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Donald Trump)即將重返白宮擔任總統,本就對聯準會(Federal Reserve)有非常多意見的他,日前更對外預示,上任後可能進行重大變革,但更多外媒與市場真正如今真正想問的是:在川普2.0執政下,聯準會是否還會繼續存在?這個說法並非作夢,來自猶他州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麥克李(Mike Lee),就在社群上發布貼文,要求新政府「廢除聯準會」(#EndTheFed),此一激進言論、也獲得即將入閣的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轉發支持。
根據CNN報導,麥克李要求華府撤銷聯準會的發文,迄今為止累積超過2400萬人關注,轉發人數將近一萬次,該貼文經過馬斯克轉發後,額外又增加2400萬人關注,已經成為X平台上不可忽視的一個議題。麥克李在貼文中表示,「行政部門應由總統掌管,這也是美國憲法設計的架構,但如今聯準會卻是我們國家,偏離憲法的眾多例子之一,這也是我們應該終結聯準會的一個重要理由。」
The Executive Branch should be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presidentThat’s how the Constitution was designedThe Federal Reserve is one of many examples of how we’ve deviated from the Constitution in that regardYet another reason why we should #EndTheFed pic.twitter.com/qfW7tFdhe8
— Mike Lee (@BasedMikeLee) November 8, 2024
廢除聯準會的聲音早就不是一次出現,前德州聯邦眾議員保羅(Ron Paul)曾以自由獨立人士身份競選總統,並在2009那一年、出版一本名為《終結聯準會》(End the Fed)的著作。時間回溯到今年6月,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馬西(Thomas Massie),前面發文的麥克李聯手提出相應提案,有意廢除國家央行,將其職責轉移至財政部之下。
全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的聯準會,是美國負責管理央行體系的政府機構,該會負責監管12個聯邦準備銀行,幫助推行貨幣政策,所以經常能聽到,所謂「聯準會升降息」的宣告。下轄8個委員會,設有主席與數位理事,總統從理事中任命一名主席,聯準會主席任期四年,可以連任;理事也由總統任命、參院覆核確定,任期14年,現任主席是2018年上任至今的鮑爾(Jerome Powell)。

不過,深知聯準會重要性與影響力,川普本人迄今、都沒有公開支持「解散聯準會」的立場,即使鮑爾在選後被媒體問到,假如新總統要他辭職下台,是否會遵從命令時,這位財務老手很簡潔地回答不會後,他依然沒有明確透露,自己未來4年,究竟想怎麼「改變」聯準會,這一點確實引起眾多經濟學家與市場分析師憂慮。
挑戰聯準會的獨立性
就算不改變現有架構,川普那種頑固且不聽勸的風格,也讓外界擔心,重返白宮毫無連任壓力的他,會開始挑戰聯準會的獨立性。目前擺在眼前的一項重大政策,川普曾在8月公開「承諾」,當選後會大幅調降借貸利率,減輕一般民眾的負擔與壓力,但這個決定權,並不掌握在總統手中,而是必須由聯準會與央行設定。
過去超過70年以來,美國央行的職責是設定利率高低,以實現物價穩定和最大就業的雙重目標。而在此期間,國會也將確保聯準會作為一個獨立機構的權力,保護它不受任何政治干預。也正因為有這層保護,讓聯準會官員能做出、不一定受輿論或市場歡迎的利率變動,但此類決策可能在長期有助於國家經濟。

川普在競選期間多次公開提出,當選後會要求聯準會官員,在利率變動決策上,諮詢身為總統的他有什麼想法。這一點可能導致聯準會,被迫面臨政治壓力而維持較低利率,只為了滿足川普的「願望」,但此舉很可能重新讓美國面臨通膨問題。
此外,對鮑爾非常反感的川普,不斷表態要拔掉他的聯準會理事主席一職,但任期要到2026年才結束的鮑爾,律師出身的他,在選後受訪時向媒體表示,根據《聯邦儲備法》規定,央行官員只有在「有理由」的情況下才能被提前解雇,而這個理由在法律內文並沒有被明確定義,但如果只是單純政策立場分歧,應該不足以讓鮑爾被拔官。
試水溫
如果川普心中,真的認同要解散聯準會,拿走其原有的職權,2025年很可能是一個最佳時機。幾乎掌握聯邦參眾議院多數權力的共和黨,搭配6名由共和黨總統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川普2.0政府是有機會挑戰聯準會。 (相關報導: 聯準會可能暫停降息?美國最新CPI今晚出爐,就看通膨會不會意外升溫 | 更多文章 )
只不過,考量到聯準會影響甚廣,這種案件即便在前述這麼多優勢下,也可能不被最高法院接受,或甚至在國會階段,就遭到部份共和黨議員「倒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