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與俄羅斯關係 文章列表
#
中國與俄羅斯關係
約 6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韋安觀點:重建三大地緣危機新秩序的槓桿與關鍵支點
「和平從來不是承諾的產物,而是交易、妥協、戰略平衡下的結果。」
韋安
2025-04-05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韋安觀點:華盛頓、莫斯科、北京與特拉維夫重建三大地緣危機新秩序
——「秩序不是保障,而是實力的制衡與妥協」。
韋安
2025-04-04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甘願當俎上肉任由美國霸權宰割
美國總統川普已經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話,開始就俄烏戰爭停火談判進行磋商。先前傳出川普已透露會與俄方談及土地、資產劃分,令外界憂心烏克蘭會被美俄瓜分土地或利益,美國在烏克蘭陷入戰爭挫敗困境之際,毫無掩飾地露出其強權掠奪本性,川普以美軍僅存的武力優勢去恫嚇、威脅其他國家就範,他也想併吞格陵蘭、加拿大、巴拿馬運河,哪一天川普若開口欲將台灣納入美國第51州恐怕也不稀奇,川普已經成功掠奪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到美國生產高階晶片,相關晶片產業鏈也被被跟進,賴清德讓台灣以肉飼虎想求得一隅偏安,但川普能讓台灣留得全屍嗎?
王義雄
2025-03-27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烏克蘭的結局將重傷台獨人士
11月29日《中時社論》以「丟包烏克蘭正上演,台灣該醒了」為題,提出一些觀點。這篇社論大概令台獨人士難以忍受。其實不只如此,如果未來的發展正如外界預期,台獨人士恐怕要崩潰了。
王景嚴
2024-12-11 06:10
新聞
國際
軍事
從荷蘭總理到北約新任秘書長:「不沾鍋馬克」將如何帶領歐洲應對新挑戰
周二(10月1日)上午,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舉行了一場權力交接儀式—65歲的史托騰伯格(JensStoltenberg)宣布儀式開始,57歲的呂特(MarkRutte)宣布儀式結束,象徵北約秘書長的職務正式從前者移交給後者。
德國之聲
2024-10-02 12:03
新聞
國際
兩岸
VOA專訪華自強》前國務院中國事務高官獨家解析:台海衝突並非不可避免
2021年到2023年間擔任美國國務院負責中國與台灣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RickWaters)9月19日在華盛頓接受美國之音專訪,就當前美中關係的前景與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
美國之音
2024-09-30 12: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徐全觀點:勿忘中東路硝煙─曾經「抗俄」的國軍
傳統的國軍歷史敘述主線,以東征為開端,接續北伐、剿共、抗戰,直到戡亂保台,輔以滇緬泰寮游擊作戰。但這當中,卻忽略了1929年中東路抗俄戰爭這一非常重要的壯麗篇章。當時與蘇俄作戰的已經不是東北易幟前的奉軍,而是東北易幟之後完成了軍令、政令之統一(哪怕只是形式上的)、在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之下的國軍東北邊防軍。
徐全
2024-08-11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不自量力的北約冀圖東擴亞洲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是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12 個環著北大西洋的國家、於1949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成立的國際組織,簡稱北約,其目的是在美的領導下,聯合西歐國家,對抗蘇聯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這是歐美西方最強大的軍事同盟。
成吉鹿
2024-07-31 05:3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陳秉逵觀點:莫迪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政治意涵
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SCO)近期於哈薩克首府阿斯坦納舉行元首峰會,甫獲連任的印度總理莫迪以國會開議為由,改派外長蘇杰生代表。印度七年前正是在哈薩克擔任輪值主席時加入SCO,莫迪缺席峰會實不尋常,況且國會開議在過去不曾妨礙莫迪出訪。著名學者與觀察家BrahmaChellaney認為此舉顯示印度對SCO已經失去興趣,主要原因是中國在組織內的影響力隨著俄羅斯衰弱而驟增,SCO偏向中俄的立場也讓印度在與西方國家交往時感到為難。
陳秉逵
2024-07-12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經濟
德媒看俄羅斯總統訪問北京:普京不能輸!
