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專訪羅冠聰:我只是大歷史中的小人物

面對港府12日宣佈撤銷護照,羅冠聰回應:在2020年於英國申請難民時已經將特區護照交予內政部,庇護申請成功後也沒有取回,說港府這麼做是「多此一舉」。(圖片來源:DW)

羅冠聰2016年以23歲之齡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但隨即因宣示風波喪失議員資格,並在香港通過國安法的2020年流亡英國成為通緝犯。如今30歲的他接受DW專訪,談自己心境的變化與對於香港民主運動的觀察。

德國之聲:流亡到英國已經4年了,你還好嗎?

羅冠聰:當然在這幾年也是很多變化,不管是在香港的政治狀況,還有因為香港政治狀況惡化對我造成的一些影響,這些都是在過去4年一個不斷在變化的狀態。我已經是一個很幸運的人了,能夠離開香港。我們看到初選案,不認罪的那10幾個被告也是被定罪了,當刻我就在想,如果我沒有離開香港,結局應該是一樣的,因為我當時候也有參與初選案,也是被政府認為某程度上香港民主運動的幕後黑手,所以不管面對多麼大的困難,無論是香港政府屢次的通緝,然後很多的滋擾,但再次看到香港狀況,會覺得自己相對是比較幸運的,希望我能夠在這個位置上能夠做到什麼就做什麼。

對於很多人來說,流亡是一個很痛苦和艱難的過程,但我的對照組是香港在坐牢的朋友,有些已經坐牢超過3年了,有些可能我們看到的刑期是10年以上,所以無論如何我還是比較幸運,所以我經常都在說沒有什麼好抱怨的,即便是遇到很多困難,還是會想要為香港和這些朋友,為香港民主運動再做一些努力。

德國之聲:面對現在的狀況,應該要怎麼樣給香港的朋友繼續打氣加油?

羅冠聰:打氣加油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已經是在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所以跟他們講很多東西,都很難讓他們覺得我是感同身受,或是跟他們面對同樣的困境跟困難,而且譬如說在監獄的朋友,他們很多已經在裡面超過3年,必須要自己去適應當中的環境,滿多的朋友都是有足夠的意志跟堅韌去面對這些困難,他們想要聽到的不是一種,你要跟他去喊,替他加油,而是希望大家在外生活也要有意義跟價值,所以我持續做我擅長的東西、持續做香港議題是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支持跟安慰,所以我會從這方面去鼓勵自己跟這個社群 ,為他們多走一步。

德國之聲:你有稍微提到他們一些人在獄中的狀況不太好,你自己曾在香港的獄中兩個月,了解裡面的情況,你擔心的東西是什麼?

羅冠聰:我在2017年坐牢的兩三個月感受到的東西,跟現在政治犯面對的會很不一樣,因為在2017年,那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香港,我們是在講2019年反送中運動前、國安法立法前、23條立法前,這些都改變了香港整個政治氣候跟制度,從而也會改變到政治犯在監獄裡面的待遇變化。在2017年,監獄給我的感覺就是,很不想讓我看到任何監獄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把我當成一個受保護類動物的去處理,雖然也會覺得要對我很嚴格,但也沒有到那種需要採用法律以外的懲處方式。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揭密馬斯克與多名SpaceX女員工的越界關係 更多文章

但到現在你會看到,很多政治犯在裡面其實是鴨雀無聲的,因為他們或多或少受到很多的壓力,來自國安處或是其他壓力,要他們不能跟外界講話,不能夠發布任何的公開訊息,要他們跟普羅大眾切割,所以你看到很多人的社交媒體都已經取消,或是已經很久沒有更新,或是更新也只是在講一些誰生日,誰又見了誰啊,這些比較瑣碎的事情。另外也聽過很多,譬如說在裡面,即便是有一些很小很小的回饋,就你大概知道監獄裡面的規矩是三千百項,你做任何事情都會違反到的,就是有些人去分享一個巧克力,有些人去跟其他的獄友有身體接觸,譬如說握個手啊、擁個抱啊,他們都被單獨囚禁,或者我聽過一些更糟糕的,就是有人被針對有人被攻擊,這些都是我在監獄的時候沒有發生的,因為政治狀況改變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