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驚驚漲,面對川普即將重返白宮,以及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的不確定,2025年的投資機會與波動風險兼而有之。專家分析,雖然短期市場震盪在所難免,但市場終究將回歸基本面表現,預估全球金融市場依舊能維持多頭格局,建議著重美股、美國信用債等美國資產,另與美國科技股高度連動、全球AI供應鏈完整的台股,也應納入主要投資標的。
保德信投信今(17)日舉行2025年全球暨台股市場展望說明會,預期加權指數明年第一季落底之後可望逐步走高,高點上看26000點,保德信也將揮軍台股ETF市場,成為大華銀投信、野村投信後,第3家在台灣推出ETF的外資投信。
迎接川普時代 2025年投資首選美國資產
保德信投信投資長李孟霞表示,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基本維持穩定,美國經濟明年展望仍然穩健,歐元區則因今年基期較低,呈現成長的態勢,日本需要關注日銀(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及日圓波動。
以目前的經濟數據來看,在整體環境穩健成長之下,給予股市多頭表現的空間;美債或投資等級債在高利率環境下,仍然是優質的收息投資工具。
李孟霞說明,市場近期的上漲,部分因為預期川普上任後對企業的減稅政策與減少企業監管,近幾年美國科技業集中發展,微軟、Google、亞馬遜、Meta等北美四大雲端服務業者表態持續擴大資本支出,可看出AI趨勢成長至2025年仍未出現趨緩。
美國就業市場仍是2025年重點觀察指標。李孟霞指出,美國就業市場趨於充分就業,雖然川普重返白宮後極可能驅趕非法移民,導致勞動力供給與就業數減少,但聯準會(Fed)持續降息有利於活絡對於利率敏感度高的房市與車市,以穩定就業市場動能。
外界憂心,明年美國通膨氣焰可能因為川普的關稅政策死灰復燃,李孟霞認為,雖然美國近期通膨改善程度出現停滯,但仍朝2%目標行進,聯準會將維持降息趨勢,只是未來降息的幅度或速度,仍要觀察本週即將登場的利率決策會議,以及聯準會官員的說法和點陣圖。
回顧歷史數據統計,歷次美國新總統上任不會影響既有貨幣政策,預期在川普上任、詳細政策頒布之前,通膨大幅升溫機率低,根據CME FedWatch Tool預期,直到明年底聯準會降息3碼機率略高於5成。
至於台股2025年的整體表現,李孟霞分析,川普就職後,第一季的市場焦點需關注美國新政府的政策風險,以及聯準會的貨幣政策,預料第一季指數波動將加大。
以台經院對台灣2025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來看,將呈現逐季走高,因此預期台灣加權指數有機會於第一季落底後,在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國內資金動能充沛等因素帶動,展現前低後高、逐步向上的態勢。
保德信投信舉行2025年投資展望記者會。圖為保德信投信總經理梅以德(右)、投資長李孟霞(左)。
AI仍是台股2025年投資主軸
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郭明玉指出,在總體經濟預期偏向穩健成長,通膨略降的背景環境中,川普明年對科技的政策與關稅將是左右台股的重點變數。儘管目前各政策尚未明確,但川普施政核心續深化「美國優先」,對外政策透過關稅手段作為談判籌碼,迫使製造回流美國,平衡貿易收支,內政則以友善經商吸引投資、降低賦稅帶動經濟表現,預期相關政策將影響產業供應鏈進行重塑,也是未來四年可以預期的變化與觀察重點。
郭明玉認為,半導體和AI相關產業依舊為台股投資主軸,特別是對美國而言,保持在半導體領先性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台灣科技領域與美國是合作關係,因此台灣電子業仍有機會隨著AI和高速運算需求而增長,並藉由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升級帶動相關產業供應鏈持續受益,特別是晶圓代工、高速運算和生成式AI相關個股。
