作出的決定。

儘管普里格津打出的旗號是莫斯科軍事領導層腐敗無能,他要「清君側」,然而,當此俄烏鏖戰之際,此種公然的反叛行為推翻的不僅有可能是普京的統治,更會導致俄羅斯在這場戰爭的失敗。這會讓很多俄羅斯民眾難以接受瓦格納雇傭軍的兵變,雖然他們也痛恨普京政權的腐敗,可在此國家危亡之秋,還是要顧全這個所謂的大局,畢竟普京是他們選出來的領導人,是國家團結的象征。可以說,普京當政的這些年,確實成功地對俄羅斯民族進行了洗腦。正因此,對瓦格納集團相當一部分士兵和軍官會有很大的心理上的壓力。

故比起莫斯科空虛的兵防來,瓦格納雖然看似有人數和重武器裝配的優勢,而且不發一槍就佔領了俄南部軍區指揮部,然而,真的兵臨城下,同守衛莫斯科的國民衛隊激戰,除非普京完全喪失權威,他的命令被軍官們拒絕,否則,他可以調集俄遠東等部隊來支援。

事件的詭異之處

然而,事情反轉的比我的判斷快得多,也出乎外界多數人的預料,亦如幾乎所有人——我認為也包括普京在內——沒有料到普里格津會發動兵變一樣。事情的迅速解決現在看來得益於白俄總統盧卡申科的調停,後者同普里格津有20年私交,在普京授權同意下同普里格津談判,結果顯然對普里格津非常不利,尤其同他發動兵變的真實意圖——防止瓦格納集團被收編,喪失軍隊控制權相比。雖然參與「叛亂」的瓦格納士兵因為在戰場的付出不會受到追究,未參與「叛亂」的士兵將被俄國防部收編,普里格津本人也被撤銷刑事指控,然而代價是「放逐」白俄,離開他創建和倚重的部隊。將軍卸甲歸田,光桿一個,也就不再讓人害怕。 (相關報導: 趙春山觀點:「瓦格納兵變」幕後的俄羅斯金權政治 更多文章

另外,普里格津「流放」白俄,雖然他跟普京交情不錯——某種意義上瓦格納集團也是普京的白手套,可這回犯上作亂,此類反叛行為從來都是死罪的,儘管有盧卡申科擔保,可假如他不老老實實在白俄呆著,還想東山再起,誰又能保證特工出身的普京不會把他干掉?而他要求撤換俄國防部長紹伊古等高官,按照克宮的說法,這不是他和盧卡申科有權討論的話題。由此來看,普里格津在這次兵變中付出的代價其實慘重,決非像協議所說最大程度保障了瓦格納集團利益。而普里格津為什麼願意接受這個結果,此正是這起事件的詭異之處。

2023年6月24日,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里格津離開俄軍南部軍區司令部。(美聯社)
2023年6月24日,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里格津離開俄軍南部軍區司令部。(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