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灣認同 文章列表
#
台灣認同
約 28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即時
「軍審制」復活!賴清德怒批中國「3大滲透手段」這群人恐成首波清查目標
總統賴清德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近期國軍遭滲透、洩密案件增加的問題,宣布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專門處理現役軍人涉及國安犯罪的案件,包含洩密、叛國、內應等行為。
周育信
2025-03-13 14:14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郭力昕觀點:面對仇恨動員的心理狀態
台灣瀰漫在情緒政治與仇恨動員的氣氛裡,愈陷愈深。它無可否認的外在因素,是近年來中共對台灣持續升高的武統威脅與軍事騷擾,以及在國際非政治性之公共事務/組織上的全面打壓。北京政府希望以這些作法嚇阻台獨,卻不斷助燃、創造許多並不認同急獨立場的台灣人對中國整體的厭惡與仇恨。儘管北京政府以為可以「軟的更軟」平衡「硬的更硬」的對台策略,但我以為這種傷及台灣人民心理的粗暴作法,是非常愚蠢的——如果北京真的在乎「兩岸一家親」的話。
郭力昕
2025-02-19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文化
商業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小紅書成小洋芋,意外揭露當代「鐵幕」
美國西部時間18日19時30分左右,TikTok關停了對美國用戶的服務。有人說,這個夜晚,「TikTok與燈塔一起熄燈」。在此之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以9:0,裁定支持TikTok「非賣即禁」的法案,更讓前面這句話顯得無比真實。TikTok在美國約有1.7億用戶,其中一波自稱為「TikTok難民」,湧向了中國大陸的社群軟體「小紅書」。一覺醒來,「小紅『薯』」變成了「小洋芋」。
張鈞凱
2025-01-20 06:10
新聞
政治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賴清德上任後支持「台獨」激增7.6個百分點 游盈隆曝2大關鍵
台灣民意基金會針對「台灣人統獨傾向的新發展」進行民調,結果顯示,有逾5成民眾傾向台灣獨立,2成左右支持維持現狀,13%盼兩岸統一。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在賴清德當選總統以來,期盼台灣未來要獨立的人上揚7.6個百分點。游盈隆認為,支持台灣獨立的民眾激增和2事有關。
張庭維
2024-12-30 15:34
新聞
政治
國內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逾7成民眾自認台灣人 游盈隆曝1罕見現象:台灣認同壓倒性勝利
台灣民意基金會針對台灣人民族認同進行民調,結果顯示,逾7成的民眾自認是「台灣人」、認同為「中國人」者為10.1%,兩者皆是的「雙重認同」者僅9%。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中國人認同超越雙重認同實為罕見,而台灣人與中國人的認同之爭中,「台灣認同」已獲得壓倒性的全面勝利。
張庭維
2024-12-30 11:43
新聞
政治
賴清德管不住黨團「衝撞派」?游盈隆揭立院大戰一盲點:這群人只會衝撞,沒有別的本領
國民黨團今(20)日力拚《選罷法》、《憲訴法》及《財劃法》三讀,但民進黨團19日晚間突襲破窗進入議場,搶先占領主席台,雙方今早爆發激烈肢體衝突;同一時間,場外聚集的青鳥抗議群眾,也與警方發生推擠。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直指,今日立法院三大案不可能照國民黨的版本通過,「那倒底是在衝撞什麼呢」;他也質疑,賴清德真的管的動民進黨立院黨團嗎?
李瑋萱
2024-12-20 15:24
新聞
政治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賴清德聲望奇蹟式翻轉!百萬支持者站隊回流 游盈隆揭關鍵4因素
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12月最新民調,總統賴清德的聲望上演「奇蹟式翻轉」,高達5成1的民眾贊同賴清德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3成5不贊同,1成3沒意見、不知道,也就是說賴清德的執政表現獲得過半數國人的肯定和支持;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賴清德支持者回流166萬人,同時減少150萬人站在對立面,賴清德已迅速脫離剛形成的執政困境。
張大任
2024-12-17 08:40
新聞
國際
國內
歷史
從打假球到世界冠軍,棒球如何承載殖民歷史與國族認同?
「中華隊贏了!台灣冠軍!台灣冠軍!」台灣棒球球評在轉播室激動大喊。「這是我國隊史上第一次的世界棒球12強冠軍!」
BBC News 中文
2024-11-27 08:46
新聞
政治
賴清德想傳遞什麼訊息?國安人士:化解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台灣派的矛盾
總統賴清德今(10)日發表任內首次雙十國慶談話,國安人士表示,兩岸論述方面,賴清德談話內容從中華民國台灣歷史出發,以「民主」、「團結」、「和平」三大關鍵字貫穿與涵融中華民國113年、台澎金馬落地生根75年脈絡,以安慰與同理心求同存異地回應了擁有不盡然相同的認同,但都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台灣人。
楊舒媚
2024-10-10 16:57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虛構不是謊言的遮羞布
以二戰末期台籍戰俘監視員為背景的台劇《聽海湧》,播出之後得到正反兩極的評價。有人認為《聽海湧》堪稱為年度最佳台劇,「拍出了台劇新高度」,並呈現出台灣認同紛擾下的縮影。另外有人認為,這部影集為了賣弄台灣悲情,不惜扭曲歷史,其中以文史專家徐宗懋的批評為最。
張鈞凱
2024-09-30 06:10
新聞
兩岸
藝文
文化
林依晨「我是成都人」爭議後現身,回應吐心聲:「成都、台北、宜蘭是我成長的地方...」
「零負評女神」林依晨日前在大陸綜藝節目脫口「我是成都人,我爺爺是成都(人)」,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引發各界議論。林依晨在事件後首度現身,面對媒體關切近來「成都人」爭議延燒,在公關幾經阻擋後,她緩緩吐出心聲:「成都、台北、宜蘭是我祖父母、外祖父母還有我自己成長的地方,沒有這些地方、這些人,就沒有現在的我,請大家理解。」
兩岸中心
2024-09-06 13:57
評論
政治
兩岸
財經
風評
經濟
風評:從台東釋迦到花蓮文旦,「經貿武器」威力遞減中?
