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商以癌藥基金之名推加熱菸? 病團怒:犧牲健康非基金理念

圖片來源:台灣拒菸聯盟

8月29日,民間團體以「推動癌症新藥基金」為口號走上凱道遊行,要求政府儘速開放加熱菸,以菸捐挹注癌藥基金。催生台灣癌症新藥基金的台灣癌症基金會立即發文澄清,表示基金會並非遊行主辦單位,也未獲悉有任何癌症病友團體參與,並強調「任何政策調整都建議政府仍必須經過嚴謹、專業且透明的審查程序,確保不會因短期財政利益而損害長期公共健康。」台灣拒菸聯盟亦指出,菸商意圖透過所謂民間意見施壓審查委員,政府應勇敢拒絕菸商干擾,否則總統賴清德提出的「健康台灣」將岌岌可危。

台灣癌症基金會澄清大遊行與癌友團體無關(台癌臉書)
台灣癌症基金會澄清大遊行與癌友團體無關(台癌臉書)

為菸捐必須加速上市加熱菸?病友團體痛批本末倒置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台癌自 2019 年起持續推動「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 TmCDF」理念,鑑於癌症家庭負擔日益沈重,期盼透過健保以外多元財源設立新基金,以減輕 88 萬癌症家庭的沈重負擔,這也是全國十三個癌症病友團體的期待。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該遊行並非基金會發起,且據知這場活動也沒有任何病友團體參與。「病團立場並不希望為了成立癌症新藥基金,就加速通過加熱菸。」蔡麗娟對媒體表示,政府目前以公務預算編列經費,用於癌症新藥基金,未來任何財務規畫,也必須符合財政紀律相關規定,但絕不能因為財源需求,放棄維護青少年健康,「下一代的健康相當重要,一定要以保障青少年健康為主。」任何政策調整都建議政府仍必須經過嚴謹、專業且透明的審查程序,確保不會因短期財政利益而損害長期公共健康。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則表示感到非常意外,從未在病友團體間聽說過有這個遊行,應非病友團體發起。他指出菸捐的本意應是通過增加抽菸成本來降低吸菸意願,病團絕不樂見本末倒置、變相鼓勵青少年吸菸的作法。協會日前更舉辦青年健康論壇,強調新興菸品對青少年的健康危害。以日、韓經驗教訓為例,專家皆後悔開放初期未妥善監管,導致青少年新興菸品使用率暴增20倍。韓國醫界更憂心新興菸品抵銷韓國過去幾十年來在菸控方面所做的努力。劉桓睿副理事長建議政府應跨部會協作,加強溝通年輕世代;並建構杜絕青少年接觸新興菸品的法規環境,同時也為「健康投資」尋找多元財源。

加熱菸捐兩百億誇大不實!拒菸聯盟:賠上的是106萬名青少年健康

台灣拒菸聯盟表示,依法菸捐稅並非加熱菸審查條件,廠商送審資料也不包括菸捐稅等資料,審查委員根本無法審查。這些遊行行動都是菸商為營利,施壓政府、犧牲年輕人健康,製造出的假議題。呼籲國健署依法行政,不可利用菸捐稅施壓審查委員。

林清麗表示,菸商聲稱的兩百億加熱菸稅收是誇大不實的數字,推估要增加106萬名年輕人吸食加熱菸,才會達到這個稅收。特定團體為干擾衛福部進行的加熱菸上市審查,過去不斷遊說與宣傳「加熱菸是取代紙菸與用來戒菸」,故台灣一旦開放加熱菸,菸捐稅應「不增反減」。

國健署:堅定為民眾健康把關  嚴謹態度審查加熱菸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於媒體受訪時表示,所謂以加熱菸捐支應百億癌症新藥基金缺口是假議題,即使加熱菸通過上市,徵收的菸捐稅仍然屬於舊財源範疇,不可能成為任何新項目預算來源。他指出,國健署立場必須以把關民眾健康、菸害防制為出發點,加熱菸審查需保持嚴謹態度,不能把其他因素加入。 (相關報導: 加熱菸速審可年增200億菸捐?拒菸聯盟:稅收非上市審查條件 更多文章

當前恰逢司法檢調從南到北雷厲風行不分朝野大舉查賄辦案,其中最受矚目的京華城圖利案,十餘名曾參與審查之都市計畫委員皆一一遭到檢調約談,期間更有審查委員坦承,部分案件確實其適法性、合理性都不足,背後卻疑似有什麼力量在運作。有鑑於此,近期一系列疾呼「加熱菸救癌友」的行動不但荒腔走板,更顯其幕後運作龐大壓力,據悉,新興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包含「吸菸人口結構」、「成癮性行為」、「毒理學」、「個人健康」四個組別約15名審查專家委員,專長涵蓋毒理、公衛、心理治療、食品安全、醫學等領域,可謂相當全面。如何確保審查過程不受外部壓力干預,將考驗新政府的施政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