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人民大遊行 文章列表
#
人民大遊行
約 3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風評
風評:台灣註定不會有另一個連戰?
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於20年前的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這場「連胡會」,是國共兩黨領導人自1945年蔣毛重慶會談後,相隔60年的會晤,當時兩岸分隔業已56年。
主筆室
2025-05-02 07:2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連胡會20周年》歷史性見面日子是為了「致敬此事」!張榮恭揭秘辛:連戰與胡錦濤握手比「他們」多1秒
連胡會屆滿20周年,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29日下午舉辦「和平之旅20周年的回顧與前瞻」紀念座談會。親歷連胡會的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大陸事務部前主任張榮恭揭露秘辛,指國共領導人相隔60年的首度會晤,之所以選在4月29日,是為了致敬辜振甫與汪道涵1993年同日在新加坡簽署4項協議;而連戰與胡錦濤握手長達36秒,比鄧小平與戈巴契夫(MikhailGorbachev)握手還多1秒。
張鈞凱
2025-04-29 23:16
新聞
國際
川普就職倒數,數萬「川黑」齊聚華府!「人民大遊行」表達對川普就是不滿意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於20日重返白宮,數萬名示威者18日在美國華府街頭遊行示威,抗議這位億萬富豪和他所屬共和黨的各項政策。
中央社
2025-01-19 12:17
VIP
政治
兩岸
調查
政經解密
獨家》馬英九會習近平非最終章 澳門慶回歸25周年還有「馬習三會」?
中國大陸希望統一台灣,或至少解決台獨勢力的壯大,在路徑上可分為「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在我國內,應對中國大陸的統一期盼,國民黨採取的是拖延政策,也就是維持現狀,例如前總統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以及「九二共識」;民進黨雖原有台灣獨立建國路線,但難度太高,直到蔡英文擔任總統後,強調「不挑釁」、「不冒進」,讓國、民兩黨的維持現狀路線稍趨一致。
戴祺修
2024-09-20 08:3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香港基本法「23條」的前世今生:民意與港府角力的五個關鍵時間點
2024年3月23日,香港刊憲實施俗稱「23條」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
BBC News 中文
2024-04-01 14:58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人物》深綠余爸爸為何對民進黨失望至極?賴清德親口對背著女兒血書包的他說⋯
2024年總統大選過後一周的1月21日,3歲女兒在台南遭撞身亡的「余爸爸」余志祥,向即將就任的準總統賴清德發出公開信,稱從小深綠的他,已經對民進黨失望了3次。
羅立邦
2024-02-14 09:00
新聞
政治
籲新國會優先審「行人安全條例」 民團提4建議:遇阻不排除進一步行動
我國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的《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於今年元旦正式上路,下層作用法何時完善備受矚目。對此,民團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今(5)日上午偕同網紅cheap等人赴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呼籲上周已正式報到的新國會各黨團,實踐各黨派去年給予民團的承諾,在首個會期全力支持「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作為優先法案,真正還給行人應有的通行空間。
鍾秉哲
2024-02-05 19:20
新聞
政治
沒有黃國昌?時力公布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 這人列首位
時代力量於今(15)日舉辦「堅持改革無所畏懼」8周年黨慶暨感恩募款餐會,正式公布2024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時代力量表示,感謝8位夥伴願意列名時代力量的不分區,一起推動長照社福、尊嚴善終、交通改革,捍衛人權公義、空間正義、勞動權益的重要價值。
黃信維
2023-10-15 12:58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還路於民,困難在哪裡?這路又是誰該還誰呢?
在多起交通事故之後,從網紅帶起的檢舉交通違規熱潮,到最近多個社會團體發起的還路於民大遊行,彷彿整個台灣社會終於重視到交通安全這一塊了,甚至連政府掌管交通的最高官員,都得參加大遊行且跟市民鞠躬道歉,並提改善措施,難道,發生這麼多交通意外,都是市政府的責任嗎,或民眾都可以置身事外嗎?