再過半個月就是中秋節,大陸國台辦選擇在此時宣布,有條件地重新開放文旦柚輸陸,但僅限於花蓮文旦,必須是選定的果園、包裝廠,才能銷往對岸。這種作法是仿效台東釋迦的「特區准許制」,允許特定區域的經貿輸入限制。從台東釋迦到花蓮文旦,用這招對台,還能發揮多大功效呢?
主筆室
2024-09-04 07:20
評論
政治
吳典蓉專欄:民粹領袖的宿命
「選舉如詩,治國如散文」,這句名言是被用來形容總統大選的,但也適合柯文哲和民眾黨當前的處境,大選時年輕選民如癡如醉的力挺柯文哲、隱然帶動一場世代革命,相較於現在的競選團隊財務出包、政治獻金支出一筆爛帳,某種程度也驗證了單靠民粹領袖魅力的侷限。
吳典蓉
2024-08-15 06:20
新聞
國際
國內
哥大論壇》修憲後形成「超級總統」 蘇起建議台灣民主做這2件事
「或許我們(的民主)應暫停和重置」,我國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13日參加首屆「哥倫比亞論壇」直言,由於1997年修憲後,總統任命人事不用閣揆副署,也不用經國會批准,形同「超級總統」,「可是我們自稱民主」,所以應先暫停,重新思考、反映自身,重置民主。
簡恒宇
2024-07-13 21:00
新聞
政治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 自認「又中又台」者變少了!台灣人認同逼近8成 游盈隆點名黃仁勳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兩岸情勢越趨嚴峻。針對民族認同,《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有7成7以上受訪者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或「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者,皆不到1成。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從兩蔣威權統治的中國化到政治自由化、民主化、本土化、台灣化,大規模的認同移轉,反映的是一種來自社會內部真正的「寧靜革命」。
李瑋萱
2024-06-27 09:44
新聞
政治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民進黨支持度遠超群雄 藍白大選至今流失逾百萬支持者
台灣國會在本次大選首度出現3黨不過半的情形,朝野立委為了各項法案吵得不可開交,甚至一度上演全武行。而台灣民意基金會6月針對台灣人的政黨支持傾向進行民調,結果發現,在20歲以上台灣人中,3成7支持民進黨、1成8支持國民黨、1成4支持民眾黨、其他小黨合計2.7%,以及2成7的中性選民。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這顯示民進黨現在不僅是台灣最受支持的政黨,社會支持規模更超過藍白2黨的總和,「這是一個讓人充滿好奇的發展」。
張大任
2024-06-18 08:5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祭出對付陳水扁的招數 新加坡學者:賴清德這點更有運作空間
我國新總統賴清德上任未滿1個月,外部面對中國升高軍事壓力,內部則是朝小野大局面。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莊嘉穎撰文表示,近期的發展呼應首位民主進步黨籍總統陳水扁所處情況,但賴清德比陳水扁冷靜,且他至少要讓在野陣營不影響執政,同時讓外部盟友相信其為穩定存在。
簡恒宇
2024-06-08 1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張競觀點:賴清德就職演說自曝立場矛盾
臺灣社會對於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能否順利如其所言與所望「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臺灣」,可能尚無定論。但此篇演說對於其他政黨,以不點名方式提出:「任何一個政黨,都應該要反併吞、護主權,不可為了政權犧牲國家主權。」到頭來卻很可能會變成迴力鏢,讓本身滿臉豆花!
張競
2024-05-22 06: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鄭文燦520後首度亮相 解讀賴清德演說「2大關鍵詞」,強調和平是唯一選項
賴清德總統5月20日上午發表就職演說,兩岸論述引起各方關注與不同解讀。海基會候任董事長鄭文燦今(21)日在一場研討會上解讀,「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與「維持現狀」是賴總統講話的兩大關鍵詞,兩岸關係和對美外交缺一不可,和平是台灣唯一的選項,兩岸交流必須要回到制度性軌道。
張鈞凱
2024-05-21 12:01
新聞
政治
「馬習二會釋出很多彈性」 趙春山稱賴清德520談這點就有對話空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4日將訪問中國,對此,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在政論節目《少康上線啦》中表示,中國對台策略方面,已從反獨轉為促統,往中華民族復興的方向發展;且馬習二會透露,只要台灣認同「一家人」的概念,兩岸將有更多的對話空間。
蔡翌暄
2024-04-24 08: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