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落幕,川普在四年後重新上台。完成「回鍋總統」大業。美國歷史上,只有19世紀末民主黨的克里夫蘭(Grover Cleveland,第22和24任總統),能完成「回鍋」壯舉。
川普為什麼能贏?這個問題的對立面就是「民主黨為什麼會輸」筆者此前從民主黨的面向討論過民主黨的敗因。這裡從共和黨的面向,討論一下川普的勝因。
川普能獲勝,議題設置的勝利是最大的因素。在這次選舉中,最大的議題有四個:經濟、非法移民、墮胎和民主。
首先,經濟是最重要的因素,高通膨讓美國選民怪責民主黨政府。
這次選舉最重要的議題當屬經濟。儘管拜登政府讓美國走出疫情的低迷,美國經濟增長快,股市也屢創高峰,聯儲還不得不以高利率防止經濟過熱。然而,過去四年,美國經歷數十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令人民的「失落感」極高。
通貨膨脹並不是拜登政府造成的。這輪來勢洶洶的通貨膨脹最主要的因素有4個:(1)疫情期間發行了兩次大手筆的救市撥款,每次都以萬億美元計。要知道,2009年金融海嘯時的救市,才是7000億美元。這數萬億的新錢流入市場導致水漫金山。(2)美聯儲為了避免經濟過熱,於是不斷提高利率,但這一來又導致全球美元回流。(3)川普時期留下的關稅政策讓商品價格上漲,特別是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絕大部分都轉移到消費者上。(4)疫情、戰爭、禁運、供應鏈重建等各種導致的國際貨運不暢或生產力不足而導致各種短期的能源和物資短缺。這四個因素中,疫情是罪魁禍首。
美國通貨膨脹的高峰出現在22-23年。它雖然高,但這是和美國長期低通膨對比顯得高,放在國際水平並不那麼突出。它只能慢慢化解,沒有一蹴而就的良方。況且拜登推動通過《反通膨法案》,在「拜登經濟學」之下通膨膨脹率已降囘疫情之前。
美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美國經濟走勢不差,但貧富不均問題嚴重,高通貨膨脹雪上加霜。經濟增長都被巨富所獲取,普羅大衆的收入沒有同步增長,卻承受了歷史性高通膨的苦痛,獲得感極低,失落感極高。
經濟問題是最容易怪罪現任政府的議題。雖然現在通膨率下降,但上漲了物價沒有可能回滾到從前。選民們都記著川普時代物價和現在的對比,自然對拜登不滿了。
同樣重要的是,儘管在經濟問題上,雙方都不見得有什麼「絕世好橋」,能迅速解決通貨膨脹和製造業回流的問題,但川普提出的方案是至少在短期更直接的方案。
第一,川普提倡傳統能源,利用美國豐富的能源資源,加大石油天然氣的開採。一方面可以擴大就業,一方面還可以增加出口,一方面還可以降低美國本土的能源價格,從而降低生活和生產成本,抑制通膨和降低製造業回流的阻力。
無論是提倡傳統能源還是燃油車,都會以全球暖化為代價,加劇民主黨人擔心的「氣候危機」。川普固然鼓吹全球暖化是「騙局」,但氣候危機逼近比較遙遠,經濟起色卻立竿見影。而且即便全球暖化了,對美國也不是壞事;因為美國有大片的北極領土,可以變成沃野千里。於是,選民看重的還是「眼前利益vs長期利益」、「本土利益vs全球利益」的權衡。很明顯,選民作出了選擇。
第三,川普提出的關稅政策,雖然效果成疑,但邏輯簡單直接,能讓選民「一聽就懂」。
第四,就算川普沒有提出什麽有效的政策,但川普的作風比賀錦麗更容易讓市場獲得信心。「信心經濟」是經濟中很重要的因素。不少時候,經濟不景就源於信心不足。在這方面,川普的確遠勝。
拜登政府四年閒,非法移民問題嚴重。從下圖可知,在川普統治期間,每月的新入境非法移民數量大約是五萬人級別。這些非法移民如果被邊境截住,即進入數據統計(沒截住的數量不明)。他們會被帶到拘留營地,進行資格審查。有的人能獲得臨時身份,在營外等候上庭。不通過審查的人將會被遣返(深藍色部分),但還有很多繁瑣的程序。2020年,因為疫情緣故,川普利用了移民法案中的Title 42,可以用公共防疫理由,即時在邊境驅逐非法移民(淺藍色部分),無需經過上庭的程序。這樣大大降低了滯留美國的新入境非法移民數量。
包括移民問題在內,賀錦麗對多數政策並無明確想法。圖為2024年11月6日,賀錦麗在華府的霍華德大學校園發表落選演說、承認失敗。(美聯社)
