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好的領導,你應該先能被領導

大家對「領導者」這角色常有很大的誤解!(圖/Markus Spiske@flickr)

這兩日在FB上看到某位網友引用到高德拉特這句話,很有感觸。

高德拉特在《絕不是靠運氣》說:『我們不應假設經理人疏忽或無能,我們應該假設他們陷入一個衝突之中,以至於他們無法正確地經營公司。』

大部分人常掉入的思考陷阱,就是容易以為老闆、或是政治人物是笨蛋。FB上這種最多了,動不動就會看到有人寫說:「連我都想得到的簡單事情,他們怎麼會這麼笨!?」但實際上,老闆或政治人物真是笨蛋的比例到底有多少,雖然我也沒有答案、也相信其中應該有幾個確實不聰明,但我不相信笨蛋的比例會非常高。

畢竟我一直相信,「存在」就有其道理。如果這人真這麼笨,除非他的位置完全是不勞而獲而來,像冰與火之歌的小皇帝那樣,不然肯定有其厲害之處。只是因為你與他距離遠看不出來、或可能你壓根沒看懂他在打什麼算盤、甚至可能他擺出一副大智若愚的形象刻意隱藏了他的奸巧。

尤其我當企業顧問越久,我越理解一件事:如果有個看似明確的答案,但公司主管卻選擇不做。

1.要不是他在環境中卡住了,只能求症狀解。

2.不然就是他有甚麼我看不懂的策略。

3.再不然就是沒看懂他到底想追求什麼利益。

如果是百病叢生的環境,答案有機會是1→對方用盡力量,也只能勉強保持平衡,可是又不希望別人看出來。這種困局,除非打破既有系統,否則誰來都難有變化的(嗯?誰提到健保了?)但如果是在一個平穩或是形勢大好的環境,比方說持續賺錢的企業,那很可能就是2或是3了。你若沒搞懂這狀況,強行出頭想要「引領」大家,最後常就搞得自己灰頭土臉。

所以我自己有個處世原則,在此分享給大家:那些你覺得「小狗都知道該選A的事情」,如果竟然有個比你位階高、比你更成功、或比你更有能力的人竟然覺得該選B!你應該優先假設他其實是很聰明的!然後嘗試揣摩他的立場、搞懂他的世界觀,進而你才能真正判斷這個局的全貌。就算最後想了一輪,證明他其實就真只是個笨蛋、他過往的成功只是純粹的好運,你其實也沒甚麼太大損失。

這原則很重要。

尤其當我們很年輕時,我們的觀察常常不夠全面。我們從某個狹隘的觀點覺得主管的某一決策不好,但如果你拉高層級,你或許會理解這樣的決策背後的意義。可能是成本考量、可能是法律考量、可能是趕快先上市、可能想做某種宣示、可能是安撫組織中不同山頭、可能有其他後續的商業規劃、甚至可能確實對全世界都不好但對他而言可是很好的。

總之,如果我看不懂,我就會嘗試先試著照他的方式做做看。不是擺爛的那種:「反正你叫我做我就做,誰叫你是老闆。」;而是「我不太清楚為何你會這樣規劃,但我願意照你的方式試試看」,並在過程中好好觀察他為何要下這樣的決定。

這種【讓自己能先被領導】的處世觀有幾個好處。 (相關報導: 所謂做自己,就是用自己的意志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 更多文章

1.首先,你不會便宜行事的把別人的成功都推成好運,或把自己被埋沒都當成世人瞎了眼。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責人嚴,待己寬的,所以眼裡永遠只會看到別人的缺點與無能,也對於自己的缺陷視而不見。可是「覺得別人是笨蛋」的觀點,除了任由自己的狂妄坐大以外,隨著時間過去,我們其實甚麼都沒從別人身上學會。這其實是可惜的。所以不要把別人都當成好運的笨蛋,這是一種【提升自己視野的過程】。隨著你局看得越多,你會越具備「預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