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差事劇團》 文章列表
#
《差事劇團》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鍾喬專文:血液的旅途
時間匆匆,轉瞬間,六個寒暑過去。我很少去回首,卻也時不時就有一些景象閃過,在腦海胸臆間,跌跌撞撞…。那是一趟血液的旅程。
鍾喬
2024-12-21 05:5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鍾喬專文:如果光,恰也是炮火─關於「裂縫,斷面記憶」
以阿戰事一觸即發。我寫了一首詩。主要的靈感來自於:我們只要在網路上翻閱「加薩孩子」四個字,便會出現的畫面:一個孩子朝著以色列的坦克投擲石頭。並說著:「這不是生存,而是存在。」我對這句話印象深刻,特別是「生存」以投擲石頭碰撞坦克時,下一刻如何「存在」的畫面想像,猶為深入心坎。
鍾喬
2024-02-18 05:5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鍾喬觀點:時間拋給南洋姊妹的…
「南洋台灣姊妹會」二十周年,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
鍾喬
2023-11-24 05:50
地方新聞
新北
全國古蹟日新北市推動「跨域・跨藝」 基北北桃攜手打造味覺旅行文資故事盒!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今(30)日因應2023全國古蹟日年度主題「LivingHeritage-在生活中遇見文化資產」舉辦活動開幕記者會,邀請基隆市、臺北市及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席,共同宣傳創新推出跨域基北北桃、以「鐵道、礦業」為主題的味覺旅行文資故事盒,攜手宣告「跨域‧跨藝-新北文資走讀任意門」系列活動正式起跑,以味覺佐以文資(國家文化資產)故事的多重體驗,讓民眾從生活中親近認識文化資產。
黃睿筌
2023-08-30 18:4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盧思岳觀點:開闢一條文化抵抗的道路
2月25日至26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的《千年之遇》,由差事劇團結合石岡媽媽劇團,將「民眾戲劇」的精神與「社區劇場」的內涵融入國家歌劇院的小劇場空間呈現,是青年導演姚立群對客家當代戲劇一次成功的嘗試,交錯糾纏其間的寫實與隱喻更發人深省。
盧思岳
2023-03-11 13:5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南管梨園+客家老山歌 《千年之遇》2/25-26在歌劇院演出
「瞬間,即千年之遇;千年,即瞬間之遇。」差事劇團新作《千年之遇》融合音樂、肢體、空間、傳統與當代戲劇,去年11月於石岡演出環境劇場版,今年2月將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客家委員會搭手力作劇場版,邀請資深南管演員、客家演員、即興舞者及石岡媽媽劇團與在地居民共同演出,並特邀日本薩滿提琴手坂本弘道,打造當代與傳統、客家與南管梨園戲,交織相融的嶄新風格,2月25日、26日將在歌劇院小劇場演出。
王秀禾
2023-02-22 23:49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微電影《後來的開始》藏彩蛋 「他」出現了!?
繼描繪塭仔圳蛻變的青春微電影《昨天與明天》感動百萬網友後,新北市政府再度攜手導演易智言發布二部曲《後來的開始》,以刻畫男孩與父親為了所愛的人鼓起勇氣做出改變,象徵新北市府克服萬難整飭沉痾30年的五股垃圾山,如今已是創造美好回憶的夏綠地!
李梅瑛
2022-11-05 01: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鍾喬觀點:記憶的當下與未來─激進1949
嘗試不以歷史的觀點切入一本以歷史做為基石的書籍。這,會不會再一次給自己的作為,帶來苦惱或者成為箭傷呢?其實,也並不自知。然而,如果可以為一部值得深入探究其內涵的書,說些甚麼有意思的話語,或許也是另一種切入的觀點。
鍾喬
2022-07-30 13:4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鍾喬專文:戲中壁X—島嶼壓殺記憶的共同召喚
「差事劇團」推出《戲中壁X》一劇,將於9月在台北「華山烏梅劇院」與「台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登場。
鍾喬
2021-08-15 05:5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文化
鍾喬專文: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
2020年秋天,【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將在台北《水源劇場》與台南《奔訪E倉庫表演廳》再次登場演出。本劇曾於2018年因應客家運動30周年演出,並於2019年入圍15項台新獎,這次演出將以嶄新面貌的創作,經過導演與演員的通力合作,以新面目重新登場。這裡,引用2019年<台新藝術獎>入圍15項的入圍理由,做為引介本劇再次登場的開端:
鍾喬
2020-08-30 05:5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鍾喬專文:海燕—《戲中壁》裡潛藏的情境
最早,約莫是25年前的1995年,陳映真先生在《聯合文學雜誌》上寫了「禁錮與重構—讀鍾喬《戲中壁》」一文,以他濃郁且深含左翼文藝批評的筆調,寫下對這部中長篇小說的評論。其中一段話如下:「把高度政治性的題材,以高度的自覺,用藝術形象的思維加以表現—即以高度的自覺,避免用獨斷、粗糙的教條口號加以表現,是《戲中壁》值得推崇的優點。」這一段話,有其令人深思的況味;但,緊接著他說的,「人物塑造和動作發展的缺陷」的評語,卻更是一針見血。
鍾喬
2020-02-16 05:40
新聞
國內
藝文
文化
「水面劇」療癒系劇場守護長期照顧者─社會照護的智慧
「長期照顧者」的故事,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張嘉容
2019-12-07 09:5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文化
鍾喬專文:觀眾,如何站起來?
