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處今(20)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統計,受到AI需求熱絡與產業提前拉貨,讓整體表現優於預期,7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00.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年增4.8%,是連續第5個月正成長,預估8月因手機新品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發酵,整體表現逐季遞增。
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表示,原先預期7月訂單表現可能較弱,但實際上因高效能運算、人工智能商機熱絡,國際的品牌行動裝置上游備貨效應加成下,帶動電子、資通訊的接單優於預期。
至於在各項類品上,7大主要貨品類別,以資通訊產品、機械產品表現最為亮眼,都有雙位數成長,不過化學品表現不佳,則是年減0.6%。黃于玲解釋,化學品因競爭的中國大陸產能開出,影響已有一段時間,但隨著終端需求緩慢回升,我國廠商也積極開拓其他市場,找尋新商機,未來仍有機會轉為正成長。
在資通訊產品方面,下半年迎來美系等手機銷售旺季,有助帶動相關供應鏈接單成長,目前手機新品備貨潮主要挹注上游零組件,像是電子產品中的晶圓代工、晶片通路。
傳統貨品方面,景氣緩步復甦,加上業者回補庫存動能持續,機械、基本金屬及塑橡膠製品訂單分別年增13.4%、4.8%、4.1%。
展望未來,統計處認為,隨著全球景氣復甦,外銷訂單可望維持逐季成長趨勢。高效能運算、AI需求持續,加上台灣半導體產業及伺服器等供應鏈具競爭優勢,且下半年迎來電子新品消費旺季,預估8月訂單金額為491億至511億美元。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相關報導: 人物》李孟諺婚外情藏10年 他如何瞞過賴清德、蘇貞昌一路升官?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