《時代周報》寫道,一段時間以來,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遇到障礙,可能是受到西方制裁的制約。俄羅斯銀行和企業數月來則抱怨,中國的商業夥伴以及國家金融機構退還了支付款。
德國之聲
2024-05-18 10:3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全面深化合作夥伴關係!普習會強化中俄軸心,《經濟學人》:兩國關係不是權宜結合
中國對抗美國實力的過程中,俄羅斯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合作夥伴,兩國經濟關係日益緊密,俄羅斯軍隊及中國軍隊的聯合演習也越來越頻繁。俄羅斯總統普京16日至17日訪問中國北京,16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中俄兩國將全面深化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中俄關係不是權宜的結合,兩國友誼在許多領域都達到新高度,而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是否有限目前成為西方密切關注的議題。
廖綉玉
2024-05-17 19:31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這些因素讓賴清德受到政治約束 中國政協委員賈慶國:兩岸關係可能維持不獨不武狀態
關注中國的電子報《漢化》整理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賈慶國近期專訪內容,其中他認為,我國總統當選人、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受到政治約束,對兩岸關係影響有限,而中國會持續推動和平統一,並直言若美國前總統川普勝出,中國會很難理性又務實地和他往來。
簡恒宇
2024-03-24 11: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解析劉建超訪美》俄羅斯、北韓想用武力改變國際秩序 促使拜登、習近平「綁在一起」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對外聯絡部(中聯部)部長劉建超日前訪問美國,外界焦點放在他可能接任外交部長,以及與美國協商台灣局勢,但《日經亞洲》中國分社前社長中澤克二分析表示,北韓是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綁在一起」的因素,也是劉建超訪美的主要原因。
簡恒宇
2024-02-01 18: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徐勉生觀點:賴清德難解台灣外交困境
太平洋邦交國諾魯於本月15日宣布與我國斷交。在賴清德贏得總統大選,不久即將就任之際,諾魯斷交無異是對賴清德一記當頭棒喝。如果賴清德未能記取蔡英文外交挫敗的教訓,未來4年我國的外交工作必將灰頭土臉。
徐勉生
2024-01-25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修補中越「愛恨交織」的關係,習近平對越南展開國事訪問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星期二(12月12日)已抵達越南展開正式訪問,並與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舉行了會面。會晤時預料會有大量的溢美之詞被用於頌揚這兩個共產主義鄰邦之間的歷史友誼。
BBC News 中文
2023-12-13 11:0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金磚國能成為制衡西方的武器嗎?
本周全球焦點在南非,當地舉行規模最大的一次金磚國峰會,已有不少國家表達加入金磚國集團的意願。其中既有中俄威權國家與歐美民主國家的地緣政治對抗,也有富國與窮國的南北抗衡的味道─當然,實際情況更為複雜多變。
呂紹煒
2023-08-23 06:2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彭濤觀點:北約尖銳以對中國─北京與俄羅斯關係的詭異
在維爾紐斯峰會上,北約對中國採取了令人驚訝的明確立場。北約在其最終聲明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明確地反對中國。
彭濤
2023-08-11 07:10
新聞
國際
對抗中國威脅,歐洲想拉攏印度!《經濟學人》:3大障礙讓歐洲碰壁
中國的擴張野心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產生許多預料之外的後果,侵略性獨裁統治新時代的其中一個顯著副作用就是西方試圖拉近與印度的距離,包括美國及歐盟。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歐盟與印度拉近距離時面臨3個障礙,而美國拉近與印度關係較成功。
廖綉玉
2023-08-05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不激怒中國、俄羅斯情況下與美國親近 蒙古談成直航吸引美國投資礦產
「美國不只是貿易鄰居,更是蒙古市場經濟和民主價值的北極星」,正在美國訪問的蒙古總理奧雲額爾登強調,「我們有我們的地緣政治緊張......但我有信心我們2個鄰國(中國和俄羅斯)會繼續尊重我們的選擇,以及我們正在發展的夥伴關係」。
簡恒宇
2023-08-05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拉脫維亞學者:中國與中東歐的「16+1」合作,目前已淪為「殭屍機制」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所謂的「16+1」合作機制一度被中國視為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成功實踐,但是在立陶宛2021年退出了這一機制後,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也退出了。地區一位中國問題專家說,這一機制目前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並分析了波羅的海國家先加入後又退出這一機制的原因。
美國之音
2023-07-21 14:34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