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工作四天,工資是一些同事的兩倍,晚上還不用處理電子郵件。如果這些好事兒聽起來屬於少數能拿來吹噓的技術類工作,那你就想錯了。皮膚科醫生擁有醫學界最令人羡慕的工作生活,越來越多有志於此的醫生正在努力爭奪這個科室的住院醫師實習名額。
「這個科室的競爭異常激烈,」密西西比州海泉市的皮膚科醫生林賽·祖布里茨基(Lindsey Zubritsky)表示。她於2018年完成了住院醫師實習,現在她一邊在診所看診,一邊做自己的社交媒體內容。她在TikTok和Instagram上開設了名為「dermfluencer」的帳號,擁有300萬粉絲。
美國醫學院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中,申請皮膚科住院醫師實習崗位的人數增加了50%,女性大量湧入這個領域。年輕一代醫生希望比前輩更好地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與心臟外科等壓力巨大的醫學專業不同,皮膚科正好符合這個要求。
「這是醫學界為數不多的幾個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每周工作40小時的領域之一,」 36歲的祖布里茨基表示。她有兩個孩子,每周工作三天,每個工作日的看診時間是上午8點到下午4點。
皮膚科醫生的年薪中位數為54.1萬美元,相比之下,兒科醫生的年薪中位數僅為25.8萬美元,這是行業組織醫療集團管理協會(Medical Group Management Association)最近對超過15萬名美國醫生進行的一項調查的結果。
由於皮膚方面的緊急情況很少發生,夜間和周末值班待命的皮膚科醫生遠遠少於其他科室。這種比較傳統的工作安排和靈活的工作時間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這個領域。根據美國住院醫師匹配計劃(National Resident Matching Program),今年在申請住院醫師匹配項目時,將皮膚科作為第一選擇的申請人當中有71%是女性,高於兩年前的63%。
皮膚護理熱潮的興起及其在社交媒體上的流行增加了這個職業的吸引力。一些皮膚科醫生已經在Instagram和TikTok上樹立了權威形象,會發布貼文推廣各種品牌的護膚產品,每條獲贊助貼文的收入最高可達3萬美元。
「現在人們對我們這個領域的了解已經遠勝從前,」40歲的皮膚科醫生謝琳·伊德里斯(Shereene Idriss)表示。她在紐約擁有一家美容診所,收費不在醫療保險範圍之內。她說,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美國人在長時間使用Zoom的過程中不停審視自己的臉。
在伊德里斯的診所,患者自費接受500美元的微針療程和4,000美元的雷射和填充治療,以平滑肌膚,減少細紋和皺摺。這些療程持續的時間從20分鐘到一個小時不等。伊德里斯拒絕透露她的收入,但她表示,對於提供美容治療的皮膚科醫生來說,「收入上不封頂,具體取決於你的效率有多高。」
以前的情況可不是這樣的。早期皮膚科醫生的工作遠沒有現在這麼光鮮亮麗。65歲的芝加哥皮膚科醫生唐娜·斯托克頓(Donna Stockton)博士表示,他們往往需要治療包括梅毒在內的皮膚性病。20世紀80年代末,斯托克頓在紐約市當住院醫期間,她治療過因為愛滋病毒而出現皮疹的患者。
斯托克頓說,直到2002年,這個領域才開始吸引更多潛在的從業者,當時,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批准使用肉毒桿菌(Botox)治療皺眉紋。她選擇皮膚科是因為她喜歡這種自己可以掌握一個器官(也就是皮膚)的感覺。她說,近年來和她一起工作過的住院醫生「更感興趣的是我對肉毒桿菌的收費水準」。
許多皮膚科醫生既提供醫學治療又能做美容護理,44歲的亞特蘭大皮膚科醫生瑪麗·愛麗絲·米娜(Mary Alice Mina)表示。她的專長是治療皮膚癌,也能做頸部提拉等美容手術。
她警告說,為患者做整容手術不一定是致富捷徑。皮膚科醫生每天可能要接診多達60名醫療患者,但自費進行選擇性治療的美容患者需要醫生花費更多時間,而且往往期待獲得周到上乘的治療服務。
「如果你認為自己會做美容手術就可以源源不斷地接待患者,那你就想錯了,」米娜說。「這些患者需要個性化的關注和護理。」
74歲的簡·格蘭特-凱爾斯(Jane Grant-Kels)博士表示,儘管皮膚科總是被人不屑一顧——想想《歡樂單身派對》(Seinfeld)裡的主角傑里(Jerry)給他身為皮膚科醫生的女友取了個「痘痘博士」的綽號——但它在醫學上的重要性不應該被忽視。她是康乃狄克州法明頓的康乃狄克大學健康中心(UConn Health)皮膚科副主席。皮膚癌是美國最常見的癌症。格蘭特-凱爾斯指出,由於皮膚科醫生十分依賴其他醫生可能會省略掉的健康檢查,他們往往能發現很多疾病的早期跡象,包括在早期出現皮疹或腫瘤的其他類型的癌症。
「有些病變,在你能看到它之前,其實可以先感覺到它,」她說。
將近50年前,格蘭特-凱爾斯創立了她所在醫院的皮膚科項目,親眼見證了這個科室的人氣激增。最近,有600多人申請該項目的四個住院醫師名額。
「這些申請者的素質驚人,」她表示。她還補充說,為了讓自己獲得優勢,有些人在醫學院畢業後特意花費一年時間專注於皮膚病學研究。
皮膚科醫生表示,和其他醫生(比如初級保健醫生,更多地依賴化驗和掃描)相比,他們的工作能帶來很多直接的滿足感。
「我們走進一間病房,有時候可以在幾秒鐘之內就知道是什麼問題,」44歲的費城皮膚科醫生朱爾斯·利普夫(Jules Lipoff)表示。他補充說,這個行業的慣用做法仍然是老式的體格檢查。
利普夫說,皮膚科患者往往可以親眼看到他們的皮膚問題並且有動力去解決它。(沒錯,他總是在聚會上應熟人的要求檢查他們身上的痣。)
這個領域仍然面臨多元化欠缺的問題,48歲的魯帕爾·孔杜(Roopal Kundu)博士指出。他是西北大學范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皮膚病學教授。202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皮膚病學是醫學領域種族多元化程度倒數第二的專業,僅略好於骨外科專業。美國皮膚病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最近發起了一項努力,鼓勵更多少數族裔考慮這個領域,提供了申請醫學院的指導和有關建立個人品牌的建議。
33歲的奧耶特瓦·阿森帕(Oyetewa Asempa)博士表示,她在醫學院讀書的時候,很少在教科書上看到黑人皮膚的圖片。她說,皮膚問題在不同膚色上表現各不相同,她指出,一些從業人員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她補充說,除非有更多有色人種進入這個行業,否則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改變。
當阿森帕於2022年完成哈佛大學附屬皮膚科住院醫師實習項目時,她是15年來畢業於該項目僅有的兩名黑人皮膚科住院醫之一。
去年,她在休斯頓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in Houston)創辦了一間有色人種皮膚診所。預約的患者已經排到了幾個月後,她一直在指導對皮膚科感興趣的少數族裔背景的醫學生,告訴他們成功是有可能的,儘管可能性很小。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面對關稅威脅,習近平為何遲遲未與川普通話?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