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台灣參加巴黎奧運拳擊賽選手林郁婷的性別問題被炒作,讓不少國人為她感到委屈。事實上4年1次的奧運幾乎每屆都有類似風波發生,因為一般男性的肌耐力、肌肉量天生優於女性,故總有「傳言」某些國家會特意安排男性混入女性賽事。影響所及,早年國際奧委會(IOC)甚至曾要求所有女性選手赤身裸體接受檢查。如此做法當時還曾被各國媒體反諷稱為「裸體遊行」,並對其大加撻伐,奧委會此後便不敢再實施了。
林郁婷及另一名阿爾及利亞拳擊手海莉芙(Imane Khelif)從去年起就被飽受國際拳擊總會( IBA)的性別霸凌,其中林郁婷在參加世錦賽時,甚至被IBA以未通過性別相關的生化檢測為由(IBA拒絕透露是什麼樣的生化檢測),沒收了她好不容拿到得的銅牌,海莉芙則直接被禁賽。
然而,因為長期財務帳目不清,早在上屆東京奧運就被國際奧委員(IOC)裁定永久禁止參與奧運的IBA,今年卻繼續在巴黎奧運上生事,屢屢指控林郁婷與海莉芙的參賽資格有問題,甚至為此召開記者會,但在記者會中卻又遮遮掩掩、語焉不詳,引發多國媒體眾怒,直指IBA背後的唯一金主就是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全案發展至此,政治力介入全球最盛大的賽事,已昭然若揭。
從今日的眼光來看,IBA之於IOC無異於壞了一鍋粥的老鼠屎,但回首過去半世紀,IOC在選手性別議題的處理上,也有諸多令人不敢恭維之處。
國際奧會早期裸體檢測 改採性染色體卻又出現同時有XX、XY
為什麼每屆奧運總有人要在選手的性別議題上作文章?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奧運原本就是一場二元化性別的賽事。然而基於男女天生大不同,男性從青春期一直到成人體內分泌的睪固酮,在正常情況下,確實會讓他們普遍比女性更具肌肉量及肌耐力。而多年來,IOC一直接獲黑函檢舉,指有極權國家為了想在全球最大的運動賽事上博得眼球,不惜私下挑選具運動天賦的男童,長期施予非人道的訓練,再設法令其混進女性組賽事奪牌;類似「傳聞」繪聲繪影、血淚斑斑,但要在不法母國人贓俱獲難度太高,IOC只能在下游防堵。
身為全球最大運動賽事的主辦單位,IOC要捍衛賽事公平性,自是無可厚非,但用對方法也很重要。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表示,IOC早期會針對性地要求某些特定女性選手取得「經診斷為女性」的醫師診斷書。更甚者,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IOC竟然要求所有女性選手分批進入一個房間,然後赤身裸體的接受一組人員的身體檢查,以確認他們的身體看起來符合女性特徵。
於是,在接下來的將近30年間(1968~1999),IOC採取的方式則是爭議相對較小的性染色體檢測。不料期間就發現一名波蘭籍的女性選手,竟同時擁有XX與XY的性染色體…,無庸置疑,當時又造成不小的風波。 (相關報導: 原民弱勢戶也面臨搬遷命運 林口社宅6年租約到期陳情滿天飛 | 更多文章 )
這也就是為什麼過去不斷有醫生和科學家向國際奧會喊話,「染色體檢測不一定能抓住所有試圖參加女性比賽的男性,因為有些男性因為基因變異,就是可以有XX性染色體。」「你們唯一會抓到的是那些完全不知道自己與眾不同,且為了在奧運會場上為國爭光努力多年,在最後一刻卻被告知『其實你不是女性,所以你必需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