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二胎化 文章列表
#
二胎化
約 3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墮胎權風暴》放寬法規限制、尊重女性身體自主權成世界潮流,美國卻逆向走上回頭路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24日判定,不再把女性墮胎權視為「憲法權利」,推翻保障墮胎權49年的「羅伊訴韋德案」歷史性判決,此舉形同與世界潮流相悖。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24日指出,全球對墮胎權的趨勢是鬆綁限制,且自2000年起,已有38國修改墮胎法規,以天主教信仰為主的拉美國家也都陸續放寬限制。
簡恒宇
2022-06-27 2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人口負成長」恐提前十年報到:2021年僅增加48萬,經濟成長可能加速放緩
中國國家統計局本周一(1月17日)公布,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進一步降至7.52‰。
BBC News 中文
2022-01-21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三胎政策」亂象多!醫院拒絕為男性施行「輸精管切除手術」,結紮前得先證明你生過
中國自1970年代起在主要城市實施「一胎化政策」,強迫人民節育。然而,隨著年輕女性結婚與懷孕的比率持續下探,中國政府擔心少子化將妨礙經濟發展,並從2013年開始逐步鬆綁節育政策,今年5月更宣布推行「三胎」鼓勵生育。為了配合生育政策,許多醫院甚至拒絕為男性進行「輸精管切除」結紮手術,引起中國社會譁然。
陳艾伶
2021-12-10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讓媽媽們放半年甚至三年產假,就能解決少子化?女性真正需要的生育福利是什麼
中國多年來執行嚴格的「計劃生育」後,在今年5月底宣佈實施「三孩」政策。此後半年,中國各省的政策也隨即大轉向,紛紛出台地方性法規鼓勵生育,比如取消社會撫養費,甚至給生育三孩家庭直接髮放現金補貼。
BBC News 中文
2021-12-03 14:40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誰想生誰生,我是養不起!」不能光靠開放三胎,中國政府著手降低養育成本
中國表示,將減輕與養育子女有關的經濟負擔和社會限制,在放鬆實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限制的同時尋求鼓勵生育。
華爾街日報
2021-07-22 18:05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女性看「三胎」政策:別當我們是豬,必須抵制!
中國政府5月31日宣布開放「三孩」,這是「全面兩孩」施行5年後,人口生育政策再次放寬。「三胎」政策被質疑能否提高民眾生育意願?對於這件事,中國女性怎麼說?
德國之聲
2021-06-02 13: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嬰兒荒會引發全球大通膨嗎?
幾十年來,中國限制大多數家庭只能生育一個或兩個孩子,而現在將允許一對夫婦生育三個子女,並提升在教育和兒童保育的投入。這是一個值得高興的變化,然而,鑑於其他許多國家藉助財政激勵措施提高出生率的努力成效有限,而且2015年類似政策調整獲得的迴響平淡,這代表,要阻止中國出現最嚴重的人口危機恐怕為時已晚。中國嚴重嬰兒荒的影響,將波及全球經濟幾乎每一個角落。
Nathaniel Taplin
2021-06-02 09:32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國「獨生子女」無眠夜:百日無孩、超生墮胎……計畫生育殺死無數嬰兒,現在三孩政策來了
在中國嚴控網路輿論的「網評員」夜晚熟睡時,無眠的獨生子女世代正在線上社群平台、論壇,激烈討論國家的最新生育政策「可以生育三個子女」。
蔡娪嫣
2021-06-01 20: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搶救人口危機!北京鬆口推動「三孩生育政策」 中國網友毒舌批:做夢吧
中國鬆綁一胎化政策、開放「全面二孩」以來,新生兒數量仍然連年大幅下滑。眼見少子化、高齡化的人口危機迫在眉睫,就連全球人口最大國的地位都岌岌可危,由習近平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31日拍板敲定「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務求維持人口紅利優勢。不過,中國網路輿論對當局最新的「三孩政策」並不買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絕大多數皆為反彈意見。
鍾巧庭
2021-05-31 19:2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中國無法趕上美國的關鍵?一文看懂「人口負成長」危機如何影響中國的未來
中國原訂於4月初發表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結果,迄今卻遲未公布數據,引發外界諸多猜測。英國《金融時報》4月28日更獨家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普查報告顯示中國總人口未達14億,逾半世紀以來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的情形。
鍾巧庭
2021-05-02 13: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人口挑戰太嚴重!中國部分地區默許第三胎,但標準不一令人困惑
兩年前,ZhangYiqiu(音譯,下稱張女士)發現自己懷上了第三個孩子,這位北京女商人以為自己會被罰款,或是在生育手續上遇到一些麻煩。
Liyan Qi
2020-12-02 11:1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藝文
學者早就說「一胎化不可行」,為何中共仍強推計劃生育政策?「獨生之國」危機曝中國決策機制致命缺陷
揭露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內幕的紀錄片《獨生之國》最近在亞馬遜網站上線。這一危害中國人幾十年的政策至今還在中國實行。其實在這一政策實行之初就有學者提出反對,只是沒有引起決策者重視。中國政府在這方面的決策機制到底存在什麽問題?
