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16時30分不斷更新) 南韓戒嚴令發生什麼事?南韓總統尹錫悅於12月3日晚間晚間10時25分(台灣時間晚上9時25分)突然宣布「戒嚴令」,也引發朝野國會議員漏夜前往緊急投票且已190席過半數決議一致通過要求解除戒嚴,短短2小時許就由國會宣布戒嚴令無效,在歷經6小時後,12月4日晨,尹錫悅同意解除戒嚴令,韓國軍隊也返回基地,這是南韓44年來第一次宣布戒嚴,也被外界稱為「最短命的戒嚴」。《風傳媒》整理韓國戒嚴令發布到解除戒嚴的事件順序、起因、南韓總統為何將被國會彈劾、後續影響、爭議、歷史脈絡一次看。
12月3日韓國戒嚴令原因、時間序
據韓媒《KBS》指出,12月4日14時43分,民主黨眾議員今日下午2點43分到國會法制部提交了彈劾案。除人民力量黨議員外,6個在野黨的191名議員全部參加了彈劾動議。並計劃在明(5)日在全體會議上,報告彈劾法案,將在在6日至7日進行投票。
不料,5日早晨,總統府突然通知媒體稱,「今天不會有任何來自總統的聲明。」尹錫悅自發布戒嚴後,連續2日未出席任何公開行程,且總統府與媒體的溝通也幾乎中斷,引發外界不斷猜測。
綜合外媒報導,12月3日22時14分,南韓總統尹錫悅深夜透過電視與網路發表緊急聲明,宣布實施「緊急戒嚴令」。尹錫悅在聲明中指出,「在野黨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為了剷除親北韓勢力,維護自由憲法秩序,謹此宣布戒嚴」,他強調必須剷除反國家勢力,但沒有透露任何細節。
根據《韓聯社》報導,戒嚴令發布軍警封鎖所有通往國會大廈的要道,阻止國會議員進入,南韓媒體報導,有些議員是試圖爬牆、爬窗進入國會進行投票。而在野黨領袖李在明迅速回應,表示國會將採取行動廢除戒嚴令,而後《韓聯社》指出,軍方已下令全面凍結國會運作與政黨活動。
在12月3日22時50分,戒嚴司令部頒布第一號戒嚴令,自23時起全面實施管制措施。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尹錫悅在總統府發表第二次談話,強調實施戒嚴是為避免國家滅亡的必要之舉。稱將剿滅「從北」(親朝)勢力,維護自由憲政秩序。
尹錫悅隨後任命戒嚴指揮官。與此同時,韓國國會前出現衝突,試圖進入國會的人群與警方正在對峙,引發南韓人民的關注。
在12月4日凌晨00時03分,根據《朝鮮日報》指出,國會緊急進行解除戒嚴案表決程序,緊急會議出席議員以190比0,內閣在清晨4時30分通過解除戒嚴的動議,通過廢除戒嚴令提案,隨後,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立即宣告戒嚴令失效,並要求所有軍警立即撤離國會。
尹錫悅強調,「我也要求國會立即停止透過反覆彈劾、操縱立法和預算來癱瘓國家機制的魯莽行為」。
12月3日南韓戒嚴在吵什麼?預算案恐成導火線
而根據《中央社》報導,此舉雖出乎意料,但尹錫悅宣布戒嚴之前,正因預算而與在野的共同民主黨吵得沸沸揚揚。
共同民主黨從明年度677兆韓元預算中削減了4.1兆韓元(約新台幣943億元),讓尹錫悅感到不滿並表示,「對國家核心運作至關重要的所有關鍵預算」都被削減。
國會表決要將尹錫悅2025年預算案大砍30億美元,意圖牽制總統的職權。左翼政黨指控尹錫悅極權,更直接砍向總統府青瓦台、國家檢察官和警方預算,這些也都威脅到了總統的權力行使。
12月4日清晨解除短命戒嚴,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12月4日凌晨4時40分,尹錫悅在做出解除戒嚴宣布後召開國務會議討論「解除戒嚴案」並獲通過,戒嚴令正式宣告解除。
12月4日清晨6時左右,韓國在野黨表示將彈劾尹錫悅,執政黨黨魁韓東勳敦公開表示,尹錫悅應將國防部長解職,並提供關於當前局勢的細節。
根據《CNN》報導,上午8時左右,南韓工會聯合會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Korean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KCTU)表示,直到尹錫悅總統因試圖實施戒嚴而辭職為止,將進行無限期的總罷工。
《CNN》指出,12月4日上午9時左右,尹錫悅推遲了原定於今上午舉行的在龍山總統府的藥物應對會議。尹錫悅推延關於毒品管制的會議後,目前傳出總統首席秘書等總統高級幕僚今日上午已集體請辭。
國會將彈劾總統?
