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皇帝 文章列表
#
中國皇帝
約 15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教育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古代沒有鋼筋水泥,為何萬里長城能百年不倒?專家揭秘穩固的背後真相
長城是中國古代為了防禦外敵入侵而修築的軍事防禦工事,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長城進行修繕與擴建,到萬曆帝的200多年間,長城經過20次大規模修建,不過,古代沒有鋼筋水泥,這座明長城卻能歷經600年不倒,對此,專家揭露穩固的關鍵在於當時的工匠使用了「糯米砂漿」,可說是比水泥還牢固。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30 14:36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布洛薩專文:獨立事實與主權幻想─台獨論述如何說不通
2024年5月20號上任的台灣新總統賴清德不厭其煩地唱一段小調:由現在起,不需要隆重宣佈台灣獨立了,畢竟中華民國已經是獨立國家,所以是主權國家。台灣既然已經獨立成一個主權,無所謂宣不宣布。這個說法在上一任總統蔡英文任期已經出現,但賴清德把它鑄成國家官方綱領。
布洛薩(Alain Brossat)
2025-03-28 07:1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孫中山逝世百周年─永遠不失影響力的兩岸近代之父
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他在中華民國控制下的台澎金馬地區是國父,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大陸地區則是「革命先行者」。名稱看起來雖然不同,卻具有相似的正面意義,這使得孫中山成為少數甚至可能是唯一同時獲得台北及北京領導人敬仰的近代中國歷史人物。當然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到兩岸的架構之外,他在海外華人心中的影響同樣是無遠弗屆。
許劍虹
2025-03-09 07:20
風生活
理財
世界
荷蘭土地不到韓國的一半,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全靠1關鍵大賺錢
當人們想到荷蘭時,首先想到的是「農業」,這是因為荷蘭作為風車之國和以鬱金香為代表的園藝強國的形象非常強烈。近年來,荷蘭也被譽為國家領先的智慧農場技術,這在統計學上是正確的,因為其為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然而,如果你仔細觀察荷蘭的內部運作結構,你可能會對「農業國家」這個詞存疑。事實上,形容荷蘭的最佳用詞是「商人之國」。
商周出版
2024-11-29 08:52
新聞
國際
兩岸
川普與習近平的「愛」已變質,他們還能修復關係嗎?北京市民這麼看
北京天壇被紅牆碧瓦所環繞,旁邊的一個體育公園裡,一群退休老人正在鍛鍊身體。
BBC News 中文
2024-11-23 08:50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陳芯凝觀點:明朝皇帝名字藏「五行」,兩岸民眾取名爆款有哪些?
中共紅三代薄瓜瓜娶台灣宜蘭望族第三代許惠瑜為妻的新聞,這幾天引來不少吃瓜民眾,除了薄瓜瓜雄厚的家世背景,很多人對他的名字特別感興趣。其實對中國大陸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共紅二代、紅三代很多人名字用疊字,似乎成了這個圈子特有的文化。
陳芯凝
2024-11-23 05:5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世紀之交的政治解方─他讓「帝國儒學」更加明確:《半透明鏡》選摘(5)
在「中國」的範疇內,非漢人的自我認同的演進,引發中國民族主義者的概念危機,無論其自身信奉的意識形態為何。在世紀之交將自己定位成立憲派的人,主要是康有為與梁啟超二人,其無法苟同章炳麟對未來中國國家中非漢人的排他立場;而雖然孫逸仙早期身為民族主義領袖之時,一度同情排他主義的觀點,但地緣政治因素最終促使其接受章炳麟所厭惡的那種妥協。
柯嬌燕
2024-10-15 0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梵關係:回顧天主教對華交流史,教廷和北京是否越走越近?
2024年9月,梵蒂岡城邦(VaticanCity)元首,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Francis)出訪東南亞四國。9月13日,在從新加坡返回羅馬的飛機上,教宗向隨行記者們再次表達訪問中國的意願,並稱對教廷與北京就續簽有關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的對話進展感到滿意。
BBC News 中文
2024-09-14 17:35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台灣、印度不對拜登表現打分數,部分盟邦擔憂國際局勢走向
美國總統拜登和潛在對手、前總統川普6月27日的辯論,拜登的表現讓原本就擔心川普回鍋的歐洲盟邦敲響警鐘,而《外交政策》2日指出,台灣也避免表態,我國駐美代表俞大㵢強調,美台關係是「跨黨派且跨兩院」,不論誰在11月總統大選勝出,此關係都會繼續成長。
簡恒宇
2024-07-03 13: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蔡振家觀點:金庸武俠小說中的詐騙與權位之爭
近年來,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幾乎成為生活的常態。在虛構的武俠世界裡,詐騙同樣是重要的敘事環節,甚至成為塑造人物性格的有力工具。縱覽金庸(查良鏞)的創作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詐騙行為的描繪由淺入深,創作技法也漸趨圓熟。
蔡振家
2024-05-16 05:5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陳芯凝觀點:8000萬明永樂瓷瓶遭竊後追回,明成祖顯靈相助?
