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憲法法庭針對死刑存廢案展開言詞辯論,過程激烈,吸引社會矚目,與此同時,國會改革法案釋憲也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近年廢死呼聲不斷,民意調查卻顯示支持死刑群眾呈現穩定8成,在不同的議題上,民意趨勢與地位超然的大法官之間的硝煙味似乎正悄悄燃起。多次多項的社會議題皆造成民意與憲政的衝突,如同志婚姻、通姦除罪化…等,一方面是高呼「人民做主」的「民主價值」,另一方面則是「一定要和民意妥協?」的憲政價值。二者的緊張關係,讓我們反思,臺灣是否真正進入「文明的民主」?我們與憲政主義之間的距離有多大?但在思考如此學術議題之前,或許可從較平易近人的路徑,去觀察憲政、法治的形象,是如何經由菁英傳遞給社會大眾,人民究竟是被教育成守護制度的底氣,還是被操縱成政治攻防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