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不受教 文章列表
#
不受教
約 18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簡錫堦觀點:解決兒童貧困,避免世襲貧窮
世襲貧窮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病灶,貧困家庭造成下一代也是貧窮的現象,使得「富者恆富、窮者恆窮」的現象幾成現代的規律,日本社會稱為「貧困惡循環」或「已開發國家陷阱」。常見國內外社會學者為文探討,證實其導因於「資源不公平及分配不均」,剝奪了貧窮孩子的機會,所造成的惡果。
簡錫堦
2025-05-01 06:30
風生活
即時
台中
清水高中廁所淪陷!大甲媽遶境驚爆「屎尿轟炸」 學生怒吼:把媽祖的臉都丟光了
大甲媽遶境於12日、13日經過清水,然而,卻有學生在臉書社團發文,指控校內廁所在遶境期間遭香客嚴重污染,怒斥「是第一次上廁所?還是沒人教你怎麼上廁所」,而隨即引發關注。
黃卓霖
2025-04-16 12:01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教師被當作工具和過街老鼠:是可忍孰不可忍?
長久以來,各級學校教師扮演著社會中堅的角色。即使在時局艱困的過去,教師的薪資微薄、物質生活窘困,但他們仍然秉持師道,堅守崗位,孜孜不倦,從事百年樹人的工作。換來的是社會大眾對教師的尊重。
諄筆群
2025-03-31 05: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友善校園計畫」的核心理念是人權
「友善」一詞近年廣受臺灣行政部門所使用,以其表示友愛和善的包容與協助。比如:臺北市觀光局推廣「友善城市形象」,提供外語友善、無障礙友善、性別友善……等服務;高雄市社會局亦針對高齡長者提供「高齡友善資訊專區」,提供長照服務、津貼補助等相關資訊;臺中市農業局亦推行「友善動物空間」、建設局「友善樹木空間」等活動。藉由活動辦理以宣揚、確保不同主體在環境中的生存權,以及須受尊重的權利。然而,最早將「友善」一詞納入政策名稱的行政部門,應是教育部,其於民國93年發布了「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
諄筆群
2025-03-24 05:50
風生活
即時
企業最愛私校1新規害慘師生!學生憂求職受阻「拉人湊課」教團轟:省錢省到這樣?
曾被譽為「企業最愛唯一私校」的世新大學自113學年度起,將選修課開課人數門檻調升到至少30人選修才開課,此舉引發學生與教師不滿,許多學生擔憂課程因選課人數不足而被停開,影響學習規劃,甚至可能導致畢業延後,更有部分學生開始在社群平台「拉人湊課」,希望能夠達到開課標準,避免課程被迫取消。
王宇薇
2025-02-27 13:42
風生活
財經
風書房
美國有錢人都怎麼生活?社會底層保母親身經歷:拿愛馬仕接小孩、一家至少生3胎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其實從生育子女數量,往往也能看出社經地位的區別;《我在億萬豪宅當保母》作者就提到,手拿愛馬仕接小孩的美國上流社會人士,一家往往生育至少3個子女,而且全都能供給他們就讀私立名校,這點就和一般人極為不同。以下為精彩書摘。
先覺出版
2025-02-05 11:44
新聞
國際
兩岸
專訪》黎智英關4年出庭自辯 特助:英國該救自己的公民,樂見川普就任後出手協助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11月20日起為涉入的《港區國安法》出庭辯論。黎智英被國際社會視為「香港民主倡議者」,要求無條件釋放黎智英的輿論持續擴大。曾擔任黎智英特助的馬克賽門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黎智英是英國公民,英國要想辦法營救,若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肯提供協助,我樂見其成。」
王秋燕
2024-11-23 09: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政客多的是精神分裂兩面人
訴訟「偵查不公開」到底是名詞還是形容詞,恰如筆者母校空中大學,若是名詞則好,表示頒發的學士文憑貨真價實,若形容詞就表示教學內涵「空空如也」!至少很清楚一件事,偵查不公開約束力不及於檢察官與特殊綠媒,檢方不服氣的話可以公開辯論暨對質,筆者幾件親身經歷,足以說明司法機關與準司法機關監察院,執行正義防線的能力與公信力日漸式微。
呂蓬仁
2024-11-11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日本男童在深圳遭中國人砍死,引發微博論戰:這是仇日「養蠱」釀的禍?
18日,一名10歲日本男孩在中國深圳上學途中被一名44歲中國男子刺殺的消息披露後,在中國,有人表示震驚和憤怒,也有人認為這是日本侵華戰爭罪行的「因果報應」,不予同情,有人認為這是中國政府長期仇日宣傳導致的不可避免的後果。
美國之音
2024-09-20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梵關係:回顧天主教對華交流史,教廷和北京是否越走越近?
