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共武力犯台 文章列表
#
中共武力犯台
約 24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林金順觀點:用極而絕,雖勝必蹶─冷眼看以、美極絕戰略與賴政府戰道之偏失
自古為政之道,都依「世道法則」而行,自然法則貴在均衡不偏,守中不極,乃能持衡與持久不絕,以色列對巴國的種族滅絕,以及美國稱霸百年而驟衰,就是違逆此一法則,足以做為民進黨當前執政之鑑誡。
林金順
2025-05-11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徐勉生觀點:脫中入北就是一場騙局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介民不久前在民進黨中常會提出「脫中入北」構想,獲得賴清德的高度讚賞。「脫中入北」可望成為民進黨當前的工作主軸。
徐勉生
2025-05-02 06:40
新聞
政治
軍事
賴清德危險?國安局曝共軍「斬首行動」態樣 特勤每半年實施安全查核
近期共諜案連環爆,國民黨立委黃仁今(23)日於立法院質詢時詢問,特勤人員是正、副元首的貼身侍衛,也是最能準確掌握並、副元首行蹤習性的人員絕對是中共積極吸收的對象,國安局面對「斬首行動」掌握的做法有哪些?國安局副局長黃明昭回應,狀況是以內應的方式來發起斬首行動,而納編正、副總統之特勤人員每半年實施忠誠測謊。
張曜麟
2025-04-23 10:53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民進黨的「言論自由」—威權來塑造的台灣建國之路
鄭南榕遺孀葉菊蘭近來提到:「沒有獨立主權的國家,談什麼言論自由?」。
許正豪
2025-04-13 06:00
新聞
政治
中共2027將大舉攻台?沈明室點出3大危機:兩棲作戰兵力至少得增10倍
近來兩岸緊張關係升溫,中國對台軍演不斷,日前外媒曝光中共攻台可能採取打擊、封鎖、切斷貿易和癱瘓網路四步驟,對此,前國防院國安所所長沈明室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中表示,中共對台行動不止四步驟,但解放軍尚未具備武力犯台的能力,中國現在採用分化台灣內部的策略,降低台灣抵抗力,硬的不行,來軟的。
周幸容
2025-03-30 20: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說「我愛祖國」被記過,若說「我愛台獨」會被記功嗎?
最近發生桃園中壢警分局警備隊葉姓警員在抖音以「凌雲小當歸」之名說:「我是中國人,我愛祖國」等內容,桃園市警察局督察室18日公布懲處記過一次。同時,陸配網紅亞亞在台灣被移民署認定鼓吹武統言論,成為史上第一人,被廢止「在台灣的依親居留許可」,10天內必須離境,引起社會議論。今天在台灣說「我是中國人,我愛祖國」,會被政府記過與批判;若說「我不是中國人,我愛台獨」就會被記功與表揚嗎?
謝國榮
2025-03-23 06:10
新聞
政治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相信美軍會協防大增9.4個百分點 游盈隆曝台人態度轉變:不受美烏交惡影響
美國川普總統的第二個任期,讓世界局勢已發生前所未見的劇烈變化,而台海狀況也持續動盪不安。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進行民調詢問民眾,若中國出兵攻打台灣,是否相信美國會出兵協防台灣,結果發現3成9民眾相信美國會出兵協防,但超過半數民眾不相信。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如果中國武力犯台,過半數台灣人不相信美國會出兵協防台灣。
陳明遠
2025-03-18 09: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徐勉生觀點:美國是否棄台誰說了算?
旅美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鄧聿文日前在《德國之聲》發表大作「川普不會出賣台灣」的七個理由,並一一加以說明。此文刊出後,引起正反兩面的回應。
徐勉生
2025-03-11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徐勉生觀點:靠台積電護國是政府之恥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月3日在美國白宮會見川普總統,並當眾宣布台積電在原先承諾的650億美元之外,將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及1座研發中心,總投資金額為1650億美元。
徐勉生
2025-03-09 06: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徐勉生觀點:「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噩夢恐將成真?
《風傳媒》2月26日的「風評」以:川普讓烏克蘭變菜單,下一餐是台灣?為標題,藉烏克蘭的處境,評析「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可能性。此文獲得廣大迴響,不但點閱人次迅速破萬,也有論者撰文呼應,提醒賴清德不要走澤倫斯基的老路。
徐勉生
2025-03-04 06:5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李志堯觀點:中共對台軍演,超前部署「局部戰爭」
共軍每次的軍事演習都有其戰略意涵,「1996年台海危機」的共軍演習,對台灣的影響應是:中共武力犯台的內涵已經從「能不能」到「要不要」,從「會不會」到「要如何」的層次。換言之,在這場危機爆發之前,對台灣而言,坊間皆認為中共無力犯台,但是共軍對台試射彈道飛彈的舉動,卻造成台灣內部相當程度的震撼;對中共來說,雖然藉著彈道飛彈的數次試射,暴露出台灣無力反飛彈之國防漏洞,唯因共軍當時尚未建立足以侵台的兩棲部隊與後勤力量,以致其攻台戰役的戰術規劃無從有效發揮。
李志堯
2025-02-13 06:20
新聞
政治
共諜案暴增!2024年28位現役軍人遭起訴 國安局揭中共滲透5管道、4手法
中共持續運用多元管道及手法,對我各界進行滲透,吸收國人協力發展組織,或取得我政府機敏資訊。為讓國人瞭解中共對我滲透模式,國安局近期完成「共諜案滲透手法分析」報告,揭露中共對我5大管道及4種手法。
張曜麟
2025-01-12 11:33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韋安觀點:習近平權力還穩嗎?北京真會武力犯台嗎?
