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中國認識到在關稅問題上無法與規模大得多的美國經濟針鋒相對,於是很快找到其他方式來試圖給美國製造痛苦,通常是借鑑川普的策略。
如今,隨著川普即將第二次入主白宮,北京方面正展示一套規模更大的反制措施。由於川普威脅要對中國製造的商品徵收全面關稅且稅率可能高達60%,中方很可能會動用這些措施。
最近幾天,中國政府對美國半導體巨頭輝達(Nvidia)展開了監管調查,威脅要將一家知名的美國服裝製造商列入黑名單,還阻止一些關鍵礦物出口到美國,並擠壓無人機供應鏈。透過這些蛛絲馬跡可以看出非關稅措施可能如何成為中國主要的反制工具。
由於美國從中國購買的商品遠遠多於中國從美國購買的商品,前者大約是後者的三倍,因此在關稅方面,中方根本無法以牙還牙。用關稅反制還可能加劇中國經濟的種種困境。
取而代之的是,就像與一個塊頭更大的敵人作戰一樣,可以尋找一些獨特的槓桿作用點加以利用,而中國許多讓美國感到痛苦的做法都效仿自美方策略。
中國市場監管機構周一宣布對輝達展開反壟斷調查,在此大約一周前,即將卸任的拜登(Biden)政府加強了對中國獲取高端半導體的限制。北京方面表示,這家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的晶片巨頭可能違反了2020年中方有條件批准其收購一家以色列網路公司時設定的條款。
此次監管調查距離該交易達成已近五年,而且瞄準一家處於技術創新前沿、備受矚目的美國科技巨頭,這凸顯出北京方面願意動用法律手段來針對哪怕是美國最大的重量級企業。
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法學教授Angela Zhang表示,這種策略最早曾在川普第一屆政府期間使用過。她指出,在2018年中美首次貿易戰最激烈的時候,中國推遲批准高通(Qualcomm)和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的擬議合併交易,實際上是將該交易變成了貿易談判中的一枚籌碼。這筆交易從未獲得中國的批准,最終以失敗告終。
在該案例中,中國的籌碼來自於其審查全球併購交易的權力,即使是那些看起來與中國沒有密切關係的交易。2022年,中國監管機構採用類似手段,阻止了英特爾(Intel)以52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公司Tower Semiconductor的交易,對英特爾雄心勃勃的重振計劃的核心內容造成了沉重打擊。
這一次,中國監管機構沒有說明輝達可能犯了什麼錯,也沒有解釋為什麼在有條件批准這麼久之後才提出這個問題。不過,業內觀察人士幾乎確定,中國此舉傳遞了想要對美國進行反擊的資訊。周一,輝達股價下跌2.6%,市值蒸發約800億美元。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比特幣漲勢有一個簡單的原因:供應有限
|
更多文章
)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政府在積極尋求外國投資的同時必須小心行事,不要做得太過火。阻撓或拒絕與某些美國實體開展業務,可能會促使美國政府和外國企業尋找替代方案,而這可能會削弱中國的較長期地位。
這種謹慎態度可以從中方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努力中窺見一斑。該清單涵蓋一系列外國公司、組織和個人,這些對象在中國開展業務將面臨額外障礙。這項措施於2019年首次宣布,借鑑了美國商務部早些時候針對中國通訊設備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及其關聯公司的行動,要求供應商在與「實體清單」上的公司開展業務之前必須獲得許可證。
然而,中國的這份清單一直是空白,直到2023年初,在美國軍方擊落一個疑似中國間諜氣球後,中國才將兩家美國防務承包商列為不可靠實體。
模糊性是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的一個關鍵特徵。一個實體在該清單上停留的時間沒有限制,而且納入和移除的標準也比美國版本模糊得多。但這種不確定性可以說使其更有效,讓中國政府在對美國施壓方面擁有了更大的迴旋餘地。
中國商務部今年9月表示,正在調查是否將擁有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品牌的PVH納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先前,有指控稱,這家美國公司「毫無事實依據地」抵制來自中國新疆地區的棉花產品。PVH曾在2020年表示,將切斷與任何使用新疆棉花的工廠或紡紗廠的所有關係。隨後,美國以強迫勞動相關報導為由,宣布禁止進口來自新疆的棉花產品。中國執政黨共產黨否認了這一指控。
