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早餐店、便利商店密集度極高,不論中式、西式早餐均有多種餐點可以選擇,但仍有近六成國人自認早餐營養不均衡!台灣癌症基金會新發表《國人早餐選擇及身體健康表現調查》,發現國人身體健康表現以缺乏活力、容易感到疲倦為最大困擾,其中又以30-39歲女性族群的整體健康分數表現最差!然而最受歡迎早餐組合前十名,卻都是容易造成精神不濟的高碳水食物,該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輕鬆吃得健康,幫助衝刺人生高峰,成了普遍國人一大課題。
台灣癌症基金會總監馬吟津表示:「從疫情過後國人的健康意識提高,開始注重更健康的飲食習慣,然而在三餐營養均衡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許多研究證實早餐吃得健康對整天的狀態有很大幫助,只是民眾生活忙碌,早餐求快速方便為主,認為要在早餐加入蔬果,麻煩也沒時間準備,其實養成習慣可從小小改變開始,例如多帶一份高營養密度的水果,輕鬆補充營養,提升活力也更有效率。」
30世代「扁可頌族」身體健康與身心狀態指數最差!早上有吃水果的人狀態表現最好
台灣癌症基金會《國人早餐選擇及身體健康表現調查》針對全體民眾以不同年齡層細看「身體健康指數」關鍵影響,當中分數表現最差為「舒活力」,包含睡眠品質不佳、缺乏活力、容易感到疲倦及精神不濟;而沒吃早餐的族群則常有便秘、腹瀉困擾,在「順暢力」表現不佳;加上現代人壓力大,「愉悅力」的分數也同樣低,顯示國人「沒活力、不愉悅、不順暢」的現況。
各年齡層當中,30-39 歲民眾恐亮起健康紅燈,除身體健康指數是所有年齡層表現最差,同時也是水果吃最少的族群。此外,若進一步看性別,該年齡層女性表現又比男性更差,不單是唯一身體健康指數平均不及格的族群,身心狀態指數也同樣為表現最差的族群。此現況也真實反應該族群女性蠟燭兩頭燒的困境。台灣癌症基金會徐桂婷營養師指出,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正值事業衝刺期、承擔職場和家庭的層層壓力,彷彿將原本蓬鬆香軟的可頌壓扁,多層內層擠壓到沒有空間,緊繃到一掰就斷,成了比三明治族更壓抑的「扁可頌族」。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去年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國小孩童進行的蔬果攝取調查,30-39 歲女性的小孩,身體健康指數表現及格率卻高達100%,顯示此族群女性可能因多將心力關注於照顧事業及家人健康,卻忽略了自己。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先照顧好自己,才有心力在投注的地方持續努力,若要提高健康分數,其實有相對容易的方式。從該項調查發現,早餐有吃水果者的身體健康及身心狀態指數表現最佳,故若能在早餐加入高營養密度水果,能以最輕鬆且高效的方式提升健康。 (相關報導: 退冰冷凍肉別泡水狂沖!全聯教1招「3分鐘讓生肉軟嫩如初」,營養還不流失 | 更多文章 )
八成民眾不重視早餐營養 最受歡迎早餐竟易導致精神不濟

依據國民健康署國人蔬果攝取資料顯示,不到兩成(17.6%)國人每日蔬菜攝取有達標,每日水果攝取達標率更低,僅5.9% 。調查也發現,多數民眾只習慣在中午、晚上吃蔬果,徐桂婷營養師表示,若想提高每日蔬果攝取量,不妨從早餐增加蔬果,且早上為人類腸道反射最靈敏的時段,這時補充蔬果,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排便順暢及代謝。也有研究指出,起床兩小時內吃早餐,可促進新陳代謝、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認知與心理健康,讓一整天的精神體力維持較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