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回顧這則報導?
2024年7月6日是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生日,但他卻在剛滿57歲這天,因疑涉犯《貪污治罪條例》被聲押禁見。桃園地檢署5日指揮市調處偵辦鄭文燦一案,漏夜偵訊後認定他涉犯受賄等罪嫌重大,予以逮捕,並聲請羈押並禁止接見。外傳,鄭文燦被依貪污罪偵辦,可能與其在桃園市長任內執行的「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有關。
「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又稱「華亞科技園區」,位於桃園龜山,是台塑集團20年前依據都市計畫法申請開發,是台灣首宗由民間企業自行開發之乙種工業區,當地人多只知華亞、不知工五。多年間,華亞園區的容積率不斷提高;此次桃市府在擴大計畫中指出,華亞科技園區占地約158公頃,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重要生產基地,如今產業用地明顯不足;為此,桃市府準備將工業區範圍擴大,將龜山周邊部分農業區變更為產業專區。
事實上,蔡政府任內的回台三大方案帶動全台工業區價格飆漲,許多台商望地興嘆。2019年,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巡視林口時,當場給出大利多,同時伴隨著林口新市鎮工業區的都市計畫擴編,這讓林口、龜山身價水漲船高,投資人開始收割。2021年3月,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就將妻子養了10多年的華亞工業區土地,交給璞園建設共同開發。
作為首都減壓的示範性造鎮計畫,林口新市鎮跟機場捷運一樣,一路走來頗為顛頗,行政院長蘇貞昌2019年10月巡視「林口新創園」時,還特別提到20年前擔任台北縣長時,林口這片土地還是「荒煙蔓草」。但俗話說「守得雲開能見月」,位在新市鎮的桃園龜山「華亞工業區」就是最好的例子,作為台灣第一宗民間企業自行開發之乙種工業區,政府過去20多年為帶動產業業進駐,不斷放寬該區容積率,當地的地主,包括台塑集團在內,都是最大贏家。
位在台北與桃園交界的林口新市鎮,在機場捷運等公共建設尚未到位以前,曾經有一段漫長的等待期。然而,不管藍綠由誰執政,對於鄰近首都國門的林口,始終不乏關愛,從前總統李登輝時代的新市鎮,扁政府時代的「兩兆雙星」,到馬政府與蔡政府時代,貫穿北桃的桃園航空城、亞洲矽谷計畫,林口與龜山都扮演重要角色。
馬政府在2009年通過「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圖為桃園航空城土地廣告。(新新聞資料照)
台塑早早前進龜山林口 扁政府力推「兩兆雙星」迎科技業
然而,林口台地在早期屬於軍事限建區,周遭除了林口新市鎮之外,多半被劃為山坡地保育區。台塑集團早先於60與70年代陸續收購桃園龜山土地,於80年代在林口特定區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時,向台灣省政府提出設置工五工業區的申請;並在1996年間完成第一期開發,接續第二期開發;後建請政府更名為「華亞科技園區」,並且自行對外招商。當地民眾只知曉華亞,而不知有「工五」工業區。
(相關報導:
綠不分區落選人紛紛進駐國營事業 賴清德子弟兵擔任華航、台糖、台肥董事
|
更多文章
)
扁政府時代,政府推動「兩兆雙星」政策,台塑集團除了響應政府,與德國英飛凌合資「華亞半導體」之外,廣達集團也在當地投資的「廣輝電子」,也曾是「面板五虎」之一。為了配合高科技業者進駐,當時不管從中央到地方,都配合法規鬆綁。
扁政府在2002年提出「兩兆雙星」計畫,期盼「半導體」產業及「影像顯示」產業產值都能突破兆元。(新新聞資料照)
政府大刀解編,華亞容積率大增 台塑長庚獲利頗豐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華亞科技園區原本的容積率僅120%,2002年經濟部召開「民間重大投資計畫督導會議」,當時依照廣輝電子公司的建議,與內政部協調,提高容積率至210%。隔年廣達為了在當地設置研發中心,又因容積不足直接向前總統陳水扁陳情,爭取到容積率300%,原本該園區的山坡地管制的問題,當時也在政府單位快速審查通過下解禁;根據媒體報導,農委會當時一口氣解編了425公頃山坡地。
華亞園區的容積率不斷提高,對地主而言當然是受惠良多。以當地最大地主長庚醫院為例,長庚除了林口總院區之外,在龜山當地還擴建了另外2個附屬分院,這些土地都在台塑集團各旗下員工或子公司,例如育志開發公司、南亞、台化等,及長庚醫院的名義,向當地居民或官方購買土地。
早期這些土地皆屬「保護區」,但長庚醫療體系竟能將之轉變成為今日之復建分院(桃園分院)及養生園區,儘管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屬於「非營利機構」;但早期省府在審查過程,部分都市計畫委員對變更案也有不同聲音,有委員在審查會中,批評「大面積土地變更,長庚將是最大的獲利者。」
經過20多年的開發,林口與龜山如今終於飛黃騰達,當地的招商盛況,就像前總統馬英九時代的內湖科學園區一樣;不過,中山高速公路林口交流道的塞車問題,也跟內科一樣,不分軒輊。
去年12月,交通部長林佳龍宣布,為解決林口交流道壅塞問題長年難解,交通部已核定一筆19億元的改善方案預算,將尋找增設立體匝道工程的可行路廊,預計最快可望於2024年8月完工。
然而,為了因應台商回流,林口新市鎮的都市計畫,目前正在持續擴編當中,即便是林口台地邊緣的農地與墓地,現在也計劃變更為產業專區。
擬擴大華亞範圍為缺地解套 桃市府看龜山中樂善寺周邊土地
根據桃園市府呈報內政部的都市計畫,「華亞科技園區占地約158公頃,近年來周邊產業群聚效益顯著、交通服務便捷,園區年產值超過4000 億元,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重要生產基地;經調查顯示共計約22家廠商亟需擴建土地,所需產業用地約32.93 公頃,產業用地明顯不足。」
為了解決廠商用地需求,桃園市府準備擴大華亞工業區範圍,將龜山樂善寺周邊的龜山第三公墓及私墓,從農業區變更為產業專區,總變更及擴大面積計約50.88 公頃,目前該案還在內政部審查當中。
桃園市長鄭文燦先前在市議會備詢時表示,林口工五工業擴大,及樂善寺自辦市地重劃方式開發問題,該案因牽涉到公墓的遷葬問題,依規定需取得全數地主同意,民間力量較有限,還是由政府以區段徵收原則辦理。除產專區之外,也將考慮樂善寺需求,留下宗教專用區及殯葬專用區,桃市府目前與樂善寺尚未取得共識,另外,也會研議遷葬補償的問題。
針對工五工業區擴大,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目前尚未與樂善寺達成共識。(資料照,柯承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