媒體報導,2019年瑞士「鮑氏遠東藝術館」中國明代瓷器失竊案,主嫌犯英國兄弟日前被判刑三年半,被竊的包括估值達200萬英鎊(約8000萬台幣)的「明永樂甜白玉壺春瓶」已經追回。我查了一下台北故宮的典藏資料,只檢索出一件永樂甜白玉壺春瓶,故宮的資料也說明此器「極為珍稀」,另有一件是在土耳其托普卡普宮殿博物館(TopkapiSarayMuseum)、口沿鑲嵌金扣當作飲器使用的作品,零星幾件藏於民間。如此珍稀之物,再加上我對明成祖永樂帝的欣賞、對素雅瓷器的喜愛,感覺它的市場價值被低估了!
陳芯凝
2024-03-17 05:50
評論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胡川安專文:如何理解中國皇帝?
如果我們思考中國歷史,要舉出其中幾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關鍵字,「皇帝」一定會是其中一個。所有的人都能夠舉出幾個皇帝的故事,有些人或許著迷於宮廷鬥爭的影視,成天追劇,欲罷不能。作為一個歷史學者,最常被問的就是:那些電視劇演的是真的嗎?
胡川安
2024-02-13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文化
藍金黃、養套殺,宮廟共產黨化....媽祖成了中國拉攏台灣的統戰女神?
嚴格貫徹「無神論」、闢除「迷信」、摧毀寺廟的中國共產黨,如何建構「媽祖」神話,賦予媽祖「統戰」、「一帶一路」等工具性角色?中國又如何運用這一角色吸引台灣媽祖信徒,使他們絡繹不絕跟隨媽祖腳蹤,返中「尋根」?
自由亞洲電台
2024-01-10 21:30
VIP
國際
歷史
大國博弈
位置利於太空觀測、海床藏有稀土元素 這個島嶼會是法國印太戰略基石
由於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都有領地,法國強調自身為印太國家,而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訪問學者米爾希撰文指出,無人居住的克利珀頓所在位置是太空觀測理想地點,其海域有大量鮪魚,海床更藏有金屬元素結殼,會是法國「印太戰略」的基點。
簡恒宇
2023-12-31 11:0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歷史
專欄
許詠翔觀點:顧炎武寫〈廉恥〉,然後明王朝就死掉了
日前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批評108課綱刪除了包括顧炎武的〈廉恥〉,是「無恥課綱」。有趣的是,收錄〈廉恥〉的《日知錄》是顧炎武從明王朝末年開始撰寫,直到清王朝成立後才出版。至於〈廉恥〉這一篇到底是明王朝滅亡前還是滅亡後才寫,筆者沒有特別去考據,但很明顯的是,一篇文章跟本沒有改變一個王朝興衰的能力──沒有〈廉恥〉明王朝照樣能興起,有了〈廉恥〉也阻止不了明王朝滅亡。
許詠翔
2023-12-31 06:2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比皇帝權力還大的諸葛亮擁有多少財產?起底宰相實際薪資收入,巨額遺產全落入這些人手中
編按:身為一國宰相,諸葛亮生前擁有巨額財富,除了固定俸祿之外,還有賞賜與不動產,不過這些錢最後都去哪裡了呢?作者從歷史文獻整理出這三大收入來源的數字,帶你看諸葛亮的財產總額究竟有多少!
時報出版
2023-12-22 11:16
風生活
風歷史
世界
文化
第一次做愛不是跟皇后,也不是嬪妃!古代皇帝的初夜是被「這些人」奪走
古代封建社會,傳宗接代對政權的延續至關重要,因此皇帝擁有龐大的後宮,正是為了擁有增加子嗣的機會。然而,皇帝的「初夜」往往並非與他心愛的皇后共度,而是宮女或奶娘。
王若桐
2023-12-17 14:49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為何清朝許多皇子公主都夭折?不是因為生病,學者揭3大原因,難怪一堆皇帝會絕後
在中國清朝的宮鬥劇中,常出現許多后妃為求上位,而陷害其他后妃與皇子的橋段,但這其實皆僅是戲劇效果,在歷史上並無記載,非史實。不過清朝皇子的死亡率真的很高,而為何大清帝國的皇帝們會出現子女早夭,甚至絕後的情形?一般有3種推論。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1-16 16:37
新聞
國際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解碼衰老——科學家如何讓人類活得更久
執著於衰老課題的科學家們正在勾勒人體隨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的路線圖,希望它能指引我們找到讓人類活得更長久、更健康的療法。
華爾街日報
2023-10-20 11:3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中國走出自己的路─沒有合意統治傳統,不表示沒有問責觀念:《民主的擂台》選摘(3)
早期民主得以順利存續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還沒有中央政府能夠強加外力。現代民主沒有這個條件,現代人每天一睜開眼,就得遵守中央官僚各種強而有力的規定。要如何在這種狀態下將權力還給人民,是現代民主的大問題。
大衛.史塔薩瓦吉(David Stasavage)
2023-09-11 05:10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