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億萬的避險基金經理人鮑爾森(John Paulson)表示,如果他在川普(Donald Trump)第二任期中擔任財政部長,他將與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合作,大幅削減聯邦支出,包括取消《通膨削減法案》(IRA)中的綠色能源補貼,鮑爾森視這些政策為浪費公帑。
財政部長將成為川普幾項重要政策的關鍵人物,包括延長《減稅和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以及推出廣泛的新減稅措施。《減稅和就業法案》的部分內容將於2025年底到期。金融市場擔心,由此產生的赤字可能會對利率構成上行壓力。
根據《華爾街日報》,鮑爾森表示自己若能掌管財政部,首要任務將是延長川普2017年推出的減稅政策,並取消針對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的稅收補貼,以減少財政負擔:「所有這些低效、不經濟的能源補貼都應該取消,這將降低支出」。根據租稅基金會(Tax Foundation)的數據,廢除清潔能源減稅政策可在十年間產生約9,210億美元的稅入。但川普不能單方面這麼做;廢除該法或其中的任何稅收減免條款都需要國會批准。
鮑爾森與川普的關係始於十多年前,兩人多年來維持著密切聯繫。他既是川普的盟友,也是共和黨的重要金主,經常向支持共和黨的政治機構捐款,例如「參議院領袖基金」(Senate Leadership Fund)。此外,他也是保守派智庫曼哈頓政策研究中心(Manhattan Institute)的受託人,該智庫由另一位華爾街重量級人物辛格(Paul Singer)領導。
鮑爾森向《華爾街日報》強調,他認為自己未來可能負責能源和貿易領域,包括「鼓勵能源生產,讓美國成為能源主導型生產國」,並實施「戰略性關稅」,以保護國內工業。根據鮑爾森的說法,此策略是為了減少美國對外依賴,並對某些進口商品,特別是中國商品,徵收高關稅。然而,經濟學家警告稱,此舉可能引發通膨風險,進一步影響經濟成長。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是否真的會實施全面關稅,還是僅僅將其作為一種談判工具。鮑爾森在採訪中暗示,關稅威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策略,目的是迫使對方做出讓步,比如說服約翰迪爾(John Deere)將生產留在美國。
川普承諾,如果他在11月贏得大選,他將讓馬斯克領導一個新的「政府效率委員會」,以評估和削減聯邦支出的方式來提供建議。馬斯克則在近期公開表示,聯邦政府每年約6.75兆美元的支出中,至少可以削減2兆美元,儘管他並未細述具體方案。鮑爾森稱,他還沒有和馬斯克談過合作的事情,但若馬斯克領導該委員會,他將提供全力支持。
今年4月,鮑爾森在佛羅里達州豪宅舉行募款活動,招待川普及數十名捐款人,籌得逾5000萬美元,用於支持川普的競選團隊、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以及數十個州的地方黨派。這表明鮑爾森在川普重回白宮的計劃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鮑爾森是正被考慮的財政部長人選之一。其他人選還包括Key Square Group的創始人、川普在華爾街的另一位盟友Scott Bessent、前貿易特使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和前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克雷頓(Jay Clayton)。
單單是鮑爾森成為了財長人選的競爭者,就意味著這位前對沖基金經理的地位顯著提升,他曾在2007-09年金融危機期間因做空次貸而獲得了約30億美元的收益,從而一舉成名。
在參議院確認提名的過程中,鮑爾森可能會面臨有關他背景的質詢。包括麻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在內的一些民主黨人可能會火力大開,對鮑爾森與華爾街的關係以及他從房地產危機中賺到的錢提出質疑。
鮑爾森向《華爾街日報》表示:「我不認為在參議院將有一場爭鬥。我與兩黨參議員的關係都很好。審查過程是一個嚴格的過程。這是在提名提交給參議院之前必須跨越的障礙。我認為,一旦我們跨過這一審查程式,我預期提名就不會遭到反對。」
川普第一任期時的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在當時是以53比47的票數險勝,人事案獲得參議院確認。 (相關報導: 美國大選》頂級富豪們如何左右選情?紐時解析力挺川普的兩種典型:馬斯克與貝佐斯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