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亞太學院 文章列表
#
亞太學院
約 6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商業
中國基建輸出的大污點?泰國中鐵十局總經理被抓,專家稱倒塌大樓事故「不該發生」
泰國當局就曼谷興建中的大樓受緬甸地震波及影響而倒塌事故,在星期六(4月19日)逮捕建築項目承辦方中鐵十局泰國分公司總經理張傳令。
BBC News 中文
2025-04-23 11:50
新聞
國際
兩岸
為何說美國駐華大使「友台反華」?珀杜對「川普2.0」的美中關係有何影響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提名共和黨前參議員戴維·珀杜(DavidPerdue,蒲度)為下一任駐華大使。
BBC News 中文
2024-12-11 09:25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防彈衣發霉、彈藥過期,美援醜聞讓「疑美論」再起!BBC解析美台關係還有哪些挑戰
大約一周前,美國白宮宣佈,總統拜登(JoeBiden)將動用總統撥款權(PDA)授權從國防部調撥5.67億美元(約181.3億台幣)對台軍援。這是迄今美國對台最高金額的軍援計劃。
BBC News 中文
2024-10-07 11:30
新聞
兩岸
解析中共三中全會》中國式現代化將在2029年完成任務 學者:公報釋出了他將再連任的信號
7月18日,中國官媒新華社發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公報本身並未列出改革的各項細節,但提到這次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該文件公布後會列出更詳細的改革事項。值得一提的是,公報提到,「到202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八十週年時,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在10年前的三中全會公報中並未設定時間節點。
BBC News 中文
2024-07-19 09:52
新聞
國際
兩岸
「馬習二會」能否奏效?學者:未必損害兩岸關係,但「確實沒有任何好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三(4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會晤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兩人相見、握手數秒後,習近平微笑向馬英九說道:「你都沒變」。習近平稱呼馬英九為「馬先生」,馬英九則稱習近平為「總書記」以及「習先生」。
德國之聲
2024-04-11 13:43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BBC解讀郭台銘參選:首富盲點、泛藍分化、以及台灣政壇的「八年魔咒」
台灣鴻海創辦人郭台銘8月底宣佈以獨立身份參選明年初的總統大選,9月中旬委任藝人賴佩霞為其競選搭檔,每個舉動都有十足話題性。然而,數周來各項民調都顯示其支持度一直敬陪末座,落後其他三名參選人。
BBC News 中文
2023-09-22 16:06
新聞
政治
國內
BBC看郭台銘宣佈參選:是「整合藍白」還是「便宜賴清德」?
距離台灣總統選舉舉行不到半年之際,72歲的知名電子產品代工商鴻海—富士康創辦人郭台銘宣佈獨立參選。
BBC News 中文
2023-08-30 16:45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賴清德低調過境美國,華府更 「疑賴」或「信賴」?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再遭中國抨擊「竄美」,台灣部分輿論亦喊出「疑賴論」。作為台灣總統大選候選人,賴清德的美洲行傳遞了什麼訊息?DW訪問3名專家,解讀美、中、台的各自盤算。
德國之聲
2023-08-18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巴拉圭 過境美國如何成為「深思熟慮的妥協」?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即將8月12日啟程出訪台灣邦交國巴拉圭,他此行計劃18日返台,期間將先後過境美國紐約、舊金山。目前為止,賴清德對此行相對低調,然而中國已經在消息確定之後便高調向美抗議。
BBC News 中文
2023-08-11 20:00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拜登首次動用「總統撥款權」援台,台灣享受烏克蘭待遇了嗎?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五(7月28日)宣佈將提供3.4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給台灣,此舉引發國際輿論關注。這筆特殊的軍事援助源自美國《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允許總統使用「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DrawdownAuthority,PDA),將美軍現有的武器、裝備或服務交付給台灣,每年最多10億美元。
BBC News 中文
2023-08-01 16:32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美博弈與南太平洋之爭:拜登取消訪問巴紐,美國是否能抗衡中國影響力
