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選民們再次選舉川普(Donald Trump)為總統,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領導下經濟狀況的不滿,以及對川普第一任期內低通膨和疫情前情況的懷念。
為了滿足這些選民的期望,川普的主要經濟工具將與第一個任期相同:關稅和減稅。但也有一些區別。他現在計劃徵收的關稅範圍更廣、稅率更高,而減稅的針對性更強。
經濟學家和投資者一致認為,關稅將給通膨帶來上行壓力,而減稅可能會刺激成長並增加赤字,兩者結合起來往往會推高利率。事實上,最近長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原因是經濟數據表現強勁且市場預期川普將勝選。
儘管如此,川普第一任期頭幾年的政策措施對經濟的提振作用超過了許多人在2016年大選之夜的預期,現在人們的預期也可能存在類似的偏差。首先,他目前接手的經濟前景相對良好。經濟成長意外強勁,通膨率已從峰值水準大幅回落,儘管物價仍居高不下。聯準會定於周四進行今年以來的第二次降息。這應會將經濟衰退風險降至最低。
其次,至於川普自己的計劃,他可能不會像之前揚言的那樣大幅提高關稅,而是會選擇通過談判而非貿易戰來解決問題。美國國會可能會淡化他的稅收計劃。最後,總統很少能主導經濟表現。與更大的力量以及危機、戰爭或新技術驅動的繁榮等意外事件相比,川普的政策對未來四年經濟表現的影響可能更小。
貿易是重中之重
川普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首個機會可能就是關稅,他可以在不徵得國會許可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即便如此,行政程式和談判可能會推遲關稅的實施。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從啟動對華貿易戰到徵收關稅,中間間隔了11個月。關稅問題也可能被納入延長2017年減稅政策的更廣泛談判中。
川普第一任期的關稅對通膨沒有明顯影響,因為這些關稅的稅率相對較低,而且當時全球需求和投資低迷以及勞動力市場疲軟正朝著抑制通膨的方向發展。在他當年當選總統前夕,美國民眾薪資年漲幅僅為2.4%。當時債券投資者預計未來通膨率平均為1.8%,低於聯準會2%的目標。
這一次,川普提議徵收更高的關稅——對中國至少徵收60%的關稅,對其他所有國家徵收10%至20%的關稅。這樣的組合將使美國的關稅稅率升至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準。而且,這一切將出現在需求旺盛、供應鏈易受地緣政治衝突影響以及人們對通膨記憶猶新的時刻。目前美國民眾薪資年漲幅為3.8%,債券市場預計未來通膨率為2.3%。
這表明,與川普的第一個任期相比,這次關稅政策可能構成更大的通膨風險。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計,川普提出的對中國徵收60%關稅以及對其他國家徵收10%關稅的計劃將導致美國消費者價格上漲0.9%。這只是一次性影響:最終,通膨率應會回落到其潛在趨勢水準。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川普勝選對押對寶的馬斯克意味著什麼?
|
更多文章
)
但其他因素可能會削弱關稅的影響。進口商可能會將更多關稅消化在利潤率中。美元可能會升值,抵消進口價格的上漲。最重要的是,一些顧問表示,川普將利用關稅作為談判策略,以降低其他國家的貿易壁壘,因此實際關稅上調幅度將小於他威脅的程度。而且,如果川普看到關稅擔憂不利於股市或推高利率,他可能會作出妥協。
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認為,川普將把對華關稅稅率上調20個百分點,而不是60個百分點,而且不會對其他國家全面徵收關稅。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認為使用聯準會偏好的價格指數衡量,剔除食品和能源的通膨率將在一年內從目前的2.7%降至2.3%,而不是他們基準預測中的2%。他們得出結論,認為這種差異不會阻止聯準會降息。2.3%的通膨率仍將低於過去三年大部分時間的水準。
然後是稅收
川普和國會共和黨人2017年通過的稅法中有一些條款將於2025年底到期,比如對以個人申報方式納稅的個人和企業的稅率下調,他們已將延長該法的期限列為優先事項。美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The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估計,這將在10年內耗資約5兆美元。這一過程可能會佔用明年的大量時間。
全面延長這些條款應不會對經濟成長或利率產生太大影響,因為投資者和公眾的行為已消化了這種預期。
但川普的其他提案則不然,這些提議有時包括降低企業稅率;對小費、社會安全福利(Social Security)和加班費免稅;以及汽車貸款利息和州稅及地方稅的抵扣。美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估計,這些提案將在10年內增加約4兆美元的赤字。
關稅收入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這部分成本,削減支出也會起到同樣作用,不過川普還計劃增加一些支出。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經濟學家Kyle Pomerleau表示,2017年的稅法有利於長期成長,因為它通過降低所得稅、利潤稅和投資稅率,並縮小稅收減免範圍,簡化了稅收體系。他表示,川普的新提議不會產生同樣的好處,因為新提議中的稅收減免措施會令稅法更加複雜。
儘管如此,減稅應會給經濟帶來一些提振。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估計,如果共和黨統一執政,在不提高關稅的情況下,在2025年和2026年將分別對經濟成長率帶來0.5個百分點和0.4個百分點的提振。德意志銀行估計,如果對中國徵收60%的關稅,對其他所有國家徵收10%的關稅,那麼對經濟成長的淨影響將變為負面。
減稅也會增加赤字,給利率帶來上升壓力。摩根大通(JP Morgan)利率策略師John Barry估計,美國財政部目前的發債計劃足以為明年的赤字提供資金,但在不延長2017年減稅政策的情況下,2026年至2029年期間將出現3.3兆美元的缺口。如果延長該減稅政策,且川普的計劃得以實施,那麼缺口還會更大。
如果美國財政部開始擴大拍賣規模,為更大規模的赤字融資,這很可能會給收益率帶來上行壓力。Barry估計,共和黨統一執政將使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提高0.4個百分點;截至上周五,市場已消化了其中0.15個百分點的漲幅。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川普勝選對押對寶的馬斯克意味著什麼?
|
更多文章
)
但考慮到上一財年的預算赤字達到1.8兆美元,是八年前的三倍,即使是由共和黨掌控的國會可能也不會滿足川普的所有要求。
「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不會不計代價地給社會安全福利或加班費免稅,無論這種想法有何利弊,」前共和黨國會助理、目前在Piper Sandler任職的Don Schneider表示。「根本沒有足夠票數支持這樣做。」
儘管如此,川普對共和黨議員的影響力自他第一個任期以來有所增強,而且他已展現出力推自己優先事項的能力。
監管
川普已提議放鬆監管,例如對併購交易以及對石油天然氣行業的監管。這些措施應會促進經濟成長和提振商業信心,並抑制通貨膨脹。但經濟學家們認為,放在更廣泛的經濟中,其影響又太難判定。例如,美國石油產量和汽油價格主要受國際價格驅動,而國際價格又受到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制裁、中東衝突和中國經濟成長的嚴重影響。
同樣,雖然川普驅逐非法移民的計劃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工資和物價上行壓力,但鑑於美國勞動力市場規模很大,這種影響可能並不明顯。
川普的經濟議程不僅關乎經濟成長,也在試圖恢複製造業曾經創造的良好就業和健康的社會環境,同時減少對地緣政治對手中國的依賴。「是的,這要付出代價。很多時候,我認為這是值得的,」美國製造業聯盟(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主席Scott Paul表示。
「全球化帶來了破壞、混亂和毀滅,」川普第一任期內的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去年寫道,「相比之下,保守派則尋求捍衛傳統價值觀和制度,維護社會結構,並為家庭和社會繁榮提供條件。」萊特海澤很可能在川普第二個任期內再度擔任某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