自由亞洲電台
2019-11-13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未富先老」將成中國現實!一胎化政策遺毒讓勞動力短缺 高齡化人口如何實現強國夢?
早上9時剛過,中國上海長寧區的社區看護中心已經準備好替老人服務,有人唱著民歌,另1名百歲人瑞則坐在象棋盤旁等著對手。比起設施中一台無人問津的虛擬實境機器,老人們更喜歡在早操時間舒展他們喀喀作響的關節,他們是中國快速老化的前鋒,而劇烈的高齡化已開始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阻礙。
邱舒恬
2019-11-05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女童書包藏142孕婦血液樣本......中國準爸媽為了得知胎兒性別不擇手段,違法偷渡血液到香港檢測DNA
中國自一胎化政策實行以來,人口性別比嚴重失衡。雖然中共官方禁止人民檢驗胎兒性別,也不許攜帶人類血液出境,但低生育率及重男輕女觀念,讓越來越多中國家長甘冒犯法風險,託人將血液樣本偷渡到香港檢驗機構,進行胎兒性別檢測。在性別鑑定的龐大商機之下,也造就香港醫學產業遊走在職業操守與倫理規範的邊緣。
陳宥喬
2019-10-15 10:0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澤林觀點:萎縮的人口,讓中國來到歷史的轉折點
這是中國當代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2018年,中國的生育率連續第二年下滑。2018年的新出生人口為1523萬人,比前一年減少200萬,是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出生率最低的一年。過去5年裡,年齡在16歲到59歲的勞動力減少了2000萬。按照這樣的速度,到2050年,勞動力將從2011年9.25億人的峰值降至7億人,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退休人員。中國的平均壽命現在就高達77歲,而其平均收入才相當於保加利亞。
德國之聲
2019-04-09 05:50
新聞
兩岸
中國幼稚園新生人數大跌為哪樁?是生不起,還是養不起
中國教育部2月份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幼兒園入園人數同比大幅下降,引發網友對當下年輕人生育意願降低以及幼兒教育成本的討論。
BBC News 中文
2019-03-08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二孩政策」碰壁》托兒所一個月就要2萬2500元! 養孩子太貴,中國夫妻嘆:論錢論體力,都養不起第二胎
為了解決勞動力萎縮和人口老化問題,中國政府從2016年鬆綁「一胎化政策」,推動「全面二孩」政策,鼓勵夫妻生第二胎。然而高昂的教育、醫療費用和層出不窮的毒奶粉、假疫苗新聞,卻讓許多父母卻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刊出的報導訪問到幾名中國的年輕母親,她們感嘆光孩子的托兒所費用就會花掉一個月薪水,龐大經濟壓力讓多數的中產家庭都不願意再生第二胎。
陳苑婷
2019-02-15 21:54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義和團之亂、越戰、達賴喇嘛流亡都在「土豬年」發生 香港風水大師:今年也是暗潮洶湧
在歐洲,豬象徵著富裕,力量和繁殖力。德國俗語「Schweingehabt」字面意思為有豬,也就是說運氣好,交了好運。一種解釋是,在以前,有錢人才可能有豬,吃豬肉。也有解釋說,中世紀的體育賽事中,豬是獎給最後一名的安慰獎,也就是沒做成什麼,還能得到頭豬,因此很幸運。在華人世界裡,豬也是富裕和諧的象徵。
德國之聲
2019-02-04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十年內交出「全球人口最多國家」寶座,2030年人口開始負成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份報告預測,中國總人口在2029年會達14.42億的高峰,2030年開始進入持續的負增長,到2050年減少至13.64億,人口減少或會帶來不利的社會經濟後果。
BBC News 中文
2019-01-07 11:50
新聞
兩岸
財經
中國鼓勵生育 地方提議真金白銀補助
中國開放「全面兩孩」至今,成效不如預期,各地政府紛紛檢討並建議要有獎勵政策。其中,安徽省的兩個地級市直白建議要有「真金白銀的公共投入」,或建議給買房、買車優惠。
中央社
2018-09-26 10:0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