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乾淨能源 文章列表
#
乾淨能源
約 32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內閣改組在即?郭智輝頻被點名不適任 過往勞安爭議一次看
總統賴清德就任將滿1周年,內閣即將改組的消息也不斷傳出,其中,屢屢有爭議言行的崇越科技前董事長、經濟部長郭智輝更是首當其衝,《風傳媒》彙整了郭智輝過去帶領的崇越科技、安永生活、建越科技工程等12項勞權、工程安全等種種問題;其中包含「延長工作時間未依規定加給工資,假日出勤工資未加倍給付」、「對於露天開挖作業垂直深度1.5公尺以上之除氮曝氣池及初沉池,未設擋土支撐」等等缺失。對此,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辦公室主任陳冠安批評,台電員工抗議政府錯誤能源政策造成虧損,引發的民怨讓台電揹鍋,結果郭智輝竟然嗆台電員工看不下去可以離開,這不是慣老闆,什麼才是慣老闆?
戴祺修
2025-05-07 21:09
地方新聞
台北
沃旭能源 900 MW 大彰化風場完工運轉滿周年 台灣離岸風電開發持續向前
國發會設定的國家減碳新目標「2032年減量32±2%」中,離岸風電須達成13.9GW的建置量。然而近期區塊開發進展不如預期,加上全球離岸風電產業面臨諸多挑戰下,台灣綠能發展急需實際成果注入信心。
唐可欣
2025-04-25 14:17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商業
經濟
蔣大巍觀點:綠電不是問題而是轉型契機─從台電虧損看能源政策的結構性挑戰
首先,任何弊案與犯罪行為都絕對無法接受,必須嚴格查辦並加重懲處任何違法者!
蔣大巍
2025-04-04 05:50
新聞
政治
藍白提修法為核電廠延役開綠燈 范雲指一問題仍無解:核能才不是世界趨勢
核三廠二號機即將在今年5月除役,由於換照須在執照屆滿前5年提出申請,因此無法延役,民眾黨團及國民黨立委為此提案修正「核管法」相關法案,擴大換照申請期限。核安會主委陳明真今(31)日表示,若核電廠要延役,核安會無法保證多少時間內能完成審查換照。由於三黨缺乏共識,最後修正案保留送院會協商。
許詠晴
2025-03-31 14:59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民進黨長期培養官員、幕僚受不了離開 經濟部長郭智輝岌岌可危
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以來屢爆失言爭議,近期上廣播節目專訪時,又因為談及台積電與英特爾的合作傳聞時,以「蒙古症」(即唐氏症舊稱)來形容此合資案的狀況,遭到黨內外炮轟。據悉,他的發言不只引起在野黨群起攻之,連民進黨立委也「炸鍋」,有多名立委忍不住直接公開罵人。而據了解,民進黨內已觀察到,郭智輝的官位,恐岌岌可危。
黃信維
2025-03-12 08:10
新聞
國際
當過英國央行總裁的加拿大準總理:自由黨新黨魁卡尼
週日(3月9日),曾任加拿大中央銀行行長的卡尼(MarkCarney)贏得加拿大自由黨內選舉,以85.9%的得票率擊敗前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Freeland)等3位對手,由他接替杜魯道(JustinTrudeau)的黨魁職務,同時也將成為下一任加拿大總理。
德國之聲
2025-03-10 15:02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宜民觀點:廢核,減碳與濕地
2024年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ocietyofWetlandScientists,SWS)年會移師至臺灣舉行,這也是該學會第一次在亞洲舉行年會,SWS成立於1980年,迄今已44年,該會致力推動公民對於濕地的理解,並倡議濕地的保育、保護及恢復,其實,早年我們對於濕地的施政主軸也與該會的宗旨不謀而合,例如保育防風林與維護濕地原來樣貌都與該會的目標一致。
陳宜民
2025-01-29 06:50
VIP
國際
政治
財經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溫故知新 被廢的拜登綠色新政當年花多少錢、川普1.0石化政策對當時世界影響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在就職演說中強調能源政策將有重大轉向。他表示將大規模開採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同時宣布進入「國家能源緊急狀態」,以因應當前的通貨膨脹危機。他並宣告將廢除前任拜登政府推動的環保政策,特別是終結民主黨自2019年推動的「綠色新政」。
黃琴雅
2025-01-22 09: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劉大年觀點:謝幕前的拜登總統
自從去年11月5日川普勝選後,拜登總統仍然非常積極,顯示在1月20日即將卸任前,仍會「做好做滿」,表現無比的企圖心。
劉大年
2025-01-17 0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趙文衡觀點:解放軍步步近逼,因應封鎖須加快腳步
近日,中國在浙江、福建以東一帶空域開設7處空域保留區,對台進行了數十年來最大的軍力展示,並有大量共軍機艦侵擾台海周邊。根據報導,解放軍此次軍事集結是封鎖台灣行動的一環。由解放軍近來幾次軍事行動可看出,中共正在有序的準備對台封鎖的各項步驟。前次舉行的「聯合利劍2024B」演習,針對封鎖台灣港口進行演練。此次除了封鎖外,更強化相應的區域拒止的演練,使得封鎖更接近現實。在此趨勢下,政府須積極應對未來中共可能的封鎖威脅。
趙文衡
2024-12-12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2.0」時代來臨,中國趁機擴大全球影響力!帶頭抵抗氣候變遷,「綠能成功等於習近平的成功」
