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超過千萬名投保勞工保險的民眾中,有近200萬人是透過職業工會加保勞保與健保。然而,許多人在加入工會時,未注意一些制度細節,可能面臨退休時勞保給付被減少、年資歸零,甚至繳納的費用遭撤銷等風險。理財專家艾倫在Youtube頻道「艾倫的理財研究室」中表示,許多自營業者或無一定雇主者選擇加入職業工會的主因,是希望能取得勞健保保障。不過,這些潛在風險通常不會在加保期間發生,而是等到申請勞保給付、如老年年金或一次給付時才浮現。
公司投保、職業工會投保差異一次看懂
加入職業工會與在公司受雇工作,在保險項目與費用負擔比例上有明顯差異。以下整理重點資訊,幫助勞工了解自身權益。
公司投保
若為公司受僱員工,根據公司規模,雇主需為員工投保:
▪️4人以下企業:災保、就保、健保、勞退,共4項保險。
▪️5人以上企業:勞保、災保、就保、健保、勞退,共5項保險。
費用負擔比例:
▪️勞保、就業保險:員工負擔20%,雇主70%,政府10%
▪️健保:員工30%,雇主60%(依眷口數調整),政府10%
▪️職災保險、勞退金:雇主全額負擔(100%)
職業工會投保
若是未受僱於公司的個人,例如自由業或自營商,可選擇加入職業工會自行投保,保險項目與負擔方式如下:
▪️可加保項目:勞保、職災保險、健保(共3項)
▪️不包含項目:就業保險、強制提撥勞退金(因無雇主)
▪️若希望提撥勞退金,可自願申請自提
費用負擔比例:
勞保與健保:個人負擔60%,政府補助40%,另外需繳交工會費用、每月會費。
誰可以加入職業工會?
根據規定,符合下列兩種身份者可申請加入職業工會:
1、自營商
2、無一定雇主
若你是靠自己的勞動換取收入,沒有受雇於某公司,也沒有聘請員工,就很可能符合加入工會資格。常見例子包括:自己開店擺攤,未雇用員工;在網路上經營小型生意;外送員、計程車司機、接案者;經營個人工作室、提供諮詢服務者等。這些族群大多屬於自由業者或自營業者,可選擇加入職業工會,透過工會完成勞健保的加保程序。
工會協助調薪潛規則:每年最多可調15%
以一位在家庭理髮工作室工作的張小姐為例,現年56歲,投保薪資為45800元,每月繳納約4700元(含健保與會員費),預計65歲退休、累積36年年資後,每月可領取25556元的勞保年金。這筆年金「活多久、領多久」,還會隨物價調整,成為退休後穩定收入來源。 (相關報導: 沒工作也有退休金!她當家庭主婦32年,領2筆退休金「月拿1.5萬元直到身故」 | 更多文章 )
另一案例中,50歲的李先生擔任計程車司機,因不看好勞保基金財務狀況,選擇一次請領老年給付。李先生近三年的勞保平均投保薪資是40733元,試算出來他可以領到的錢是175萬左右,他過去繳的勞保費是採逐年遞增,不算健保費的話,他在這29年的期間,平均每個月實際繳出去的勞保費成本,大概只有2500元左右,29年加起來繳不到90萬,繳費期間還有生病死殘保障。其實,也很划算他使用了工會「逐年遞增投保薪資」的潛規則,在無收入證明的情況下,第一年以基本工資投保,之後每年可申請最多提高15%的投保薪資。艾倫提醒,許多工會在每年的固定時間,會主動通知會員申請,不過,目前並不是每個工會,都可以讓會員無條件免證明的提高,勞工朋友如果有需要的話,記得要先跟工會確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