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遠的澳洲內陸地區,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從兩架剛剛著陸的魚鷹(Osprey) 傾斜旋翼飛機上卸下物資。不久後,他們頂著烈日把巨大的燃料囊拖拽到位,開始連接軟管和噴嘴。
此次訓練演習的目標是:在靠近前線之處快速搭建起相當於便攜式加油站的設施,這樣一來,不用返回後方更大的基地就可以給飛機加油並將其重新武裝一番。
「最大的難點在於所需設備的數量,」負責督導此番搭建的Gabriel Castillo中士說。「涉及很多活動零件。」
這次訓練是為了確保軍隊能為其太平洋地區兵力提供補給做好更充分的準備。(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美軍正調整戰略,拓展在太平洋地區的足跡,這既是為了威懾北京,使其憚於發動旨在接管台灣的軍事行動,也是為了做好在必要時投入戰鬥的準備。
但美軍面臨某些極為重要、有時卻會被忽視的挑戰,其中一項是如何把燃料、彈藥和其他裝備運送給遠離美國主要基地、置身偏遠島嶼或海上通道的前線部隊,以及如何保護這些補給線免遭中國攻擊。
「有爭議的後勤是個問題,」James Rainey將軍最近出席一場由智庫舉辦的活動時說。「太平洋真的很大,離得太遠了。」 Rainey領導著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
美國重新思考其軍事後勤保障的背景是,新威脅已經出現在世界各地。例如,據美國陸軍軍官的一項分析,烏克蘭戰爭中,無人機正迅速發現後勤點,許多後勤點在不到24小時內就被摧毀。葉門胡塞武裝正利用飛彈和無人機把矛頭對準國際航運,這表明,有了現代化的裝備,一支規模相對較小的部隊也能騷擾補給線。
在太平洋地區,後勤挑戰尤為嚴峻。北京方面已投資于飛機、船隻、潛艦以及可打擊美方基地、跑道和護航隊的遠程精密飛彈。中國的網路能力也是一種威脅。所有這些都與先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衝突形成鮮明對比,分析人士稱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基本可以不受制約地部署其部隊和為部隊提供補給。
這次訓練是為了確保軍隊能為其太平洋地區兵力提供補給做好更充分的準備。(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美軍現在不得不考慮一種切實的可能性,即有人或許會以自蘇聯解體以來沒有誰能夠做到的方式挑戰或阻斷物流保障系統,」退役海軍陸戰隊中校Dakota Wood說。Wood曾是Heritage Foundation的高級研究員,目前在諮詢公司Hot Gates任執行長。
太平洋地區的島嶼地理特徵意味著,美國將需要藉助海運或空運來調動前線單位和裝備。美國計劃把部隊分散成規模較小、靈活機動的小組,這可以增大中國實施打擊的難度,但也會增大美方在廣闊區域內維繫部隊補給的難度。
「他們知道我們如何投射力量。他們一直在有針對性地增強自身能力,以削弱我們投射力量的能力,」目前任職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和諮詢公司Asia Group的Denmark說。
美國的一些議員正在敲響警鐘。亞利桑那州民主黨籍參議員Mark Kelly和猶他州共和黨籍參議員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提出了一項法案,要求五角大廈編寫一份關於印度—太平洋地區後勤保障能力的報告,並確定需要哪些額外資源。
這次訓練是為了確保軍隊能為其太平洋地區兵力提供補給做好更充分的準備。(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如果你能夠阻止一個坦克營獲得燃料和彈藥,你就不必摧毀它們,」蘭德公司(Rand)的高級國際和國防研究員Colin Smith說。
美國軍方官員表示,他們正在採取行動。美國已經尋求獲得更多基地的使用權,希望將物資預先部署到關鍵地點,並計劃在裝備維修方面加強與盟國的合作。該地區各個地點的機場正在進行升級。去年,美國獲得了菲律賓另外四個基地的使用權。
美國印太司令部發言人、指揮官Matthew Comer表示,該地區的每一次重大演習,本質上都是在考驗美軍投射戰鬥力以及與盟國進行後勤保障合作的能力。「從運輸設備、彈藥和人員,到燃料和維持保障承包,後勤保障仍然是每項作戰能力的核心,」他說。
創新可能會提供幫助。無人機和無人駕駛船隻可以運送物資,而不必動用可能更容易成為攻擊目標的大型艦船。採用替代電池或燃料可能意味著需要四處移動的物資體積更小。人工智慧可能會更好地預測何時何地需要補給。
後勤保障是海軍陸戰隊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該軍種正在進行重組,以便更適合進行島嶼作戰。作戰計劃的一部分內容是,讓規模小、機動性強且難以探測的小分隊在島嶼之間穿梭,在這些地區,部隊可以利用火箭彈、飛機和其他武器阻止敵方使用附近的關鍵水道。
一些地點可能設置輕便式加油和重新武裝點,從而讓飛機能夠快速地補充物資。一份作戰手冊稱,雖然這類行動並不新鮮,但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太平洋計劃來說「尤為重要」。
「顯然,從(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彭德爾頓軍營以及甚至夏威夷到作戰區域的距離是如此遙遠,以至於不斷地將物資運入和運出的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駐澳洲海軍陸戰隊支隊指揮官、上校Brian Mulvihill說。「因此,擁有前沿階段能力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還有更多工作要做。美國海軍陸戰隊去年發布的2030年後勤保障計劃稱,該軍種的後勤保障能力「資源不足,無法滿足我們未來部隊在未來戰場上取得成功的需求。」
「以高度分散的方式開展行動會增加後勤保障的負擔,」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高級研究員兼國防項目主任Stacie Pettyjohn說。「如果部隊試圖通過頻繁移動來加大中國軍隊瞄準他們的難度,那麼根據可能因中國軍隊攻擊而改變的不可預測的行動,一個地點所需的補給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
訓練中的加油設置。(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美國海軍陸戰隊後勤保障能力和概念開發負責人、上校Aaron Angell說,正在不斷取得進展。他表示,海軍陸戰隊計劃今年晚些時候在菲律賓建立一個新的預置地點。
他表示,總的來說,該地區的更多物資可能利用船隻、駁船和其他移動浮動平台,儲存在陸地和海上。精確空投和無人駕駛車輛可以在炮火下運送裝備,而不會危及士兵的生命。部署在條件艱苦地區的海軍陸戰隊可能更多地利用自身資源,比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廢物轉化能源系統或便攜式淨水裝置。
他說,海軍陸戰隊一度試圖縮減支援遠征機場和加油點的部隊規模。但在意識到削減幅度太大之後,海軍陸戰隊現在正調整這一決定。
「在海上環境中的移動能力和機動性,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Angell說。
在澳洲進行的上述訓練演習中,並非一切都進展順利。一架「魚鷹」飛機飛過空油囊,導致油囊有可能被抬升到空中。有一次,由於閥門問題,燃油從加油裝置中噴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