中國是溫室氣體最大排放國,卻也是全球再生能源領導國家之一,派出近千名代表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強調對綠色能源的全球支持。「川普2.0」時代即將來臨,美國講究自身利益優先,可能考慮退出國際多邊組織,更有利於中國擴大在抵抗氣候變遷的全球領導力。
王秋燕
2024-11-25 14:30
新聞
國際
「英中關係對彼此都很重要!」英相施凱爾試圖拉攏習近平,英媒卻遭中國官員驅趕
11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Starmer)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G20峰會期間舉行了會晤。
德國之聲
2024-11-19 15:0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能源多元勝過電力掌控
美國總統大選揭曉,未來四年,全球政經局勢恐出現天翻地覆的劇烈動盪。可以想見,台灣將面臨各方面的嚴峻挑戰。所幸,過去幾年台灣對內積極自我強化,對外廣結善緣,都讓可能的衝擊降至最低。
吳芥之
2024-11-19 0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風評
風評:談核電與淨零,中研院長醒了賴清德還裝睡
中研院長廖俊智本周在立法院來了一次「真心話大冒險」─對能源政策,他說不能排除核電;對2050年達淨零排放,他說「很困難」。
主筆室
2024-11-16 07:20
新聞
政治
中研院長稱台灣不應排除核電 環團批違法失職:已違反非核家園目標
中研院長廖俊智11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台灣沒有放棄任何乾淨能源的本錢,不應排除核電,並認為提升核電安全技術上可行。環團「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今(12)日回應,我國《環境基本法》第23條規定,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中研院的院長是公職人員,但廖俊智竟公然作出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發言,主張不應排除核電,實在違法失職。台灣地震、颱風頻繁,核災風險高,更沒有本錢發展核電,且我國碳排量只佔全球0.57%,「為減少這麽少的碳排,值得犧牲非核家園社會共識與台灣安全?」
何宇軒
2024-11-12 22:03
新聞
政治
郭智輝如何給黃仁勳100億度綠電?張啓楷獻1計策:也是條出路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日前提及,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回台投資條件為100億度綠電,經濟部長郭智輝秒回「可以給他」,各界質疑可行性。對此,張啓楷今(30)日進一步向郭智輝確認具體作為,並認爲綠電實際不足的情況下,至少要先聯絡黃仁勳,且核能也是一條出路,因爲黃仁勳曾說「核能就是最理想的乾淨能源」。
許詠晴
2024-10-30 13:01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全台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宜蘭開鑽 郭智輝:可成綠能產業新支柱
中央研究院與中油公司今(21)日在宜蘭縣員山鄉開鑽台灣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預計耗時1年半完成。經濟部部長郭智輝表示,台灣實際可開發的深層地熱資源約達10GW,他相信此案若成功,未來將可迅速複製,使地熱成為台灣另一個極具潛力的綠能產業;也同時鼓勵資料中心選址靠近綠能地點,強調這不僅能創造乾淨能源和就業機會,還能促進當地產業發展。
張大任
2024-10-21 17:02
地方新聞
台北
印度微中小企業部來台參訪 聚焦阿波羅電力智慧能源解決方案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日前安排印度微中小企業部代表團參訪「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並走訪智慧能源解決方案龍頭廠商阿波羅電力。此行展現印度對台灣智慧能源技術的高度興趣,凸顯阿波羅電力在綠能市場的領先地位。
唐可欣
2024-10-05 16:09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立院受憲法禁止增支預算原則拘束,退請重編總預案良有以也!
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聯手,於今年9月20日、24日,表決通過將「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含附屬單位預算及綜計表-營業及非營業部分)」及「中央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5期特別預算案」退回程序委員會。朝野論戰不斷[1]。
謝碧珠
2024-10-02 06:10
地方新聞
高雄
266億市政經費退回程委!綠轟藍白「野蠻」藍嗆:「造謠」別用建設情勒高雄
針對藍白兩黨日前將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與前瞻計畫第5期特別預算退回程序委員會,民進黨高雄市議會黨團於今(23)日直批藍白為政治利益無視選民建設需求,「再怎麼野蠻也不該對台灣人民野蠻」;對此,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回嗆民進黨「造謠」偷換概念,別用建設情勒高雄,民進黨政府該編的預算沒編、不該花的卻亂花,退回要求重編剛好而已。
徐炳文
2024-09-23 20:3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