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駐荷蘭代表陳欣新:關鍵原物料太依賴中國 荷蘭設法分散風險

駐荷蘭代表處代表陳欣新表示,荷蘭在許多方面展現超級務實精神。(顏麟宇攝)

地小人稠的荷蘭,在許多方面展現超級務實精神。我駐荷蘭代表陳欣新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指出,「因應地緣政治危機,荷蘭將中國、俄羅斯列為對國家安全帶來挑戰的兩個國家;在關鍵原物料方面,荷蘭太依賴中國,正設法分散風險,這些都是超級務實的作法。」

走進中華民國位於荷蘭海牙的代表處,這是一棟逾百年歷史、紅白相間的美麗建築,入口處可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迎風飄揚。

荷蘭與台灣在歷史上有深厚淵源。陳欣新指出,荷蘭在400年前曾經短暫占領台灣38年,後來被鄭成功逐退。進入20世紀,早在1960年代,荷蘭飛利浦是第一家投資台灣的歐洲企業,而荷蘭航空(KLM)開闢了歐洲第一個直飛台北的航線。

20240429-荷蘭專題,海牙,駐荷代表處代表陳欣新。(顏麟宇攝)
陳欣新指出,荷蘭在關鍵原物料方面太依賴中國,正設法分散風險,這是超級務實的作法。(顏麟宇攝)

陳欣新:荷蘭人超級務實 不講究排場

荷蘭土地面積與人口與台灣相差不遠,荷蘭的土地面積約4.1萬平方公里,比台灣稍大,人口近1800萬,比台灣少。陳欣新自2019年元月派駐荷蘭迄今5年多,深深感受到荷蘭人超級務實、不重排場,非常強調平等、民主的價值。

荷蘭土地有3分之1在海平面以下,陳欣新表示,「為了求生存,百年來荷蘭人一直與大海搏鬥;在土地面積、人口相當有限情況下,荷蘭人展現超級務實的精神。」

自行車是荷蘭最便利的交通工具。陳欣新觀察,荷蘭政府官員多數熱愛騎自行車,包括前總理呂特任內騎自行車上下班。荷蘭外交部官員常常騎自行車參加各種會議,迅速又方便,從自行車文化可以看出荷蘭超級務實的精神。

令陳欣新印象深刻的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荷蘭人依然騎著自行車逆風前行,遇到狂風暴雨,荷蘭人甚至可以一手撐傘,單手騎車前行,「這就是典型的荷蘭文化,荷蘭精神。」

兒子騎單車遭撞 感念荷蘭人緊急相救

多年前,在一個寒冷的早上,陳欣新就讀高中的兒子,騎自行車去上學,不幸發生意外,遭汽車撞倒,當時天氣非常冷,有一位荷蘭婦女把大衣脫下來蓋在受傷的兒子身上,怕他受寒,路人立即幫忙叫救護車,把兒子送到醫院急救,幸好沒有大礙。陳欣新事後回想,荷蘭人非常友善,對於這位脫下大衣為兒子保暖的荷蘭女士特別感恩。

面對地緣政治壓力,荷蘭人展現超級務實精神。陳欣新提到,荷蘭政府在2019年應國會要求出版專案報告《China Note》,提醒大家對中國提高警覺,同時成立中國知識網絡小組(China Knowledge Network),結合政府、學機構與企業界定期聚會分享相關訊息。

在關鍵原物料方面,陳欣新指出,「近年荷蘭政府極為重視關鍵原物料過度依賴中國的問題,努力找出可能的風險,積極分散風險,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這是非常務實的作法。」

20240429-荷蘭專題,海牙,駐荷代表處代表陳欣新。(顏麟宇攝)
陳欣新觀察,荷蘭政府官員多數熱愛騎自行車,從自行車文化可以看出荷蘭超級務實的精神。(顏麟宇攝)

學者示警 東亞地緣政治危機對歐洲衝擊大於俄烏戰爭

海牙策略研究中心(The Hague 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一項由提爾博士(Joris Teer)等人的研究指出,東亞地緣政治危機對歐洲繁榮帶來的衝擊大於俄烏戰爭,原因是歐洲對中國的依賴度超越對俄國的依賴度。

這項研究指出,未來如果中國對歐盟採取關鍵原料出口管制,或者台海發生戰爭,中國封鎖台灣,那麼歐洲將無法取得關鍵原物料與半導體,這將對歐洲的繁榮、福祉與安全造成深遠的後果。

這項研究預估,未來10年,隨著全球人口成長、老化、新興經濟體崛起、數位化、能源轉型等趨勢,全球對關鍵原物料與半導體的需求持續增加。儘管歐盟透過各種倡議逐步降低對中國關鍵原物料與台灣製造的半導體的依賴,但是歐洲仍將維持這項依賴。未來10年,如果強權角力加劇,可能對荷蘭社會帶來更大的挑戰與壓力,包括擴大貧富差距等。 (相關報導: 護國群山的荷蘭學-挑戰》台積電、艾司摩爾能在晶片戰爭中全身而退嗎?林本堅示警最壞結果 更多文章

陳欣新看好台荷在半導體與積體光學的合作潛力

對於未來荷蘭與台灣的合作機會,陳欣新表示,在半導體供應鏈與積體光學方面,雙方都有意願,荷蘭掌握積體光學方面的技術,而台灣半導體大廠台積電等具有規模化的實力,雙方可以互補,打造矽光子產業鏈,這是未來合作的重點之一。此外,在資安方面,台灣受到駭客攻擊的頻率居全球之冠,荷蘭的資安公司希望與台灣合作,共同打擊駭客,同時開創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