蔣奇樺
2023-08-27 06:10
新聞
政治
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逼近4成天花板 賴清德:會努力到勝利為止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今(20)日下午率黨公職出席「還路於民大遊行」,會前也先接受媒體聯訪,對於近期一家民調逼近4成支持度,賴清德指出,將會一直努力到勝利為止。
黃信維
2023-08-20 16:53
VIP
政治
調查
調查》前瞻已灑300億!審計部計算人行道普及率不增反減 台南為六都之末
人行道設計不良、騎樓被堆滿雜物、駕駛左右轉死角多,台灣交通環境混亂不堪,被國際媒體(CNN)形容是「行人地獄」,提醒觀光客來台必須小心交通。此外,2022年底台中豐原客運撞死一對過斑馬線的母親與嬰兒;2023年5月台南再發生3歲女童牽著媽媽的手過斑馬線遭左轉車輛撞死;6月台中沙鹿發生一名女性過馬路時被機車騎士撞飛,一連串行人悲歌引發人民怒吼。
唐筱恬
2023-08-19 08: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劉國忠觀點:現代戰爭根本原因之初探
筆者提出此項管見的用意在於:期望能拋磚引玉,使更多人重視並探討現代戰爭的根本原因,以有助於預防未來戰爭的發生。筆者於末段則針對海峽兩岸間是戰是和提出看法,期有助於兩岸走向和平。
劉國忠
2022-04-17 15:10
新聞
政治
歷史
李登輝大事紀》 主政超過12年 「民主先生」促成台灣和平政黨輪替
前總統李登輝高齡98歲,回首他主政12年又4個月的時間,將台灣自戒嚴以來被束縛的思想、結社、新聞等自由一一解放。身為落實台灣民主改革的重要領袖,李登輝曾被美國《時代》雜誌稱為「民主先生」,以表彰他推動台灣民主、促進和平政黨輪替的貢獻。以下為李登輝大事記:
朱冠諭
2020-07-30 21:0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歷史
從「六四天安門事件」到護國「小粉紅」:當代中國青年還會繼續順應北京嗎?
1989年4月27日,33歲的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郭於華與同學們在北京的街頭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直到自己腳上的舊傷復發。但是,她依然覺得很振奮,充滿了希望。
美國之音
2020-06-04 11:39
地方新聞
高雄
網軍霸凌傷害台灣民主 韓國瑜呼籲全民協尋楊蕙如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今(11日)參加「1221南方崛起高雄光榮週年慶大遊行記者會」,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到記者會選在下午14:22舉辦,是否有特殊含義?韓國瑜表示,希望選民能在明年1月11日「2020投2號」。韓國瑜也重申,當天兩場遊行,路線不一樣、雙方各自表述想法,挺韓遊行帶來歡樂愉悅,罷韓遊行則是心中有鬼,「我就任市長,過完春節還沒端午,對方就急著要罷免」,認為黑暗已經腐蝕他們心靈。
徐炳文
2019-12-12 17: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趙春山觀點:「今日香港,明日臺灣」的迷思
香港「反送中」運動演變至今,利益攸關的三方都是輸家。首先,中共在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對臺灣產生了錯誤的示範作用。外媒認為,中共對待香港的態度,對擁有健全民主制度、多元新聞媒體和活躍公民社會的臺灣未來至關重要。中共顯然已違反當初對香港的承諾。其次,港府誤判形勢,對抗議民眾的訴求避重就輕,治理香港的能力受到質疑;最後,香港的經濟大受影響,美國及國際社會可能取消給香港不同於中國大陸之特殊待遇,而中共也將以嚴控在港外國利益代表方,做為報復。
趙春山
2019-06-23 06:20
評論
兩岸
專欄
陳朝平觀點:百萬港人擋下逃犯條例,證明一國兩制成功
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引發軒然大波,國際媒體、台灣藍綠政客咸認這意味著「一國兩制」的失敗。
陳朝平
2019-06-22 07:00
新聞
政治
兩岸
歷史
新新聞
歷史現場/新新聞直擊六四》「北京兵變」將是「武漢兵變」的翻版?
這次北京大屠殺會不會引發全面性內戰的危機,已經是全球關注的焦點,與二十二年前的「武漢兵變」相比較,軍方對兩次學運的態度是迥然不同的,而鄧小平在兩次事件中均佔有關鍵地位。
新新聞
2019-06-17 08:3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歷史
這兩千張照片他藏了30年,最後還是決定公諸於世:我一定要讓孩子們知道六四
去年底的一天,劉建無意中問他17歲的女兒:「你知道『六四』嗎?」
美國之音
2019-05-29 12:3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六四30周年:遙記30年來中國記者「最自由的那三天」
1989年6月4日凌晨,北京。街頭的槍聲已響起,黑暗裡,有市民用路障阻擋軍車,流彈四飛。
BBC News 中文
2019-05-22 09: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