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躲不掉,要怎麼面對?擁有放手的智慧 才能活出幸福人生

假設,在六個月後的今天,就是你在人世的最後一個日子,在那天之前,有哪五件事是你一定得做的?(示意圖/取自pakutaso)

過去幾年來,我和好友大衛.庫爾(David Kuhl)博士,一位醫術相當高明的醫師和文采優美的作者,共同舉辦過多場的個人成長營和領導能力發展研討會。每次我們都會在會中進行一個練習,請與會者想像自己從此刻起只剩下六個月的生命,「假設,在六個月後的今天,就是你在人世的最後一個日子,在那天之前,有哪五件事是你一定得做的?」在場的人聽完這個問題之後常是一片死寂,偶爾會回以乾澀的黑暗幽默。當人們提筆寫下自己接下來六個月一定要做的事,最常見的一件事就是彌補缺憾的人際關係,再者就是完成延宕已久的某個夢想

在他們寫完這張清單後,我會問:「如果你只剩下六個月的生命,而單子上的事是你非做不可的,那麼,不管你實際還剩下多少時間,這些事難道不夠重要到讓你馬上動手做嗎?」

屋裡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心知肚明,自己的確還沒動手做。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只剩下六個月的生命,不管我們實際還能活多久,如果能夠時常問自己,什麼是最後那段日子非做不可的事,不啻是一個遠離遺憾的好方法

我們在第三章看過鮑伯,他在訪談中深切地告訴我,死之前我們一定要盡力撫平與人摩擦留下的傷痕。鮑伯說:「我和父母一度非常疏遠,他們不贊同我的婚姻,把我和未婚妻『踢』出家門。他們告訴我,要是我選擇她,就不必再回這個家了。有好多年的時間,我都沒有和他們聯絡,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覺得應該跟他們好好談談,把話說清楚。有很多人遇到相處上的摩擦,只會讓事情過了就算,但是等到老了,你會發現這些事會縈繞在你心頭,感覺很不好受。說什麼你都要試著再和他們溝通。」

七十幾歲的露西,和母親斷絕往來有一段時間,她們母女在近二十年間幾乎沒講什麼話,露西說:「要是當初我早點主動開口,告訴她老人家我很愛她就好了。我想奉勸每個人,如果有什麼話是你一定得說的,現在就說,即使你還沒做好心理準備。」

多年以前,貝蒂參加我主持的課程,我在課堂上談到遺憾,並說我們通常都有一些人際關係的缺口需要彌補。我請每個人寫下一個與自己疏遠的人的名字,然後讓他們想像當年事已高、滿頭白髮的坐在門廊上乘涼時,會希望自己當初怎麼和那個人互動?

幾個星期之後,我收到貝蒂寫來的一封信,她告訴我,她跟兒子已經二十年沒有說過一句話了,本來只是小小的摩擦,過了幾年因為彼此的忽略,漸漸變成潰爛的傷口,兩個人都不願意主動聯絡。上完我的課之後,貝蒂發現,如果不試著撫平這個傷口,到最後會有很深的後悔。她在信裡寫著:「我知道要是我主動伸出手遭到兒子拒絕,我還是可以繼續生活,但我無法接受連試都不試的生活。」

貝蒂主動打電話給兒子,她說:「我現在已經不記得我們當初是因為什麼事而起爭執,也許那件事在當時很重要,我對自己當初的態度感到抱歉,但二十年的時間對兩個曾經互相依靠的人來說,似乎太長了。」她兒子予以回應,他們之間多年的傷害也因此被擱在一旁,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年老時的遺憾也會擱在一旁。 (相關報導: 人生必看電影推薦》保證不踩雷!IMDb評選影史中最高分15部經典神片,第一名根本毫無懸念 更多文章

當我問鮑伯害不害怕死亡,他說:「我對死這件事一點都不緊張,我走了,臉上會帶著笑容我對我的人生感到很滿意,我喜歡自己留在這世上的印記,也喜歡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想,這些話是人生沒有遺憾的最佳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