就在北京方面對PVH發出警告的前一天,美國提議禁止在美道路上行駛的聯網汽車使用中國和俄羅斯的零組件。如果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PVH可能會被禁止向中國銷售和從中國購買商品,這相當於把該公司拒之於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之外。去年,該公司全球收入的6%都來自中國市場。
除了法律手段外,中國正轉向利用其他非對稱優勢來反擊美國,比如中國在無人機供應鏈和某些關鍵礦物生產方面的優勢,這些礦產在半導體、電池和國防設備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中國政府上周表示,原則上不允許向美國出口鎵、鍺、銻,並對石墨出口實施更嚴格的審查。
近年來,中國在多種礦物的生產中佔據了主導地位,這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優越的技術和較低的營運成本。儘管美國政府及其盟友一直在推動增加關鍵礦物的開採和加工,但西方企業難以與中國產品的價格競爭,而北京方面對許多戰略性礦物的控制也不斷增強。
以鎵為例,這是一種用於晶片的銀白色軟金屬,中國生產的低純度鎵約佔全球產量的98%。在中國發布禁令之前,美國政府機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中國全面限制鎵和鍺的出口,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總產值減少34億美元。
這類反制措施雖然可能令華盛頓方面感到痛苦,但給中方帶來的回報卻在遞減。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稱,中國早些時候對美國限制部分此類礦物的出口意味著出口量已經大幅下降,這使得上周宣布的禁令「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徵性的,而不具有實際意義」。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比特幣漲勢有一個簡單的原因:供應有限
|
更多文章
)
中國正在發揮自身優勢的一個領域是面向大眾市場的無人機,中國目前是該領域的全球最大參與者,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包括美國支持的烏克蘭在內的其他國家在採購電池、相機和電動馬達方面面臨挑戰,這些產品的供應鏈都離不開中國。
上周,中國外交部宣布制裁十幾家美國無人機技術公司,其中包括一些向烏克蘭提供無人機的公司。Shield AI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的AI遠程無人機已在烏克蘭執行任務。
不過,由於預計可能受到制裁,許多公司已不再從中國採購無線電、指南針、馬達和電池,而是將目光投向中國之外的地方。
Shield AI執行長Ryan Tseng表示,他的公司已將供應鏈轉移到中國之外,還稱制裁前景以及美國的國家安全限制早已使從中國採購產品「在商業上不可行」。
「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發生這種情況並不奇怪,」Tseng說。
烏克蘭無人機公司AeroDrone的創始合夥人Dmytro Shymkiv在2022年也作出了類似的決定,不再採用中國零組件。
據知情人士透露,烏克蘭製造的一種名為「一月」(January)的遠程混合動力無人機的製造商現已將其中國零組件的使用佔比降至該武器的20%。「一月」無人機使用火箭馬達來推動飛行的第一階段。
不過,一些烏克蘭公司表示,某些物資的進口正變得越來越困難,一些中國供應商已通知潛在客戶,面向他們的銷售受到了限制。
總部位於深圳的無人機零組件供應商Matek Systems在其網站上用亮橙色字體表示,由於無人機/無人機零組件的出口政策和合規要求,該公司不會向政府或軍隊提供產品。該公司提供的無人機零組件包括感測器和飛行控制器。
儘管如此,將美國無人機製造商的供應鏈遷出中國的進程一直很緩慢。中國在四軸飛行器和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等小型飛機所需的電池和馬達全球供應中仍佔據主導地位。全球用於飛彈、艦船、無人機和衛星的馬達所採用的磁鐵有90%以上來自中國。來自中國的電路板交付速度更快,成本也更低。
烏克蘭軍隊轉型和裁軍研究中心(Center for Army, Conversion and Disarmament Studies)的分析師Yurii Poita說,中國生產商大疆創新(DJI)生產的Mavic系列無人機售價最高為4,000美元,相比之下,使用非中國零組件在其他地方生產的同類無人機售價可高達1.5萬美元。大疆創新是全球最大的小型無人機製造商,被美國政府認定為國家安全威脅。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比特幣漲勢有一個簡單的原因:供應有限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