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退休,第一個念頭就是開始煩惱起退休金,但總感覺退休金永遠存不夠,更可怕的是不知道到底離目標還有多遠!煦陽生活將退休金試算分成簡單5步驟,按照以下文章操作,為你的退休生活奠定一個安穩的基石。
退休金規劃的重要性
平均壽命延長、醫療費用隨年齡增加、養兒防老觀念式微、勞保勞退不夠用,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更注重退休金規劃的原因。高齡化社會的人口結構改變,健勞保制度將漸漸被壓垮,民眾得為自己的退休金負責。
退休金試算步驟1:提前準備開始
提前籌備退休金有許多好處,其中最大的優點就是時間累積形成的複利效果。
舉例來說,A與B都想在60歲退休,A從30歲時開始定期定額投資,每月投入1萬元、以年化5%報酬率計算,到60歲時退休金帳戶將擁有近800萬元;B直到50歲才開始做一樣的事,最後只會得到150萬元,連A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越早開始投資規劃退休金,就有越多時間試錯,且年輕沒有負擔時開始投資,試錯風險也比較小。如果在準備退休前幾年,才突然發現退休金根本不夠用,在財務決策上一定會過度心急,甚至可能成為新聞中「準退休族狗急跳牆、被詐騙集團騙光」的主角。
退休金試算步驟2:想像退休生活樣貌
除了提前準備退休金,還要誠實面對自己食、衣、住、行、育、樂的需求。在公園邊散步邊喝咖啡vs參加高級俱樂部的品酒會,哪個活動讓你感到幸福?更進一步想像,理想退休後的生活,畫面是純樸的鄉村田園生活,還是遊覽各個異國的美景?
過生活的方式百百種,花費也不同。許多退休族發現,原來自己低估了退休後的日常開銷,卻也來不及重返全職工作,只好過著縮衣節食的退休生活。
除了日常開銷,規劃退休金時也必須考慮醫療費用。除了保險要趁年輕時買好,也該預備一筆急用金在退休金帳戶中,應付突發的緊急狀況。簡而言之,了解自己的需求,才能做出完整的退休金規劃,保障未來的退休生活。
退休金試算步驟3:分析財務現況
腦海中有了未來的退休生活樣貌,接著就要評估現階段的財務狀況,包含收入、支出、儲蓄、投資等,同時開始建立退休金帳戶,定期存入固定金額。
以一般上班族來舉例說明:
黃先生是一個30歲的業務員,每月本薪3萬元,每季有業績獎金,另外還有年終獎金、業外投資收入:
每月本薪,固定撥款1萬元
每季獎金,固定撥款一半
年終獎金,固定撥款一半
業外投資收入,固定撥款全部
照這個方法存退休金,黃先生一年存20萬元在退休金投資帳戶中,若穩健存股年化報酬率5%,在65歲時帳戶中就有1800萬的退休金,供黃先生安享晚年。
如果隨著職涯發展,每年持續投入更多金額存在退休金帳戶,65歲時甚至有機會領回數千萬退休金。
這是個簡單而有效的退休金存法,不需要任何花俏複雜的技術,可惜很多人無法抵擋誘惑並持之以恆,而這就是為什麼有人退休生活過得舒適、有人過得清苦的最大差異。
退休金試算步驟4:釐清財務缺口
經過前面的準備工作,你已經了解目標退休生活的樣貌,也了解自己目前的財務狀況,兩者對比後就可以算出其中的財務缺口,而這個關鍵數字,就是你從現在到退休前必須賺取的金額。
唯有詳細分析現況與列出數字,才清楚知道自己距離退休還有多遠的距離,訂定目標數字後,存錢動力將會大大提升。
退休金試算步驟5:制定儲蓄計畫
利用退休金試算機計算完畢後,就可以開始制定補足退休金缺口的儲蓄計畫了。仔細想想看,這個財務缺口是否還有其他資源可以補上,例如勞保、勞退或其他保險金。
同時也可以思考,每年投入退休金帳戶的金額該如何提升,例如想增加投資報酬,可以考慮先投資自己,選擇合適的理財課程報名。
除了儲蓄計劃,也可以思考退休後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持續產生現金流。現在各行各業都需要高齡勞動力的加入,退休後不再只能「啃老本」,回到就業市場兼職,活出第三人生也是一個好選擇。
結語
退休金試算過程中,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檢視未來可能產生的各種花費,最後評估出一個數字目標,並且努力達成。這不只是單純的數學問題,更需要堅強的意志力與耐心,可能還需要花許多時間與親友討論。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未來退休後的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馬上進行退休金試算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煦陽生活 Sol Life(原標題:如何規劃退休金?簡單5步驟讓你一次看懂) (相關報導: 65歲先領勞保退休金就虧大了!1方法能多領養老金,一不注意278萬就充公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