郭明玉進一步分析,隨著資金回流美國投資,基礎建設升級將伴隨而至,預期智慧電網建置、大型機械、自動化、機器人相關非電產業料將受惠;另一方面看好金融監理鬆綁,貨幣政策傾向寬鬆可望有利金融業。
不過,郭明玉也提醒,雖然美國通膨有所緩和,但明年經濟數據觀察指標首重還是通膨走勢,回顧過去通膨僵固性導致聯準會對於降息循環的啟動琢磨再三,川普明年若因為加徵關稅,再度引發通膨上揚的預期,將牽動聯準會降息的幅度與步調,隨著貨幣政策的變化也增添利率的不確定性。
針對2025年科技股成長題材,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表示,從全球AI伺服器銷售數據可以看出整體產業趨勢的成長軌跡。根據Trandforce估計,2024年AI伺服器銷售台數約168萬台,到了2025年銷售台數將大增至215萬台,年增幅達到28%之多。
此外,從四大美國雲端龍頭業者的資本支出也可看出其成長性,2025年的整體資本支出總額年增25%,也讓台股明年投資預期仍圍繞在AI題材。
廖炳焜分析,全球AI龍頭輝達的GB200已於12月開始小量出貨,GB300則預計2025年下半年出貨,而輝達下世代AI晶片平台「Rubin」的HBM4記憶體也提前公開,代表輝達新一世代AI晶片將加速問世,由於Rubin平台所打造的AI晶片功能更勝一籌,有利於相關伺服器機櫃售價再提升,對於相關供應鏈不啻為一大挹注。
廖炳焜認為,受惠於AI驅動,包括矽光子、CoWoS、ASIC等熱門概念族群熱度將持續,目前市場對於矽光子的2025年成長預估皆超過25%,而高效能運算(HPC)和AI需求帶動下,包括CoWoS在內的先進封裝市場未來5年將保持兩位數的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超過百億美元,對於相關供應鏈都將是利多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台股在質變之下,資金面也有利股市表現。廖炳焜說明,2024年以來外資賣超台股約6700億元,但加權指數卻不斷創新高,反映外資對台股的動向主要是受到權重配置影響,而非看壞台股。
中小型股可望異軍突起
台股已經連續數年由權值股領軍,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認為,這個狀況在明年可能轉變,首先是見到第四季起不少中小型股率先創高,預期中小型股有望在AI新一代晶片的挹注之下,相關零組件廠商能首要受惠,而且由於中小型股的獲利外溢效應往往較大型股延遲,在台股企業獲利成長趨勢不變的環境下,中小型股將能受惠外溢效果帶動獲利成長加速。
除了科技股之外,杜欣霈指出,政策題材相關的製藥、重電、軍工在明年仍有望持續表現,汽車零組件、半導體級特化、紡織製鞋、重電等也值得留意。
但由於明年存在政策變數,杜欣霈表示,2025年布局台股時必須考量產業潛在關稅衝擊及轉嫁能力,例如產品銷往美國市場比重較低、企業營益率較高的企業,即使受到關稅議題影響也較輕微,企業的成本轉嫁能力,也應納入考量因子之一,市場必須再度學習應對川普的各種不按牌理出牌的言論。
台股市值晉升全球十大 2025年表現值得期待
受惠美中貿易角力、台商資金回流、ETF熱潮以及AI大趨勢,PGIM保德信基金經理人張芷菱指出,台股市值持續攀升,2024年正式晉升全球第10大市值的股市,預期隨著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展望逐季攀升,台股市值成長值得期待。看好台股市值動能前景,若透過市值成長股搭上台股多頭行情,表現更勝單純布局市值前50大的股票,而且隨著時間拉長、勝率越高。
統計2010年5月中旬至2024年9月底止資料,期間台灣加權指數上漲404%,同期台灣50指數漲幅498%;加入市值動能的台灣市值動能50指數,同期漲幅更是高達813%,且自2010年以來,台灣市值動能50指數各年度報酬率普遍優於台股大盤,勝率超過86%。
張芷菱認為,台股市值已經來到2.5兆美元之多,預期在AI的驅動之下,具有成長動能優勢的各產業龍頭企業,將維持成長軌道,引領台股2025年再展多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