拜登上任後(2021年1月)不久,非法移民入境數量就暴增,高峰時達到每月30萬人級別。開始時,拜登政府還能基本維持川普時期驅逐非法移民的力度(淺藍色部分),但入境者太多,每月新入境非法移民滯留在美國的數量已暴漲到十幾二十萬人的級別。到了2023年Title 42過期,政府無法以防疫為藉口即時遣返,於是非法移民數量進一步劇增,到了每月三十萬人以上。最近一年有所下降,但依然在每月二十多萬人的高位。這些人大約有一半到三分之二,能留在美國(粉紅色部分)。據去年10月統計,在拜登上任以來到統計時,有250萬人以各種方式留在美國,280萬人被遣返或即時驅逐。 但有人估計的數字遠遠高於以上。
第一,對居民生活的困擾。非法移民出了拘留營,傾向聚居,大大改變了當地的人口結構,帶來治安和文化衝突問題。川普多次說,非法移民中有大量的黑幫分子,在美國無惡不作。在選舉期間,俄亥俄春田市(Springfield)就有傳出海地非法移民吃貓的謠言,被川普方放大後,影響惡劣。
第二,美國必須為此付出巨額的成本。應對非法移民的成本驚人,無論是巡邏、拘押、營地管理、法庭等都是巨額開支。美國還要支付非法移民的福利。
第三,非法移民以體力勞動為主,降低了美國的工資水平,搶了低收入階層的美國人的飯碗。
第四,巨大的不公平。在美國獲得合法移民的身份並不容易,尤其是大家最熟悉的途徑,到美國讀書,畢業後獲得工作簽證,再申請綠卡,每一個環節都有海量的競爭。特別是如印度中國等國家的學生,獲得工作簽證只能靠抽籤,中簽率只有20%左右。反而非法移民變成合法公民,還更方便快捷。這種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的倒掛,不但讓規規矩矩遵守法律的人,被當成是傻子,更對美國急於打贏科技戰不利:那些來美讀書的外國人多是美國最急需的科技人才,反而被重重機制所「刁難」。
(相關報導:
張鈞凱專欄:川普荒唐「保護費」,「照單全收」是藍綠共識?
|
更多文章
)
美國人對非法移民暴增早已怨聲載道。川普在這個議題上是佔盡上風的。川普主打了非法移民的議題,還能更好地和經濟議題結合在一起。因為「把非法移民趕跑,就能讓人民生活得更好」,這個邏輯也是直接易懂的。
拜登政府不是沒有嘗試立法解決,但這份法案(HR115)在今年2月被參議院以一票之差拒絕(49:50)。雖然賀錦麗指責川普要共和黨人「阻止法案通過」,才是非法移民得不到處理的罪魁禍首,但民主黨一向較親非法移民的立場,卻是眾所周知。
賀錦麗在非法移民問題上最大的失策,就是沒有嘗試正面論述自己的觀點。非法移民問題固然有以上說的缺點,但也能找到正面的論述。正如筆者一直批評賀錦麗選擇中故意採取模糊、迴避問題,以免「說多錯多」的策略,在每一次辯論、採訪、競選集會中,賀錦麗都不是指責川普「阻止法案通過」,就是「我會根據法律去做」、「我以前已經清楚説過了」、「我的態度一直沒有變」等話語搪塞。這相當於完全放棄了在非法移民問題上的話語權。
墮胎權問題在2022年中期選舉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幫助民主黨守住了參議院。然而,畢竟兩年過去了,這個議題雖然依然很受重視,但不如兩年前那麽受矚目。
更關鍵的是,這個議題很難和經濟議題聯係在一起。於是,民主黨在這兩個問題上的論述,就非常脫節。效果遠不如共和黨能把經濟議題和非法移民議題相掛鈎相比。
總而言之,墮胎權發揮的效力,並不如民主黨設想中的大。
民主黨最後一個主打的議題是「守護民主」。這個議題上,川普「一六國會山暴動」本應是民主黨最好的武器。
諷刺的是,認為美國民主出了問題的人不少,在出口民調中,認為美國民主「受威脅」的人高達73%。然而,在這些人中,投共和黨的佔51%,投民主黨的只有48%。這和認為美國民主「安全」的投票比例,基本一致。
這意味著,絕大部分人,即便他們認為美國民主受威脅,也沒有把它作為一個影響投票的因素。
這大概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共和黨也宣傳「民主受威脅」,不但說民主黨「選舉作弊」,還說大批非法移民投票就是民主黨作弊的方式。這種説法當然是毫無根據的,但它確實在競選宣傳中很有效,還能把「民主」和「非法移民」連接在一起,助長了「非法移民」議題上的優勢。
第二,民主黨在「換登」中反民主,讓不少對民主非常在意的人,也覺得意氣闌珊,認為說川普不民主,但民主黨最多也不過是「比較沒那麽爛的橙子」罷了。民主黨可謂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