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與習近平再次通話後,美中分歧減少了嗎?

2023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加州的菲洛里莊園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北京時間本周二晚,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努力緩和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

他們的通話引起廣泛關注,主要因為背景特殊——一方面去年11月15日兩人在舊金山會面後,中美關係相對平穩;另一方面,期間經歷了台灣大選,反對統一的民進黨再次獲勝;最後,美國也將面臨大選,拜登和川講再度對決,可以預見大選結果將直接影響中美未來關係未來。

BBC採訪專家梳理了三大重點。

分歧焦點:台灣、制裁與TikTok

兩人的通話重點依然是台灣問題,主要分歧也在這裡。

拜登強調了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但習近平稱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習近平還強硬表示,對於「台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縱容支持,中國不會聽之任之,希望美方把不支持「台獨」的積極表態落實到行動上。

根據白宮的新聞稿,拜登對於台灣的表態仍然延續了「保持現狀」的基調。他向習近平強調,維持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以及在南海維護法治和航行自由很重要。

台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稱,台灣欣見並感謝拜登重申美國政府的一貫政策,並表達對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的堅定立場,這也是國際間高度共識。

美國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高級研究員、東亞項目聯合主任孫韻表示,「對中國來說,沒有其他問題比台灣問題更重要。但對美國來說,還有其它問題。」

下個月,台灣將舉行候任總統賴清德的就職典禮,北京稱他為「麻煩製造者」和「分裂分子」。

孫韻說,拜登和習近平的通話可能會受到這一事件的影響。「台灣總統就職典禮即將到來,因此中國有必要向美國強調必須謹慎行事。」

拜登還就中國繼續支持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基地、其貿易政策以及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威脅等問題向習近平提出了質疑。

習近平也具體指明,美國針對中國的經貿科技打壓措施層出不窮,制裁中國企業的單子越拉越長。這不是「去風險」,而是製造風險。如果美方願意開展互利合作,共享中國發展的紅利,中方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如果美方執意打壓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剝奪中國的正當發展權利,中國也不會坐視不管。

在會談後的新聞發佈會上,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提到,兩人還談到了TikTok。拜登向習近平重申,他對中國對這款火爆的影片共享應用的所有權感到擔憂。

柯比說:「美國不是要禁止這款應用,而是要它從中國(字節跳動)剝離,以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和美國人民數據的安全。」

中方新華社的新聞稿中未提及TikTok。

drug
美國緝毒署表示,墨西哥販毒集團對芬太尼的出口負有主要責任,而這些販毒集團通常使用中國的原料來製造芬太尼。

氣氛:「坦誠」與期待

兩國各自發佈的新聞稿,都用「坦誠」來形容這次通話。新華社稱,兩「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白宮稱,兩人進行了「坦誠和具建設性」的討論。

儘管有上述分歧,他們也討論了中美在禁毒、兩軍溝通、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和氣候變化等合作領域的進展。

拜登隨後在 X(前推特)上寫道:「我期待著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負責任地處理我們之間的關係。」 (相關報導: 回春丹樂團「中國台灣」爭議,《德國之聲》稱其「裡外難做人」 更多文章

習近平說,今年中美關係要堅持幾條大的原則,一是以和為貴;二是以穩為重;三是以信為本。白宮聲明說,兩位領導人對兩國保持溝通渠道開放,負責任地管理關係的持續努力表示歡迎。