七國集團(G7)領導人峰會星期五(5月19日)在日本廣島召開,美國在附近的太平洋島鏈地帶的部署動作也越來越大。
BBC News 中文
2023-05-20 21:00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環台軍演為何「雷聲大雨點小」?BBC解析北京自我克制的政治盤算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加州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McCarthy)後,中國解放軍展開三天環台灣島軍演,重點是實施「模擬聯合火力打擊」,但鮮有進行實彈射擊操練。有分析指,與去年類似的環台軍演相比,此次「雷聲大雨點小」,反而北京近期外交手段才是看點。
BBC News 中文
2023-04-12 0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學者高度評價「蔡麥會」:盡量避免刺激北京,台美「國會外交」成常態
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長麥卡錫(KevinMcCarthy)美西時間4月5日在美國加州雷根總統圖書館會晤。
BBC News 中文
2023-04-07 10: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指控中國「考慮」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布林肯的證據是什麼?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說,中國正在「考慮」向俄羅斯提供用於烏克蘭戰爭的武器和彈藥。
BBC News 中文
2023-02-21 17:39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台海危機升高?習近平強勢下令解放軍「聚焦打仗、加強練兵」
習近平首次說解放軍要「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引發外界揣測未來數年台海戰爭的風險。
BBC News 中文
2022-11-11 21:35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十九大七中全會強調「國家利益為重、國內政治優先」,專家:顯示中共對台灣議題回歸耐心、鬥而不破
二十大召開前一周,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全面肯定了領導人習近平過去5年的執政。政治學者對BBC中文表示,全會公報肯定習近平取得的成就,為他在二十大連任做了輿論上的凖備。另一方面,公報強調「國內政治優先」和「國家利益為重」,則意味著中國在處理外交問題時,會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考量。
BBC News 中文
2022-10-15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共二十大:從「馬習會」到「抗中保台」,兩岸關係短短十年急轉彎
中共二十大即將登場。台灣問題一直被中共歷屆領導人視為重中之重,事關他們的權力穩固或念茲在茲的「歷史定位」。習近平執掌中國十年,兩岸關係從其與馬英九2015的歷史性會面,到蔡英文2106年拿下台灣總統大位再到近期的鎖台軍演,可謂急轉直下。
BBC News 中文
2022-10-13 00:3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張經緯觀點:外交部對美國表示「誠摯感謝」的愚昧及天真
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9月18日接受CBS電視專訪時表示,若台海發生「前所未有的攻擊」(unprecedentedattack),美軍將出兵協防台灣。即使事後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趕緊澄清該言論並非反映華府有任何政策改變。台灣外交部19日還是立即表示,「誠摯感謝」拜登再度重申「美國政府對台灣堅若磐石的安全承諾」,展現了對台灣安全的高度重視與堅定支持。
張經緯
2022-09-29 13: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台海情勢緊張,軍演「常態化」懸念猶在:兩岸真的會開戰嗎?
中國大陸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Pelosi)訪問台灣後開展的針對性軍事演練告一段落,但中國軍方專家宣稱演練將「常態化」,成為觀察人士最新討論焦點。
BBC News 中文
2022-08-11 2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紐西蘭的「中國路線」為何由強硬轉為溫和?專家深入解析
為期四天的太平洋島國論壇7月14日於斐濟閉幕。該論壇為了避免受到美中兩國地緣競爭的影響,婉拒兩國參與面對面的峰會,不過,中國在南太平洋高調擴張政經影響力的作為,還是受到論壇成員國的討論。其中,紐西蘭總理雅頓上週出訪澳洲時做出最新表態,呼籲區域國家「不要誇大中國威脅」,被視為一改過去的強硬姿態,對中國改採溫和路線。觀察人士說,紐西蘭的經濟高度仰賴中國市場,導致其對中國強硬的空間有限,因此,與各方保持良好關係才能保障紐西蘭的最大利益。
美國之音
2022-07-18 03: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