據《韓聯社》12月4日報導,南韓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領導層4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尹錫悅宣布戒嚴令後的對策。民主黨表示,尹錫悅宣佈緊急戒嚴之舉屬於明確違反憲法的行為,不符合任何相關法律條件,宣佈戒嚴本身不僅根本無效,還屬於嚴重的違憲及內亂行為,滿足彈劾條件。
如果尹錫悅被彈劾,將成為史上第二位被免職的南韓總統,而在南韓,彈劾總統需在擁有300個席位的國民議會中獲得2/3票數通過。目前南韓國會共300席,揚言彈劾尹錫悅的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握有過半170席,若加上其他在野小黨共192席,低於通過彈劾動議所需門檻。
南韓總統尹錫悅有什麼爭議?
尹錫悅2022年大選險勝,以不到1個百分點擊敗對手成為南韓總統,而在今年4月國會選舉,尹錫悅所屬右派國民力量慘敗,進步派的共同民主黨(簡稱民主黨)席次過半,「朝小野大」局面成形,在尹錫悅任內,更有多項負面評價,根據《韓聯社》今年11月8日報導,民調機構南韓蓋洛普8日發佈的一份民調結果顯示,尹錫悅施政好評率17%,僅一週再創新低,不僅連續兩周刷新最低紀錄。差評率上升2個百分點,為74%,創新高。差評理由主要有,第一夫人金建希相關爭議(19%)居首、經濟、民生和物價管控不力(11%),顯示已經進一步削弱政府公信力。
想擺脫「青瓦台詛咒」?總統府遷址作業,被批迷信巫術
2022年3月20日,南韓準總統尹錫悅宣布推翻以往總統搬進青瓦台的傳統,他表示,新總統府要設在首爾龍山區的國防部大樓,現址青瓦台則改為國家公園。尹錫悅更強調,總統府搬遷用意是更親近民眾,不過消息就引來外界極大反彈。
根據《公視新聞網》報導,除了南韓專家擔心欠缺長期規劃,民意也不買單。韓聯社引用一項民調指出,接近6成南韓民眾,不支持總統府搬家;網路也出現反搬遷請願,連署人數已超過41萬人。
而青瓦台自古以來被視為韓國的最高權力象徵,但也有「青瓦台詛咒」一說,因為歷任不少南韓總統最後都沒有獲得善終的好下場,這也導致南韓當地一直有「青瓦台風水不好」的傳聞。而尹錫悅將總統府遷址,不僅被官員質疑其是因為迷信風水、巫術考量,也批評是浪費南韓人民的納稅錢,為此耗費超過8億台幣。
第一夫人金建希收賄、干政、醜聞案
據《CTWANT》綜合韓媒報導,早在尹錫悅競選總統期間,第一夫人金建希就曾傳出醜聞,過去她應聘大學兼職教授時,涉嫌誇大、造假履歷,甚至企圖以1億韓元(約新台幣230萬元)利誘記者,幫助尹錫悅勝選。
2022年尹錫悅成功執政後,金建希又被爆出「賄賂門案」,她被指控收受名牌包等高價禮品,總價值高達480萬韓元(約新台幣11萬元),而後韓國大檢察廳調查審議委員會卻裁定金建希「無犯罪嫌疑」,不予起訴,引發民眾質疑,認為案件處理缺乏透明性。
金建希還遭爆,曾於2009年至2012年間,涉嫌炒作BMW韓國代理商德意志汽車司股價,從中賺取利潤,國會還通過《金建希特別檢察法》,怎料,尹錫悅竟立即行使否決權,該起案件就不了了之,這項判決使得尹錫悅早已低迷的民調一蹶不振。
