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點關門的喫茶店1─眼睛會微笑的老闆:《東京八平米》選摘(4)

原來,咖啡館的營業時間和當地的生活節奏有關係。(美聯社)

日本有很多咖啡館,日語中可以分為兩種「Café」與「喫茶店」(kissaten)。前者像星巴克那種店鋪,輕鬆、時尚、愜意,又有適當的情調,而喫茶店這個詞給人的印象是一家老鋪或不起眼的小店,通常由一個老闆/老闆娘或一對夫妻運營,可以抽菸,提供並不時尚的輕食,如吐司、布丁或義大利麵。對我個人來說,這兩者的區分更加簡單:帶個筆記型電腦查資料打打字也不會被別人翻白眼,那這家屬於Café;而一家喫茶店的歷史一般比電腦長,根本沒考慮客人需要電源的可能性,咖啡桌也很小,頂多足夠放一杯咖啡、一包香菸或一本文庫本。也不礙事,因為來喫茶店的目的就是喝咖啡、聊天、看報、發呆,或者是與店主閒聊兩句。

發現這家喫茶店全靠偶然。首先它是在一棟非常不起眼的水泥樓的二樓,雖然在玻璃窗上貼有喫茶店的名字,但玻璃窗上布滿灰塵,絕不是很能吸引人的樣子,甚至讓人猜不出這家店還開不開。

幾年前我還在北京常住, 有一次回國,本來準備在父母家寫稿,結果發現家裡的誘惑太多,母親拚命買好吃的給我,房間裡有太多讓人懷舊的書和照片,一翻開就是幾個小時,讓人無法集中精力,我便決定在東京的一家廉價酒店住一週。酒店位於東京的最東邊荒川區,在JR南千住站附近。

南千住站離淺草不遠,走到淺草寺的路上會經過山谷地區,是東京最出名的宿街(Doya-gai),就是短工工人聚集處。這裡的日薪體力勞工們曾修建高樓大廈、馬路與橋梁,為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做出貢獻,如今他們又逃不過老齡化,現在整個山谷已經失去了過去擁有的活力和精神。淺草寺所在的東京都台東區還有個地方叫吉原(Yoshiwara),是曾經的日本第一花街、江戶時代公開許可的妓院集中地,這個傳統到現在也沒有消失,這一帶風俗店的招牌林立,還有一股妖豔之氣。不過說回南千住站所在的荒川區,因為地價比較便宜、交通方便,如今已經成為廉價酒店的聚集地,疫情之前吸引了蠻多海外年輕背包客。

我所住的酒店是韓國人開的,價廉物美,走幾步路就有一家小超市,生活方便。下午出去買東西,發現隔壁一棟水泥樓,第一層是頗有昭和風格的服裝店,以工作衣、手套、襪子和防寒大衣為主,一看就是體力勞動者的專用店,但款式有些過時,玻璃窗裡的襯衫積了少許灰。二樓的玻璃窗外貼有店名「金星堂咖啡」,但通往二樓的玻璃門是關著的。我沒抱太大希望,向正打瞌睡的服裝店主人詢問:「請問,二樓的喫茶店還開著嗎?」

主人大概六十多歲,有少許白頭髮,體形略發福,他瞇著眼睛道:「開著的。不過你得早點來。他八點就關了。」

現在才下午四點不到,於是我繼續問:「您說的八點是晚上還是早上?」主人簡單回了一句「是早上」,但我還是不敢相信。他耐心解釋道:「嗯,早上八點關門。店主凌晨三點多就開門呢,咖啡什麼的做得挺認真的。」 (相關報導: 勞保最高級距45800元繳30年,退休還是不夠用!達人教1招提早財富自由,老後沒工作也不愁吃穿 更多文章

早上八點就關門的喫茶店!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第二天早晨五點多就跑到隔壁的水泥樓。我半信半疑地抬起頭,果然看見二樓的玻璃窗是亮著的,然後視線下移,發現門外有一塊非常老舊的塑膠牌,寫著「OPEN」。我感覺自己還在夢遊,通往二樓的樓梯非常陡,屬於完全沒有「無障礙」意識的昭和舊式建築風格。喫茶店的門是嵌著玻璃窗的一塊木板,透過玻璃,我看到裡面已經有幾位客人,也聽到電視機的聲音。「喲,Irasshai(歡迎)。」推開門的刹那,老闆溫柔的聲音和客人抽菸的菸味撲面而來。店裡有五張小桌子,看來這家咖啡館是老闆一個人在照顧。裡面有兩位上了年紀的男客人喝著咖啡,仔細研究著賽馬報。老闆也是一位白頭髮的老年人,年齡估計七八十歲,瘦長身軀,白色襯衫搭配一條吊帶褲子,衣著雖有些老舊,但筆直的褲線讓雙腿看起來很修長,能看出他對衣著很用心。他腳上還穿著雪駄,樣子特別俊秀。他從吧台椅上慢慢站起來,走到一個小咖啡桌旁邊,情意懇切地為我拉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