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太自以爲是了,當時還在任職單位服務時,除了雇主每月定期提撥薪資6%,做為我的勞工退休金外,我沒有另外再自提6%,想說,薪資的6%沒有多少,這些錢我累積起來去做投資,報酬率也不會差。現在想來,蠻後悔的。但跟我一樣沒有自提6%的人居然有8成多。勞保局統計,到今年1月底,自提比率只有14.32%。全體提繳薪資平均為44,771元,個人平均提繳薪資為65,222元,看來勞退自願提繳者,多是收入比較高的勞工。
勞工退休金提繳後,不是呆呆存在個人帳戶裡,勞退基金會有人操盤去做投資,以去年為例,股市上漲,新制勞退基金大賺4785.6億元,收益率達12.6%,平均每位勞工分紅超過3.8萬元。近10年(103~112)平均收益率也有5.2%。所以提繳比例越高,收益也越多。
我來舉例子,幫大家用公式和財務計算機試算一下,有沒有自提會差多少。
例1:李耀存現年50歲,月薪5萬,年加薪率3%,勞退基金報酬率以5.2%計算,60歲請領。(以下金額未加計已累積之勞退金額)
狀況1:只有雇主提繳6%
60歲時勞退個人帳戶有約54萬4千元。
狀況2:雇主提繳6%+自提6%
60歲時勞退個人帳戶約有108萬8千元。
你看看,是不是多一倍。
我再來舉個年輕人的例子。
例2:郝輝村今年25歲剛入職場,月薪3萬,年加薪率3%,勞退基金報酬率以5.2%計算,60歲請領。
狀況1:只有雇主提繳6%
60歲時勞退個人帳戶有約318萬3千元。
狀況2:雇主提繳6%+自提6%
60歲時勞退個人帳戶約有636萬6千元。
你看看,多一倍就多很多。年輕人不知不覺就可多存上好幾百萬。每個月自提6%,不過幾千元,就能積少成多,享受延後吃棉花糖的甜美滋味,而且越早自提,這果實越豐碩。你會問,投資又不是穩賺不賠,萬一市場因利空因素而下跌,勞工退休金不就賠本了。
沒錯,像2022年因俄烏戰爭爆發、全球通膨高漲、聯準會升息緊縮資金等利空影響,勞退基金的投報率是-6.67%,但,勞退基金對勞工有個保險機制,就是有所謂的「保證收益」,意思是勞退金專戶享有不低於銀行2年定存利率的收益保障,這幾年約在0.9-1.5%之間。當你60歲要請領勞工退休金時,會從開始提繳退休金(例如30歲),到60歲這段期間,全程計算實際(投資)收益的累積金額,如果低於保證收益,勞保局會用保證收益算的金額發給你,所以絕對不會發生本金被侵蝕的問題。
而且勞退自提還有一個好處,自提金額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具有節稅的效果。可獲利又能節稅,這麼好的事,還沒自提的趕快行動。可惜,我來不及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齡生活筆記》(原標題:勞退自提6%,退休金多一倍) (相關報導: 不只勞保勞退!勞工常忘有「第3筆退休金」,每年多拿6萬、在職也能領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游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