2024年9月,梵蒂岡城邦(VaticanCity)元首,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Francis)出訪東南亞四國。9月13日,在從新加坡返回羅馬的飛機上,教宗向隨行記者們再次表達訪問中國的意願,並稱對教廷與北京就續簽有關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的對話進展感到滿意。
BBC News 中文
2024-09-14 17:35
財經
風書房
經濟
為什麼波士頓是全美國最重要的學術城市?400年前的移民,就讓這裡所有小孩都上學
我們想讓你知道:美國東北部又被稱為新英格蘭地區,最早來到這裡的英國移民攜家帶眷,成員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遠超過其他地區移民;他們特別反對母國數百年來累積的貴族階級政治,加上受到喀爾文教派思想洗禮,每個城鎮、社區都強調所有人都應為實踐共同的宗教理想努力。這種整齊思想、嚴格執行的社會秩序,使得名校如林的波士頓建城不久就成為整個北美洲的學術研究中心,至今數百年地位仍屹立不搖。
八旗文化
2024-09-01 08:20
新聞
政治
國內
「擁抱伴隨著下半身蠕動!」台大頻傳狼師案,學生被逼重寫論文 監委開噹了
「我不過就是個學生,我只想好好念書,不想要公開痛苦的回憶、不想站在這裡,希望台大能夠還給我、還給受害者真正的正義……」去(2023)年8月份,台大多起性騷擾事件受害人在學生會性別工作坊、立委范雲等陪伴下召開記者會,揭發校園狼師頻傳、校方卻多件認定「不成立性騷擾」、甚至有學生被迫重寫論文延畢等狀況。
謝孟穎
2024-07-12 13:24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文化
唯獨聖經─開啟宗教改革的驚天一呼:《失落的聖典》選摘
到了十六世紀初,歐洲人已清楚看出自己的社會正發生重大改變。他們發現新大陸;他們以無與倫比的精準探索宇宙的奧祕;拜新技術之賜,他們在繪畫和雕刻上成就非凡,傳達自身觀點的能力遠非前人能及。聖經學者賈諾佐.馬內蒂(GianozzoManetti)深信人類已發展到崇高狀態:
凱倫.阿姆斯壯. Karen Armstrong.
2024-03-18 05:10
風生活
世界
拿綠卡有什麼好處、怎麼移民美國?5種職業的人有優先資格
編按:為什麼很多人想拿綠卡?移民美國有什麼好處?哪些人比較容易移民成功?長期居住在美國的台灣人,分析常見的移民原因,解析美國移民局對職業移民的分類,如果想在美國開啟第二人生趕緊看看!
時報出版
2024-03-17 09:3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李遠哲《返鄉記》1:今天活過來了,還有明天
這本《返鄉記》,主要記錄我從美國回到台灣之後的事情。我年輕時很拚,除了唸書,也經歷了很多事。當時有兩個理想,一個是希望成為好的科學家,另一個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造美好的世界。一九六二年,我留學前往美國,父母親跟朋友來送我。飛機起飛的時候,我有點難過,當時的台灣,還很窮很亂,我心裡想,要早日學成歸國,要回來跟家鄉父老同甘苦。我本來的規劃,是六十歲回來協助台灣的學術界。好友張昭鼎去世後,我想,該提早回來了,就打包行李,回到台灣來。那是一九九四年的事情。時間過得很快,已經快三十年。
李遠哲
2024-01-18 05:50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比較戰時美中與美蘇空軍合作
筆者最近出的新書《中美聯合:美國陸航在二戰中國戰場》,以美軍第23戰鬥機大隊為核心介紹二戰期間的美中軍事合作,尤其是空軍方面的合作。好巧不巧的是,謝爾希·浦洛基(SerhiiPlokhy)的《被遺忘的烏克蘭私生子:美軍在蘇聯的祕密基地(KGB檔案中你所不知道的二戰故事)》(ForgottenBastardsoftheEasternFront:AnUntoldStoryofWorldWarII)也在台灣出版。
許劍虹
2023-12-03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總統府應更新蔡英文論文門的資訊了
近日,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與賴士葆就蔡英文論文門打嘴鼓,批評賴士葆有數位障礙,卻全然不自覺自身鬧了大笑話。在此,指出三大林聿禪資訊錯誤之處,希望林聿禪要虛心受教,更新總統府的蔡英文論文門的資訊,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貽笑大方,再讓蔡英文的總統府丟人現眼,秀下限了。
宗懿
2023-11-29 0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陳弱水專文:自由民主的自強與防衛—從五四傳統談起
前記:本文是我為二○一九年五月三日中華文化總會「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中國大陸民主發展的反思」圓桌論壇所準備的講稿,收入本書,內容稍有修訂。這場論壇播放了余英時老師的錄影談話,我則發表現場談話,這是我和余老師最後一次「同台」,很值得紀念。
陳弱水
2023-11-25 05:50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專欄
向駿觀點:拉美研究在台灣熄燈,在對岸紅火─兼談赫緒曼典範
台灣少子化導致為數不少的私立大學倒閉或系所停止招生,但幾乎未受關注的是淡江大學於1989年8月成立全台唯一的拉丁美洲研究所,該所於2008年與美國研究所合併為美洲研究所,2023年走入歷史。
向駿
2023-11-12 07:00
新聞
政治
女子角力國手分享心路歷程 賴清德:投注更多資源成為台灣女孩後盾
今(11)日是國際女孩日,民進黨中常會邀請「第19屆FORMOSA女兒獎暨第9屆亞洲女兒獎-體能運動類」得主、台灣角力運動國手曾怡瑄,以「我是女孩、我驕傲」為題進行專案報告。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會後轉述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聽取報告後裁示,曾怡瑄的分享,讓人感受到作為女性運動家的勇氣與驕傲,他們會成為後盾,一起陪伴台灣女孩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黃信維
2023-10-11 16:05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