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川普(Donald Trump)勝選的結果變得明朗,周三美國盟友和對手的領導人準備迎接美國經濟政策及其處理對外關係方式的迅速轉變。
川普所在的共和黨也重新獲得了參議院控制權。川普已承諾提高進口關稅,並減少對那些國防開支不足的盟國的支持。川普還表示,他將致力於盡快結束俄烏戰爭。
全球各國元首和政府領導人紛紛祝賀川普勝選。他的勝選可能會令美國的朋友和敵人都感到震驚。
對中國來說,川普的回歸預示著中美貿易戰將開啟一個新階段,這場貿易戰始於川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而此時中美之間更廣泛的關係正處於緊張狀態中。
川普在競選期間提出,計劃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60%的關稅,這比他第一任期內適度上調部分中國商品關稅的力度大幅提高,當時這一舉措是川普第一任期的標誌性政策。
據了解川普圈內想法的人士透露,就中東問題而言,川普的第二屆政府可能會像其第一任期那樣,重新對德黑蘭方面採取「極限施壓」政策。
這可能會重塑該地區的態勢,伊朗及其代理人正在與以色列進行多線作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可能會對伊朗採取更強硬的反擊,納坦雅胡是川普的支持者,他很快就向川普表示了祝賀。
對於烏克蘭,川普當選總統增加了基輔在沒有美國提供的巨額資金和物質支持的情況下能否繼續抵禦莫斯科入侵部隊的不確定性。俄羅斯軍隊目前控制著烏克蘭近20%的領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祝賀川普「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選舉勝利」,並稱讚川普「致力於『通過實力實現和平』」。但兩人之間的關係有時也很緊張,川普的幾位重要支持者已對美國支持烏克蘭表示擔憂。
許多烏克蘭人擔心,川普可能會通過削減關鍵的軍事和財政支持,或尋求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達成一項可能將領土和影響力割讓給莫斯科的協議,從而削弱基輔的實力。普京一再表示,他只對一項能讓烏克蘭解除武裝並阻止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簡稱:北約)的和平協議感興趣。
在位於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官員們現在面臨著有關這個由美國主導組織的未來的問題。川普曾多次嚴厲批評這個軍事聯盟,因為多數歐洲成員國在軍事支出方面長期落後於美國。
近年來歐洲的支出已經逆轉,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急劇上升。這一成長始於川普第一屆政府期間,在莫斯科對基輔採取敵對行動之後不久,但這一成長是否足以安撫新川普團隊仍是一個未知數,這讓北約外交官們緊張不安。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川普勝選對押對寶的馬斯克意味著什麼?
|
更多文章
)
北約新任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在2018年擔任荷蘭首相時曾跟川普唱反調,最近他則一直在談論北約需要增加支出和採取更多行動。周三上午,他迅速向川普表示了祝賀。
「我期待再次與他合作,通過北約實現以力量促和平,」呂特說。「通過北約,美國擁有31個朋友和盟友,他們幫助促進美國的利益,增強美國的實力,保護美國人的安全。」
但進一步增加軍費開支將需要北約32個成員——其中29個是歐洲國家——的政府和立法機構採取行動,因此迅速採取行動並不容易。
在布魯塞爾,歐盟官員已制定計劃,以回應川普的壓力。川普在競選期間曾多次對美國與歐盟的實體商品貿易逆差表示憤怒。
歐盟官員和外交官最近幾周強調,他們不希望發生貿易戰。但他們表示,如果下一屆美國政府執意徵收高額關稅,歐洲將時刻準備採取有針對性的反制措施。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大西洋兩岸數百萬個就業崗位和數十億美元的貿易和投資取決於我們經濟關係的活力和穩定性。」
決定哪些美國商品可能成為報復目標將取決於美國貿易措施的細節,以及哪些美國州和選區被視為政治上最敏感的地區。
歐洲的回應可能會遵循熟悉的策略。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內對歐洲徵收鋼鋁關稅後,歐盟對一系列美國產品徵收了關稅,包括來自肯塔基州的波本威士忌;肯塔基州是時任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麥康奈(Mitch McConnell)的家鄉。
有外交人士表示,歐洲官員還研究了歐盟在貿易方面可以向美國提供什麼,包括在農業機械方面加強合作的可能性。合作制衡中國是布魯塞爾可能向華盛頓拋出的另一個橄欖枝。
中國有可能成為川普關注的重點,起手動作將是高關稅;總體而言美國將中國視為經濟和軍事領域的對手。
美國新的貿易壁壘將給中國經濟造成痛苦。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認為,高額關稅將嚴重擠壓中國與美國的貿易,降幅可能高達70%,這將導致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佔的份額從2023年的14%左右降至僅4%。
與川普第一個任期相比,中國企業應對更高關稅的能力有所下降。國內支出疲軟已導致製成品價格下跌近兩年,公司利潤率受到擠壓,許多企業陷入虧損。
然而,與貿易戰的第一階段一樣,中國政府也有辦法減輕關稅帶來的衝擊,並對美國做出回應。經濟學家表示,決策者可以降息,並向出口商提供退稅和其他優惠政策。
和對歐盟一樣,中國政府也可以採取報復措施試圖迫使美國重新考慮貿易行動,比如提高對摩托車和波本威士忌等美國產品的關稅,或者限制對晶片製造等高科技行業所需的關鍵礦物的供應。經濟學家表示,中國政府還可以讓人民幣貶值,使其能夠在美國以外的市場奪得市場份額。
川普的第二個任期將在多大程度上尋求盟友的幫助來向中國政府施壓,這對華盛頓方面的長期盟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韓國在拜登擔任總統期間下了很大的賭注,該國領導人去年還曾在白宮演唱《美國派》(American Pie),韓國企業巨頭向美國的半導體、電動汽車和綠色能源領域投入了數百億美元資金。據韓國官方估計,這幫助推動韓國在2024年上半年對美貿易順差達到創紀錄的約290億美元,同比成長55%左右。
現在,隨著川普上台,局面似乎變得不明朗。川普先前曾將矛頭對準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失衡,並且他可能會放棄拜登的產業政策。周三,韓國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和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的股價暴跌。
北韓更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內,金正恩(Kim Jong Un)把尋求制裁減免放在首位,並與這位美國領導人舉行了三次會晤。但在談判破裂後,金正恩力推北韓自力更生,然後與普京達成了緊密協議,其中包括最近的軍隊部署。近年來,平壤方面的核武庫只增不減。
「金正恩可能覺得自己在與川普的峰會結束後沒有達成協議,完全被美國方面背叛了,」首爾國立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國際安全教授Sheen Seong-ho說。「所以他可能會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川普勝選對押對寶的馬斯克意味著什麼?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