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強化盟友防衛能力 台灣在多邊網格戰略架構「沒缺席」

2024年4月11日,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白宮出席美日菲峰會。(美聯社,由左至右)

中國近年強勢擴張引發鄰國不安,美國強化盟友防衛能力與其抗衡,近日更與日本、菲律賓提升同盟關係。白宮官員形容為「多邊網格戰略架構」,孤立中國,讓中國宛如「邊緣人」。

礙於政治現實,這些強化安全結盟的討論不見台灣實體參與,但台灣「沒缺席」。這類會議屢次提及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美國專家指出,台海是「核心議題」,尤其日前台灣海軍司令唐華也在華府,可能「不完全是巧合」。

●美結合盟友建立「多邊網格戰略架構」讓中國成「邊緣人」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日前分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舉行雙邊會談,3人隨後召開首次高峰會議。

就在不久前,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考慮在涉及量子科學、人工智慧(AI)等先進科技領域納入日本。美、日、澳、菲首次在南海舉行4邊的聯合演習。而不到一年前,拜登也促成美、日、韓領袖的歷史性高峰會。

一名白宮資深官員日前對媒體指出,中國在南海對菲律賓的脅迫行為是為孤立菲國,正如禁止日本水產輸往中國是為孤立日本。美國透過聯合演習或峰會建立「多邊網格戰略架構」(multilateral lattice-like strategic architecture),扭轉局面,孤立中國,讓中國成為區域內的「邊緣人」(outlier)。

這名官員指出,澳、韓、日、菲基於對美國的信任,願意強化與美國合作,因為他們知道這樣才能抗衡「不遵守國際規範的中國」。

●美、日將提升指揮系統 改善混亂官僚程序

這次美、日峰會達成超過70項合作項目,從安全防衛、太空探索、國防、能源到半導體產業等領域,比一般高峰會頂多涵括20多個項目多出許多。

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副主任鄭哲軒(John Dotson)日前接受中央社訪問指出,美、日峰會在防衛上有兩項極重要進展:各自提升並調整軍事指揮架構,以利加強駐日美軍與日本自衛隊的協同作戰能力(interoperability);以及整合國防產業,因應武器供應緊縮困境。

過去服役美國海軍時曾派駐日本2年的鄭哲軒說,如有緊急事件,美、日雙方都必須經過好幾層官僚程序,才能做出因應。以美國來說,必須向太平洋艦隊或夏威夷印太司令部通報,視狀況可能還需通報華府。日本方面也是,日本在二戰後實施和平憲法,國內對於是否採取較積極的軍事行動,一向具有政治敏感性。

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近期指出,岸田文雄已表示將在2025年3月成立自衛隊的統合作戰司令部,美國也應成立常設的三星或四星級統合作戰司令部,附屬於夏威夷的印太司令部,以提升駐日美軍的領導層級。 (相關報導: 傳谷立言接AIT處長》被讚為美國外交史上最佳日本通 學者認為有利推動美日台合作 更多文章

阿米塔吉對中央社指出,現在駐日美軍(USFJ)的指揮系統有點「混亂」,首要關注的應是更廣泛、與盟友的戰略合作,或者是特定軍種,例如駐在日本橫田的第五航空隊(Fifth Air Force),優先順序不明確,希望能釐清USFJ軍事行動和戰略決策的責任重點,也就是要確保美國能夠有效支持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