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太平洋藝術節在夏威夷檀香山如火如荼展開,臺東縣政府與當地悠久的夏威夷原住民學校卡美哈美哈學校合作,共同參與「Moananuiākea太平洋對話與文化交流」論壇。此次活動邀請了小飛魚文化展演隊、東布青樂團及杵音文化藝術團,帶來精彩的樂舞演出,讓臺東原住民多元的文化風貌站上世界的舞台。
饒慶鈴表示,卡美哈美哈學校文化執行長Randie Kamuela Fong去年曾訪臺東,擔任「2023國際南島藝術交流日」講者,與臺東建立深厚的情誼。此次參與太平洋藝術節,縣府透過與國際重要原住民單位的連結,將臺東優秀演藝團隊推上國際舞台,呈現達悟族、阿美族及布農族不同的樂舞文化,在這四年一度的原住民藝術文化盛事中發光發熱。
文化處指出,卡美哈美哈學校於6月11日至13日在夏威夷會議中心舉辦為期三天的「Moananuiākea太平洋對話與文化交流」論壇,從太平洋島國的自主權、樂舞傳說及海洋環境三個層面切入,探討太平洋地區文化遺產的永續性。
11日由蘭嶼鄉椰油國小的「小飛魚文化展演隊」開場,小朋友們帶來小米豐收祭、柔情的頭髮舞、男子精神舞及澎湃的大船下水祭,充分展現達悟族的傳統文化與祭儀精神。
「東布青樂團」由延平鄉及海端鄉的布農青年組成,演出布農族獨特的八部合音,傳唱傳統古調、布農族童謠及林班歌謠,呈現臺東縱谷與南迴的傳統音樂特色。 (相關報導: 即將不期而遇美軍?新竹艦現蹤夏威夷 海巡署證實「遠洋巡護」:其他不便公開 | 更多文章 )
致力於複音傳習的「杵音文化藝術團」,2021年登錄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保存者,帶來兩個節目:6月11日《馬蘭聲籟·杵音有您有我》呈現早期農業時期工作、休閒及聚會所唱的馬蘭複音歌謠,族人們透過歌聲慰勞彼此、傳遞情感;6月13日則呈現當代創作《如是生活〜把生活唱在歌裡 pa'olic ko 'orip》,敘述人生故事,展現人生的選擇與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