多年以前,我曾以「觀眾,請站起來」為題,在[民眾劇場]的領域發表言論。現在回想,當觀眾不斷被期許為民眾時,民眾也漸漸在網路社媒的時代,失去作為具備階級認同身分的民眾,而消失在新自由主義無限擴張的消費市場中。然而,我們依稀在「民眾性」與「美學性」的辯證中,企圖掌握劇場如何讓民眾站起來的關鍵性。
鍾喬
2019-10-26 05:5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文化
鍾喬專文:變身的哪吒─寫給囚禁中的非行少年
2016,〈差事劇團〉開始於新竹誠正中學開啟逆風少年的戲劇課程,每周一回、歷時半年的民眾戲劇工作坊,最後達成演出的效果,受到矚目;2018年到今年(2019),也在彰化少年輔育院(誠正中學分校)開展逆風少女的戲劇輔導,在矯正教育的制式思唯下,意圖走出超出權力建構關係下,高牆內青春年少、好男好女的生命圖像,化作故事,登上舞台。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鍾喬
2019-09-28 05:5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季季專文:什麼樣的思想才正確?記「民主台灣聯盟案」五十周年
今年是1968五十周年。2018驚心動魄,1968則熱血沸騰:歐洲有義大利學運,德國學運,法國學運,布拉格之春;亞洲有日本學運,澳門暴動,香港暴動…;憤怒群眾街頭抗議,流血甚至死亡,台灣媒體也陸續報導。
季季
2018-12-24 05:50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藝文
歷史
客家族群為何投入農工抗爭運動?「范天寒」演出50年代「被壓殺的歷史」
「我在跟導演、演員通訊時就知道,台灣50年代的左翼歷史,是被壓殺的歷史。」客家還我母語運動今年屆滿30周年,差事劇團在最新力作《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中,將藉由50年代的白色恐怖肅清、80年代的遠化罷工,牽起客家族群與台灣街頭運動的連結,團長鍾喬並直言,「其實語言只是運動的表面,背後是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背景,這個背景當時就放在工人跟農民運動上。」
吳尚軒
2018-09-21 08:10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藝文
歷史
抓到2個地下黨人就殺他全家13人!「范天寒」揭露60年前白色恐怖時期殘酷連坐法
白色恐怖下,整個家族26人遭逮捕、當中13人遭到槍決的慘劇,為何鮮有留下資料?一齣戲劇,竟是揭開隱藏在歷史下的暗流?差事劇團即將推出的《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正是由團長鍾喬親身採訪記錄而來,演繹從1950到1980年代間,在大時代、大環境逼迫下,不斷現身於台灣各農工運動的客家族群身影。
吳尚軒
2018-09-21 08:00
新聞
國內
藝文
新新聞
新新聞》桀驁不馴的非行少年 折服於溫柔之力
「十六到十八歲是身體變化最快的階段,但他們對自己的形象、面容卻非常陌生,這一段在校歲月,對他們來說,自己有如人間蒸發,彷彿不曾存在,青春完全空白……。」今年二十五歲的盧德真,在收容被判感化教育少年的新竹誠正中學服替代役十個月,但他退伍後卻花超過一倍的時間往返服役地點,為三十位「非行少年」留下影像紀錄。
新新聞陳淑貞
2018-07-21 18:00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專欄
陳光興專文:醒醒吧!美國夢早已結束
娜歐蜜‧克萊恩的《不能光說NO》是重要的政治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美批判圈對「川普現象」的看法、警訊與焦慮。克萊恩過去的成就眾所周知,特別是在環保運動上有很大的影響力。而對於住在北美以外的讀者而言,「川普現象」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是不是該有不同的看法?
陳光興
2017-10-28 05:50
地方新聞
王拓兒童文學劇 彰化美學館9/9登場
記者鄧富珍/彰化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9-06 13: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