前一兩個月,常不時在YouTube上,看到劉寶傑《關鍵時刻》,談論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權力穩定性問題。原來不以為意,當成是找話題拚流量的「節目效果」,不過最近感覺北京可能真的「出事了」。
韋安
2024-12-26 0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葉日武觀點:台獨「鎮魔咒」的虛妄
獨派有許多咒語,大規模念唱之下足以壓制甚或消滅敵人,其中最常用的是「驅邪鎮魔系」,咒語內容包括自由民主和台灣主權獨立等等。若決意殺傷甚或消滅敵人,就會進一步念唱出「殺妖誅魔系」的咒語,例如台奸、中共代言人、國台辦代理人等等。
葉日武
2024-12-14 06:3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康正果專文:蓬萊日日催絃管,奏向人間是怨音─余英時三首詩作讀解
余英時一九八七年離開耶魯,應聘去普林斯頓大學前,曾賦詩一首,寫成一條幅留別孫康宜教授夫婦。據我多次去他們住所所見,那條幅一直掛在孫教授的書房內。
康正果
2024-12-01 05: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VIP
大國博弈
中共為何放棄武力犯台?沈志華曝「這1項因素」扭轉:美國考慮幹掉蔣介石的多種計謀
俄烏戰爭、中東戰火後,台灣海峽被視為潛在的國際火藥庫,美國智庫模擬許多中共武力犯台的兵推,中共對台政策思維回到毛澤東的「解放台灣」戰略。冷戰史研究權威、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沈志華梳理史料指出,毛澤東最終未能完成統一台灣的宏圖大業,直接和表面的原因是朝鮮戰爭(韓戰)爆發,但另有其深層原因和問題本質——為什麼1950年中共放棄武力攻台的計劃?
林庭瑤
2024-11-28 08:00
新聞
政治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川普重返白宮!逾4成台人不樂見 高達57%不信會派兵協防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重返白宮,而川普曾在競選期間喊話要向台灣收保護費,更直言台灣偷走晶片業務,台灣人對於川普當選是什麼感覺?台灣民意基金會進行民調,在台灣人中,僅有3成欣賞川普、4成8不欣賞,多數人不樂見川普當選。如果中共武力犯台,僅3成的人相信川普政府會派兵協防台灣,高達5成7不認為川普政府會幫忙,不相信者創下新高。
張庭維
2024-11-19 13:17
新聞
政治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給嗎?川普要台灣付保護費 年輕人和「這群人」多數ok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Trump)將重返白宮,選前接受彭博專訪時一席「台灣應支付美國防衛的費用」引發熱議。《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對於保護費一說,有近4成台灣人表示同意,但不認同者超過半數,多數國人對此說法並不買單,突顯「保護費」問題可能成為未來4年美台關係新變數,並進一步牽動台灣內部政局及兩岸關係的演變。
李瑋萱
2024-11-15 09:27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俞劍鴻觀點:逆反式的螃蟹和青蛙─汪精衛、鄧小平、習近平和賴清德
就逆反式這個概念,我首次在暢銷的《一九九五閏八月:中共武力犯台世紀大預言/TDayTheWarningofTaiwanStraitWar》(簡稱《1995閏八月》)看到。那本專書的作者從他在國民政府軍隊服務的父親得知中國共產黨完全具有一種逆反式思考。
俞劍鴻
2024-11-02 06:30
新聞
政治
軍事
坦言Oneweb低軌衛星「頻寬不夠國軍用!」 顧立雄:已有備援手段
為防範中共武力犯台,目前正積極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其中在通訊韌性部分,數發部去年啟動2年期的「應變或戰時應用新興科技強化通訊網路數位韌性驗證計畫」,透過低軌衛星與中軌衛星等非同步衛星,在國內外共773個點位進行測試,確保台灣軍政指揮系統緊急狀況下仍具備通訊能力。國民黨立委陳永康關切低軌衛星Oneweb是否有足夠的頻寬可供軍方使用,國防部長顧立雄今(23)日坦言,依照作戰需求,Oneweb頻寬是不夠,但已經有相關備援手段。
張曜麟
2024-10-23 10: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