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不讓台灣有事 文章列表
#
不讓台灣有事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布洛薩專文:獨立事實與主權幻想─台獨論述如何說不通
2024年5月20號上任的台灣新總統賴清德不厭其煩地唱一段小調:由現在起,不需要隆重宣佈台灣獨立了,畢竟中華民國已經是獨立國家,所以是主權國家。台灣既然已經獨立成一個主權,無所謂宣不宣布。這個說法在上一任總統蔡英文任期已經出現,但賴清德把它鑄成國家官方綱領。
布洛薩(Alain Brossat)
2025-03-28 07:1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台灣有事,日本搞事?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句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卸任後創造出來的政治術語,在台灣社會可說是人人琅琅上口,政治人物將之做為與日本協同「抗中」的動員號召,台灣民眾則把它當作一道保平安的護身符。最近看了一位久居日本的台灣YouTuber節目,他訪問了選擇到熊本工作台積電前員工,受訪對象就說他正是受了「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之鼓舞,因此決定赴日發展。
張鈞凱
2024-07-22 06: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弘安觀點:反介入要和平─台琉命運共同體的警示
本文摘要:前有阿富汗悲慘結局,現有烏克蘭的現世報,震撼了美國與北約歐盟及亞太夥伴;台琉命運共同體感同身受,台灣與琉球將安全託付給美國須有所警惕,以避免阿富汗效應,烏克蘭慘況在臺灣與琉球地區重現。
弘安
2023-09-09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弘安觀點:中美備戰2025─台灣問題成台海衝突導火索
大陸近來爆紅了一首歌曲「羅剎海市」,刀郎歌詞中暗酸那些位居高位的人:「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
弘安
2023-08-19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陳昭南專欄:中共一旦侵略台灣,極可能被視為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一直以來,除了台海危機以及釣魚台主權歸屬的日中爭執之外,中國在南海也與多個東南亞國家有主權糾紛。
陳昭南
2023-05-06 15: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張經緯觀點:外交部對美國表示「誠摯感謝」的愚昧及天真
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9月18日接受CBS電視專訪時表示,若台海發生「前所未有的攻擊」(unprecedentedattack),美軍將出兵協防台灣。即使事後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趕緊澄清該言論並非反映華府有任何政策改變。台灣外交部19日還是立即表示,「誠摯感謝」拜登再度重申「美國政府對台灣堅若磐石的安全承諾」,展現了對台灣安全的高度重視與堅定支持。
張經緯
2022-09-29 13:50
國際
軍事
日本前防衛大臣談「台灣有事」:若不讓台灣加入美日軍演,這些演練根本沒意義
台灣會是「下一個烏克蘭」嗎?台灣如果遭到中國攻擊,美國與日本會出兵協防嗎?《東洋經濟》日前專訪前防衛大臣森本敏,談及對於「台灣有事」的思考與應對。《東洋經濟》指出,位於「美中對立最前線」距離日本與那國島僅有110公里,「台灣有事」並非單純的他國事務,而是與日本安全息息相關。森本敏則強調,日本與美國勢必會被捲入兩岸戰事,他主張台灣應該加入美日針對「台灣有事」舉行的相關演習,否則這些演練根本毫無意義。
李忠謙
2022-06-15 03: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黃維幸觀點:台灣將擁有核子彈?!
此期美國的權威「外交期刊」(FOREIGNAFFAIRS(01/02/2022))有幾位專家重新預測未來十年內台灣有可能擁有核武。1988年由於張憲義叛逃,使據說在一兩年就可實際生產的台灣原子彈計劃胎死腹中。當時是否真能實現固為歷史懸案,計劃確實一度(或許還是)存在。以下重刊的分析(「假如台灣擁有原子彈」)原載1977年7月香港廣角鏡58期(見附錄)。除了修改一點明顯的文字錯誤之外,原文內容未動。問題的本質雖然未變,新增的因素和環境的變化,使得問題的復雜與嚴重加劇,我們應該關注。
黃維幸
2021-12-22 07:10
VIP
國際
軍事
新新聞
美軍兵推總是輸老共,台灣凶多吉少?松田康博:這是誤解兵推用意,解放軍連台灣離島都不敢打
整場兵棋推演歷經三小時,當最後一步棋下完,有如地圖的棋盤顯示美軍落敗,這是五角大廈所核定的兵棋推演史上的第一次。往後幾年,五角大廈又進行了二十次類似的兵棋推演....每次只要中方祭出殺手鐧,中國就能反敗為勝。從這些模擬演練得到的教訓,是歐巴馬政府採取「亞洲再平衡」戰略的主要因素。
李忠謙
2021-08-28 18:52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觀點
鄧鴻源觀點:看看德國與以色列,再想想台灣
文化部長鄭麗君22日出席資深藝人春節餐會,卻遭資深藝人鄭惠中突然出手賞鄭麗君一巴掌,引發眾人不平。鄭惠中這一巴掌,到底其問題出在哪裡?
鄧鴻源
2019-01-27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