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安觀點:中美備戰2025─台灣問題成台海衝突導火索

拜登政府反對兩黨議員提出的新《臺灣政策法案》。文件規定撥款45億美元向臺灣提供軍事援助,賦予臺灣「北約以外美國最大盟友」的地位,摒棄長期以來的「戰略不確定性」政策。美媒報導,白宮認為該法案與拜登的外交努力背道而馳。(圖為共軍自行火箭炮射擊演練/中國軍網)

大陸近來爆紅了一首歌曲「羅剎海市」,刀郎歌詞中暗酸那些位居高位的人:「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

中美交鋒升級,台海兵凶戰危,台灣成為地球上最危險地區。正如「羅剎海市」歌詞中:「他見這羅剎國裡常顛倒,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台灣島的「馬戶又鳥」可一點都不少;對照現今台灣當局獨派份子總愛聽那「倚美抗中」的賣台論調,更引來美、日外部勢力勾連。但美國只想要不停的拱火,將台灣推上火藥桶、地雷島,何其悲哉!

但美國的精英們非常清楚地認識到了中國的崛起,對其利益的潛在威脅。因此,他們明確表示可以通過發動戰爭,以遏止中國的崛起。美國這幾年更加變本加厲,明顯是將台灣變成烏克蘭,強迫打代理人戰爭。筆者提醒台灣當局應立即回到「九二共識」的基礎,恢復兩岸溝通的渠道,才能尋求未來和平共存的契機!

2025年中美都在為開戰做準備,誰又不給台灣和平機會!?台灣未來由誰決定,台灣問題成為中美之間台海戰爭的導火索!?綜合相關情資分析如後。

2025年為何中美都在為戰爭做準備?

蔡英文過境美國會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返台後,解放軍東部戰區隨即宣布,自4月8日至10日一連三天在台灣海峽和台灣北部、南部與台灣本島以東海空域,組織環台「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取自人民網環台軍演視頻截圖)
蔡英文過境美國會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返台後,解放軍東部戰區隨即宣布,自4月8日至10日一連三天在台灣海峽和台灣北部、南部與台灣本島以東海空域,組織環台「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取自人民網環台軍演視頻截圖)

中美關係發展到今天,競爭態勢逐步激烈,有利益深度融合,有脱鈎,有合作,有貿易戰,有意識形態鬥爭,複雜多變。如果把近期一段時間裡,美國在政治外交、國際經貿及軍事三大領域的動態放到一起看,會有令人背脊發涼的發現。在針對中國的這事上,美國不遺餘力,美國高官頻頻訪華之後,善意還沒有維持1秒,真面目完全都流露出來了。如今無論是美國政界,還是軍界,媒體界等都視中國為大敵。為何有「2025年中美都在為戰爭準備」,此種言論主要有下列因素促成:

一、美國《國防授權法》 同意增加對台軍援額度

眾議院2022年12月8日(星期四)以350票贊成、8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2023財政年度的《國防授權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簡稱NDAA)最終協調版,這項國防授權法案耗資近8,580億美元,較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提出的預算增加450億美元,相比前一財年的授權額度調高800億美元。

當中有關台灣方面,包括在5年內向台灣提供100億美元軍援,以及協助解決美國對台軍售延宕問題,又呼籲邀請台灣參加2024年環太軍演(呼隴台灣?)。法案主要聚焦為美國軍隊提供更多資源,同時目標在國際領域抗衡中國及俄羅斯構成的挑戰。法案轉交白宮審理,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後即告生效。授權法案只訂立開支項目,最後撥款金額須視後續法案而定。 (相關報導: 趙春山觀點:俄烏戰爭沒完沒了,美國不耐了! 更多文章

值得關注的,新財年的《國防授權法》罕見的大篇幅涵蓋,涉及協助台灣發展軍事防衛能力的內容。如《強化台灣韌性法》將通過首次為台灣制定具體的國防現代化計劃,大大加強美國與台灣的防務夥伴關係。法案指出,如果國務卿核實台灣增加自身的國防預算,法案將授權美國從2023年至2027年,每年對台灣提供達20億美元,五年共高達100億美元的軍事財政援助。法案還將包括一項新的「外國軍事貸款」擔保授權和其他措施,加快台灣武器採購速度,並制定訓練計劃提升台灣防衛能力,對台灣實施更具彈性的戰略,來為真正的戰爭威懾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