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從《星鳴特攻》和《雷根總統》看媒體自甘為左派洗腦工具

丹尼斯奎德在電影《雷根總統》中飾演美國前總統雷根。(取自網路)

索尼互動娛樂(SIE)旗下 Firewalk工作室發行的3A遊戲《星鳴特攻》(Concord),是一個需要連網才能玩得5對5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索尼對這個遊戲可說是寄予厚望,原因是索尼雖然在不用連網的單機版遊戲成就斐然,但對於必須連網才能玩的「服務型遊戲」卻是欣羨不已。

原因很簡單,單機版遊戲是一次性買斷,遊戲賣得再好遊戲公司賺的就是賣遊戲那次的錢,連網才能玩得服務型遊戲,卻是猶如把一家賣場賣給玩家,在玩家遊玩過程遊戲公司還可以不斷地販賣東西──像是虛擬寶物、虛擬武器、虛擬服裝……給玩家,藉此持續地賺錢。

不是1億、不是2億、不是3億……是4億

也因為想要切入這種可以持續獲利的服務型遊戲,索尼對於《星鳴特攻》的資本投入毫無保留,有人估算是1億、有人估算是2億、3億,甚至最近有所謂的「內部人員」爆料索尼為《星鳴特攻》的投入資本其實高達4億……以上金額的單位當然都是美元。只是《星鳴特攻》上市之後,根本沒人要玩,短短12天索尼就「認賠殺出」,宣布關閉伺服器、全額退款給已經購買遊戲的玩家。

換句話說,在幾乎沒有收入的情況下,索尼此役等於把幾億幾億的美元全部丟到抽水馬桶裡面,嗯,不對,丟幾億美元到抽水馬桶抽水馬桶會阻塞,你還是可以把錢撿回來,應該說是把幾億幾億美元丟到金爐裡面去燒一樣。

星鳴特攻。(Concord)(取自網路)
星鳴特攻的「政確」角色設計讓玩家對此遊戲興趣缺缺。(取自網路)

《星鳴特攻》的失敗原因可說是一清二楚,製作小組在裡面大搞左派政治正確,把這種類型遊戲最重要的要素──遊戲角色弄得又醜又沒特色,遊戲玩家用行動表明自己對此沒有興趣(誰玩遊戲想要扮演那種角色啊),在《星鳴特攻》免費公測的時候,線上同時遊玩的人數就僅有2000多人(這種等級的製作通常線上同時遊玩人數都是以「萬」為計數單位,甚至數十萬人同時上線也不算稀奇,像是差不多也在那個時候發行的話題之作《黑神話:悟空》,就有48萬人同時上線的紀錄),遊戲正式上市之後,同時上線人數很快跌破1000大關,在關閉之前的一兩日,同時遊玩人數甚至掉到68人過。

等待20分鐘甚至更久都找不齊人組隊

由於《星鳴特攻》是一個5對5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意思是打一場起碼要湊10個人,因為同時上線遊玩人數超少,讓玩《星鳴特攻》的玩家要玩一場,常常要等待20分鐘甚至更久才能湊齊人,這種體驗當然會讓玩家更不想遊玩,人數越來越少根本是理所當然。

就在《星鳴特攻》的短暫生命期間,由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主演的電影《雷根總統》(Reagan)在北美悄悄上映,並且獲得不錯的票房,從8月30日上映至今,《雷根總統》一直能維持在北美票房排行前5名,到9月24日為止,累積的票房達到1670萬美元,已經超過1500萬美元的拍攝成本。 (相關報導: 「太政確」?可能是娛樂產業史無前例慘賠 索尼3A遊戲星鳴特攻發行不足半月就下架 更多文章

美國前總統雷根。(美聯社)
雷根的歷史成就讓左派對他恨之入骨。(資料照,美聯社)

看片名就知道,這是一部講述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生平的電影。曾經讓美國民眾票選為「最偉大的美國人」第一名(並不只是最偉大的美國總統,這份榜單還有許多其他職業的美國人入選)的雷根,因為召回左派極力反對的自由市場制度,創造出二戰後最長的經濟擴張期,讓左派社會主義國家集體崩潰,甚至讓美國政治光譜左邊的民主黨不得不向右轉,而成為左派文青的最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