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將於11日登場,美國學術期刊《外交政策》資深編輯帕爾默指出,儘管中國國民黨(國民黨)原是中國共產黨敵人,但仍強力主打親中政策,而原本就反中的民主進步黨(民進黨),受到香港「反送中」運動高度影響,促使這場選舉成為對台灣認同的公投。另外,《彭博社》(Bloomberg)專欄作家高燦鳴認為,選民最在意經濟,而數據有利於蔡英文。
中國打壓香港 反為蔡英文助選
帕爾默(James Palmer)8日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中國簡報〉(China Breif)撰文稱,現任總統、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的民調大幅領先對手、國民黨籍的現任高雄市長韓國瑜,「蔡英文看來穩贏」,而蔡英文聲勢能夠上揚,中國對香港民主運動的態度占了很大因素。
Taiwanese voters go to the polls on Saturday in the most contentious elections since Taiwan’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FP's @BeijingPalmer reports.From our China Brief: https://t.co/hBGldKf13f
— Foreign Policy (@ForeignPolicy) 2020年1月8日
「(中國)大陸對香港的態度,損害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和解」,帕爾默寫道,「民進黨近期的廣告以此為主題,明確把香港的處境與台灣連結」。他指出,民進黨堅定反中,而原是中共敵人的國民黨,卻力推親中政策,並稱韓國瑜被指收受中國金援,「中國干預成為選舉關切議題,民進黨指責國民黨散布不實資訊」。
Many Taiwanese I talk to think that Tsai has been bad for the economy.Those who lean KMT blame DPP economic policy.It’s not true.I ran the numbers.In almost every economic metric, Tsai trumps Ma on economic performance.https://t.co/50h75i52FM
— TIM CULPAN (@tculpan) 2020年1月8日
韓國瑜打經濟牌 彭博:選民最在意
帕爾默說,韓國瑜批評與中國對立,台灣的經濟發展會受到威脅,「這點對選民有效」,「不過台灣經濟近期的發展,以及失業率新低紀錄,反駁(韓國瑜)相關指控」。《彭博社》(Bloomberg)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直言:「不論台灣選擇為何,中國不是主要議題,而是民主國家都在意的經濟。」
高燦鳴8日撰文表示,儘管台灣總統大選可輕易看出與中國的關係,「但從現實面來看......經濟才是選民最關心的事,且數據對蔡英文有利」。高燦鳴也說,蔡英文任內台灣的失業率來到20年新低點,為3.8%,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2任平均失業率為4.2%。
What’s at stake in Taiwan’s election?https://t.co/I1hvfGEjQT pic.twitter.com/EdM2gx8Bng
— The Week UK (@TheWeekUK) 2020年1月9日
蔡若勝選:重挫北京利誘政策 中國恐考慮武統
英國新聞雜誌《周刊》(The Week)記者格瑞騰(William Gritten)9日撰文稱,經濟是選戰焦點,但許多評論認為,這場選舉形同對台灣認同的公投,因為北京加強施壓,迫使台灣接受一國兩制。他還說:「國民黨政府1949年敗給中共到台灣,起初是獨裁政權,台灣1980年代成為唯一講中文的民主國家。」
格瑞騰認為,中國全球影響力前所未見的提高,若台灣如預期選出支持民主的政府,對中國是很大的反擊,而中國的干預及威嚇,都會被視為大錯特錯。帕爾默亦稱,蔡英文勝選將對中共長期推銷的「一國兩制」造成衝擊,「北京利誘失敗」。 (相關報導: 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若連任,台美中關係怎麼走?美國專家評估北京可能走向、華府應有對策 | 更多文章 )

不過帕爾默和格瑞騰均認為,蔡英文成功連任,仍要面對中國問題。格瑞騰表示,若蔡英文勝選,將面對中國大量散布「假新聞」的問題,「中國數十年來試圖說服台灣人,與大陸統一才有助於經濟繁榮」。帕爾默則說,中國不會放下統一台灣的著魔思想,「武統可能會開始被視為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