金建希涉嫌干政,遭質疑讓明泰均「偽造假民調」
據《中央社》報導,金建希涉貪、干政爭議不斷,今年因與被稱為政治掮客的企業家明泰均(音譯)私下對話曝光,引發尹錫悅夫有介入黨內提名的爭議,尹錫悅施政支持率也在任期即將過半時創下新低紀錄。
《韓國中央日報》指出,根據明泰均代理律師透露,明泰均在2024年11月8日和9日的檢方調查中表示,「曾兩度收到金建希給的現金信封」。司法界人士指出,檢方應調查金建希所交付的現金信封是否為大選前(2022年3月)明泰均所進行的「客製化民調」的部分報酬。
曾擔任國民力量黨前議員金映宣會計負責人的姜惠京曾主張,明泰均因無償進行民意調查(共81次)作為交換,在2022年6月的補選中得以獲得金映宣的提名。
梨泰院踩踏事故,尹錫悅遭批「處理不當」失民心
據《中央社》報導,尹錫悅從未受人愛戴,一連串醜聞令他的人氣直直落,包括首爾梨泰院商圈2022年萬聖節發生推擠踩踏事故,造成近160人喪命,尹錫悅政府挨批處理不當。批評人士將通貨膨脹、經濟不景氣以及對言論自由的限制日益增加,歸咎於尹錫悅政府。
回顧「史上最短命戒嚴」
尹錫悅發布戒嚴共有6點,在這樣緊急戒嚴發布當下,不少台灣網友及韓國網友都擔憂,將讓1980年5月18日發生震驚國際的「光州事件」再演。
當時戒嚴令維持到1981年1月24日結束,1987年南韓進入民主化,都未曾實施戒嚴,直到2024年12月3日突然發布戒嚴令,讓國際社會都震驚,不少台灣、韓國網友都擔心恐將成為電影「首爾之春」的真實再演。
回顧12月3日的戒嚴令,根據南韓憲法第77條規定,在戰爭、重大事件或類似的國家緊急狀態下,為因應軍事需求或維持公共和平與秩序,總統可以宣布戒嚴。南韓政府昨晚宣布戒嚴令一共有6條要點:
1、禁止一切政治活動,包括國民議會、地方議會、政黨、政治協會、集會和示威活動。
2、禁止任何否認或企圖推翻自由民主制度的行為,禁止假新聞、操縱輿論和虛假宣傳。
3、所有媒體和出版物均受戒嚴控制。
4、禁止罷工、破壞和煽動社會混亂的集會活動。
5、所有罷工或離開醫療場的醫務人員,包括居民,必須在48小時內返回正常崗位,忠實工作,如有違法行為,將按照戒嚴法進行處罰。
6、良好的普通公民,除反國家勢力等顛覆勢力外,應採取措施盡量減少對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
違反上述公告者,可依大韓民國戒嚴法(戒嚴司令特別措施機關)第9條的規定,進行逮捕、拘留、搜索、無證扣押,並依第14條的規定處罰。
南韓戒嚴國內外反應
南韓媒體《韓民族日報》指出,尹錫悅「緊急戒嚴已失去理智,是對人民的背叛」,整起事件「荒謬到無言以對」。
《BBC》指出,這可能比美國2021年1月6日的國會暴動,對民主國家的聲譽造成更大損害。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向BBC在美國的伙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表示,美國政府正與韓國政府保持聯繫,並「密切關注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