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股狂飆之際,百年製藥巨頭Eli Lilly(禮來公司)憑藉糖尿病藥物Mounjaro和減重藥Zepbound,一舉突破9000億美元市值,成為全球最有潛力突破兆元的醫藥股。然而,2025年美國政局巨變,川普再次執政後,這家製藥巨頭正面臨嚴峻考驗。
製藥巨頭的三大危機
1. 獲利神話難以延續
過去,製藥巨頭憑藉一款神藥即可賺取數十年的穩定現金流。例如,艾柏維的Humira在專利期間內漲價超過30次,使公司能長期維持高本益比。然而,這種模式可能在未來被全面顛覆。美國最大的醫療保險公司United Health近期因腐敗醜聞股價腰斬,而川普更要求藥品價格符合「最惠國藥價」政策,預估此舉將使全球藥廠淨利減少8%。
2. 專利與品牌挑戰
雖然Lilly憑藉GLP-1類藥物崛起,但該化合物的專利並非掌握在公司手中。Lilly的護城河主要來自品牌效應與製藥工藝。2025年Q1,Lilly雖然財報優於預期,但因CVS將其Zepbound排除保險名單,導致股價重挫近10%。這意味著藥品替代風險大增,也將進一步壓縮其本益比。
3. 仿製藥與地緣政治壓力
隨著政府對仿製藥政策的放寬,Lilly面臨更大挑戰。例如,美國政府允許Mochi Health和Willow Health的相似仿製藥進入市場,儘管Lilly表示將擴大產能,但以量制價的傳統策略正面臨嚴峻考驗。此外,川普要求製藥公司回美設廠,增加了巨大的生產成本。
製藥產業的潛在機會
儘管危機重重,但AI技術的進步或許能為製藥產業帶來新機會。前Google CEO Eric Schmidt認為,AI將大幅改變藥品研發流程,縮短開發時間並大幅降低成本。
製藥股是黑馬還是黑天鵝?
儘管Lilly和其他醫藥股的獲利仍在成長,但是否能吸引大額資金進場,仍需等待市場信心回升。正如Google在搜索廣告市場的壓力,製藥公司面臨的挑戰也在加劇。投資人應持續觀望,避免在產業動盪時過早進場。 (相關報導: COMPUTEX開幕!黃仁勳演講失靈?為何台積電失守千元,仁寶大漲「背後原因」曝光! | 更多文章 )
資料來源:基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